元宇宙和區塊鏈(“元宇宙”火了 它和區塊鏈有啥關系?兩個行業的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可以說是最近整個區塊鏈行業,甚至互聯網行業最火的概念。不過它并不是區塊鏈行業誕生的新名詞,而是從互聯網圈子進入到區塊鏈行業,借勢NFT、GameFi等概念迅速蔓延起來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和區塊鏈有什么關系,以及目前又發展到什么階段了呢?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呢?
在電影《速度與激情》中,主人公們駕駛著汽車在世界各地疾馳,懲惡揚善,險象環生的情節讓觀眾大呼過癮。不過,無論是駕駛汽車還是抓捕罪犯,這在如今的電子游戲中都已能夠實現。但是,相較于電子游戲,“元宇宙”可以做到更多:你不但能切身體會汽車飛馳時的速度感,甚至可以感知風迎面吹來的壓迫感——沉浸,
還有最近的《失控玩家》這部電影,被很多人稱為目前為止最接近元宇宙的電影,這是“元宇宙”概念目前最為吸引人的特征之一。借助AR、VR、AI、物聯網等新技術創造出體驗感非常真實的游戲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游戲、娛樂、工作、交易。
同時在游戲世界中的資產和影響力映射到現實世界,讓兩個世界成為一個統一體。
元宇宙一詞源于“meta”(超越)和“verse”(宇宙)的組合,意指“超越現實宇宙”。于1992年由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在其科幻小說《Snow Crash》中首次提出。在書中,尼爾·斯蒂芬森描述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并將其命名為“元界”。所有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絡分身”。這個“元界”,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它由Meta和Verse兩個詞根組成,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元宇宙是一個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包括所有虛擬世界和互聯網的總和,包括但不限于現實世界的衍生物或副本,但并不等同于增強現實技術。該術語常用于描述互聯網的未來迭代版本,是指由持久共享的眾多3D虛擬空間互聯而成的可感知虛擬宇宙。”更形象地說,元宇宙就像是電影《頭號玩家》中描繪的基于互聯網,永久在線的數字空間。
《頭號玩家》的概括就是對元宇宙的最好闡述:2045年,處于混亂和崩潰邊緣的現實世界令人失望,人們將救贖的希望寄托于“綠洲”,一個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馬克·里朗斯飾)一手打造的虛擬游戲宇宙。人們只要戴上VR設備,就可以進入這個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繁華的都市,形象各異、光彩照人的玩家,而不同次元的影視游戲中的經典角色也可以在這里齊聚。就算你在現實中是一個掙扎在社會邊緣的失敗者,在“綠洲”里也依然可以成為超級英雄,再遙遠的夢想都變得觸手可及。
元宇宙不僅包含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混合現實、區塊鏈、物聯網等最新技術和應用,還包括對于經濟、人性、社群、心智、共識的深層次理解,雖然只是描述了一小部分,可是這部電影中的“綠洲”,卻能夠幫助我們具體的了解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有四大技術支柱:區塊鏈、游戲、網絡算力、VR 顯示。并有五大特點:可靠的經濟系統、虛擬身份與資產、強社交性、沉浸式體驗、開放內容創作。他們都是構成元宇宙的重要要素,缺一不可。
然而,其四大技術支柱中最重要的支柱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結算平臺和價值傳遞,也可以實現規則透明和確定性執行機制,這樣就可以保障它的價值歸屬與流轉,從而實現經濟體系的高效、穩定。元宇宙作為承載人類虛擬活動的大型平臺,在流量上具備自然壟斷性。以中心化平臺為主導的元宇宙商業模式必然導致更大規模的壟斷和控制,這是一種比互聯網壟斷更難以接受的結果,也不利于元宇宙的長期發展。而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平臺的去中心化價值傳輸與協作問題,解決中心化平臺的壟斷問題。
元宇宙和區塊鏈有何關系
元宇宙受到熱捧,從整個互聯網行業火到區塊鏈行業,那么區塊鏈在元宇宙中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Facebook認為元宇宙是基于AR/VR的世界,用戶通過穿戴設備進入虛擬世界,從而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無縫銜接。
其實除了AR/VR技術之外,元宇宙還需要整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一系列新技術,尤其是區塊鏈帶來的去中心化的“信任”,是元宇宙創造可信的資產和身份認證的基礎,讓未來的元宇宙中的價值創造和價值自由流轉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在元世界的相關技術里,如果沒有區塊鏈,元宇宙可能永遠都是一種游戲形態,但是區塊鏈打通了這個虛擬世界和現實的橋梁,讓“虛擬世界”變成了“平行宇宙”。其意義在于保障用戶虛擬資產、虛擬身份的安全,實現元宇宙中的價值交換,并保障系統規則的透明執行。所以,區塊鏈也被稱為是元宇宙的補天石。
目前區塊鏈世界中的”元宇宙項目“,大多涉及到地塊買賣、游戲、娛樂、展示、交易等,其實還是初級的概念,只是搭建了元宇宙的雛形,但每個項目幾乎自成一個元宇宙,各個元宇宙中的資產、裝備等不能通用交互,很難讓人想象這就是可能的元宇宙。
不難猜測,新概念的誕生,勢必引發資本圈的關注。微軟、蘋果、臉書以及國內的互聯網頭部廠商均在這一新興領域有所布局。Facebook的扎克伯格提出,在未來五年左右的時間里,要將Facebook從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轉變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當然,受限于區塊鏈目前的底層基礎設施,元宇宙項目在目前的條件下確實很難有大的施展空間。
元宇宙是技術大爆炸時代帶來的新世界,也是未來生活的新方式,不管是娛樂、消費、社交還是工作等,也許都會與元宇宙相結合。區塊鏈的技術價值也會在元宇宙不斷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中逐步顯現,為元宇宙提供一個開放、透明、去中心的協作機制。當然,元宇宙在當下仍然是人們對于未來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生活的合理暢想,但當區塊鏈、AR/VR、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真正的浸入元宇宙后,相信才是元宇宙真正開始起飛的時候。
一旦元宇宙開始起飛,虛擬世界的資產增速將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虛擬與現實交匯,必然將碰撞出絢爛的火花,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