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跨鏈是什么(什么是公有鏈、跨鏈、聯盟鏈?)
區塊鏈不僅僅是區塊按時間先后順序連接成鏈條的一種數據結構。它也和圖書館的書籍一樣,也有著自己不同的類型。從區塊鏈技術誕生到現在,區塊鏈已經囊括了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跨鏈,其中公有鏈、聯盟鏈、跨鏈是受企業追捧的區塊鏈分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三個鏈的前世今生:
一、關于公有鏈
區塊鏈的第一個分類無疑是公有鏈。所有的公有鏈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去中心化,意指是不受任何人,任何機構的控制,人人都有權力去查看存儲在公有鏈系統上的信息,同時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系統開發和編程。目前最主要的三種公有鏈是:
第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就是Bitcoin。在2008年中本聰首次發表《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就已經對Bitcoin進行了闡述,后來經過中本聰不斷地吸取前人實驗失敗的問題所在,綜合先驅們的技術并加以改進之后,終于在2009年橫空出世。自從bitcoin被賦予了價值之后,它的底層技術也隨著發展了起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人們執著于bitcoin ,想在bitcoin公有鏈上挖掘出更多的bitcoin。車庫咖啡在那時也成為華北大的天之驕子,窮途末路的北漂,帶著項目的夢想家,以及老奸巨猾的投資人等這些bitcoin頭號粉絲暢談、探索bitcoin 的場所。
而第二個公有鏈為Ethereum,公有鏈Ethereum可以說是第一個公有鏈的升級。在對第一個公有鏈探索的時候,一個19歲的少年,也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V神發現bitcoin公有鏈沒有較高的兼容性,除了數字貨幣外的應用,bitcoin公有鏈很難編程其他的應用。于是經過他的團隊努力下,公有鏈Ethereum才得以誕生,誕生之后,區塊鏈1.0時代就進入了2.0時代,那個時代也是非常瘋狂,很多人就基于Ethereum公有鏈并結合智能合約編程出代幣、游戲等許多區塊鏈應用,甚至出現一股關于Ethereum IPO的浪潮。
第三個公有鏈叫柚子公有鏈。柚子公有鏈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效率。不過,近年來,柚子公有鏈的問題也不少,比如因為共識機制DPoS過于中心化,2019年一個空頭事故導致系統癱瘓等等。從公有鏈誕生到2019年前,公有鏈的整體發展非常不錯。除了主要的三種公有鏈外,還存在著大大小小我們可能不知情的公有鏈。據相關人士稱,2019年就有上萬條公有鏈出現在這個行業市場上。不過到后來,公有鏈的發展似乎漸漸衰弱,大不如從前。在上萬條公有鏈當中,能存活下來的公有鏈就只有200百條。
二、關于跨鏈
公有鏈擁堵問題已經成為業內喻曉的事情,而擴容是解決公有鏈擁堵問題的最佳捷徑,于是在2019年就出現了大量的跨鏈,其名聲大振,且被稱為跨鏈明星項目是Cosmos和Polkadot。
跨鏈能夠被人追捧的主要跨鏈是利用一種技術使鏈與鏈的價值直接進行流通,達到擴容的效果,避免出現擁堵的情況。跨鏈可以這么理解,公有鏈原本是一個獨立的區塊鏈,就好比一個獨立的小本子,關于它的一切操作也就只能在都只能這小本子上進行,而小本子里的每一頁就是它的區塊。區塊鏈每一次進行記賬就會產生區塊,也就是說,等到一定的時間,小本子的容量也會隨著區塊的數量變小。這時,如果將這個小本與其他本子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區塊鏈上的資產或者價值的信息就可以通過這座橋梁自由流通到其他區塊鏈上,達到緩解主鏈上容量過小導致交易擁堵,延遲問題。
三、關于聯盟鏈
聯盟鏈是由多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每個組織或機構管理一個或多個節點,其數據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寫和發送。首先,聯盟鏈比公有鏈具有更大的隱私性,因為聯盟鏈不會完全公開鏈上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只有特地的聯盟成員才能訪問,這樣一來,就能更好的保護企業的隱私數據,聯盟鏈可以通過半透明機制,即可以授權于其他的節點在鏈上查數據信息,進而地使企業的平臺更透明,無形之中,提高了企業的信任度。其次,聯盟鏈比公有鏈可控性比較強,特定的聯盟成員可以在聯盟鏈上靈活地創立屬于自己的規則,這有利于企業靈活操作業務。
最后,聯盟鏈交易所消耗的時間很短,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因為聯盟鏈只限于特定的聯盟節點驗證信息,所以數量越少的節點,達成共識的所
消耗的時間就越短,交易的效率就比公有鏈快許多。總之,聯盟鏈在信任機制、可控性和運作效率是比公有鏈和跨鏈更適合企業用,就連阿里巴巴、華為等商業巨頭都在蓄力建設聯盟鏈。
總結
眾所周知,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得到更高重視,成為了時代前沿發展的新興技術之一。從公有鏈誕生起,區塊鏈技術都給我們不一樣的視野與創新,讓我們看到其巨大的潛力,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地提高,技術日新月異,區塊鏈必將走向新生代、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