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網絡流行語(為何是這些詞,在2022年引爆網絡?)
2022年即將離去。回望這曲折波動的一年,柯林斯、牛津、劍橋等英文詞典依循傳統分別選出英文世界的年度詞匯。這些詞大都根據搜索數據選出,在不同程度和范圍,折射著一年來的風氣、情緒或關注點。
人類的心靈是相通的,他鄉的心弦,亦可澆灌此中的塊壘,引發新的思索。文 | 徐劍梅 瞭望智庫駐休斯敦研究員
編輯 | 蒲海燕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永久”+“危機”
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連續第三年全球蔓延,地區沖突的硝煙彌漫進歐洲千家萬戶的煤氣表,美歐嚴重的通貨膨脹迫使成千上萬人面臨“生活成本危機”,越來越多的人面對未來的不安感加深。
英國作家、《衛報》文學版編輯 David Shariatmadari說:這個詞“充分體現出那種因踉蹌卷入一個又一個史無前例的事件而頭暈目眩的感覺,我們心情黯淡,想知道在下一個拐角處,是不是又會發生什么新的可怕的事情”。
英國哲學家Neil Turnbul說,深入探究“危機”一詞的哲學根源,會發現危機未見得可懼,反而是進步所必需。他援引歷史哲學家 Reinhart Koselleck的話指出,古希臘的危機概念經歷語義轉變,現代含義已發生根本性變化,指的是“加速過去向未來過渡的對立力量之間的矛盾”。從長遠來看,危機迫使人們針對緊迫問題制定新路徑,可能被證明是一種必要且有益的糾正措施,催生了文化、社會和政治創新的機會。
就此而言,permacrisis(永久性危機)幾乎是對危機概念的一種顛覆,其語義根源于當代系統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危機可能變得如此復雜和根深蒂固,以至于人們無法預測其結果。
對此,法國哲學家埃德加·莫林(Edgar Morin)曾用“多發性危機”加以形容。他在 2008 年出版的《論復雜性》(On Complexity)一書中指出,當今人類生活在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網絡中,其中一個系統發生的任何危機都可能引發其他所有系統的危機。歷史學家亞當·圖茲(Adam Tooze)也指出,由于不斷縮短的正反饋循環,相互關聯的微系統可以很快在更廣泛的宏觀系統中引發危機甚至災難。
2022年,從武裝沖突到氣候危機,從疫情到通脹,世界面臨的問題在不斷累積,而“整體比部分之和更危險。”Turnbull說,這一年度詞匯不僅表明很多人對進步失去信心,而且擔憂任何解決危機的決定都有可能使事情變得更糟。“我們面臨著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我們的危機不再是問題,而是頑固的事實”。2
“地精模式”
反響出乎牛津詞典編纂者自己的意料,兩周內有超過34萬人在線投票。牛津語言公司總裁Casper Grathwohl說,“這種參與程度讓我們完全感到意外,突出表明詞匯對于公眾了解我們是誰和應對周圍事態的重要性”。
最終,網絡熱詞“地精模式”(Goblin Mode)打敗科技熱詞元宇宙(metaverse)等詞,以高達93%的驚人得票率,成為牛津詞典2022年度詞匯。
這是一個令中文世界感到陌生的俚語,但究其語義緣起,可能不少讀者又會產生某種莫名的熟悉感。Goblin 本是歐洲中世紀民間傳說中的小型妖怪,大多或頑皮或邪惡,有些也善良。這個詞常被用作小精靈生物的統稱,在《龍與地下城》等游戲中被譯成地精。
2009年,“地精模式”這個詞組首次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指的是一個人由于懶惰或厭惡外出而通常形容邋遢、蓬頭垢面,不洗澡并且行為粗魯。
但這個詞忽然走紅英語網絡,緣自2022年2月演員朱莉婭·福克斯與說唱歌手坎爺(Kanye West)官宣分手時一位網民的玩笑帖。這個玩笑帖使用虛假新聞標題,稱福克斯解釋的分手原因是坎爺“他不喜歡我進入地精模式”。福克斯后來表示她從未使用過這個短語,但“地精模式”已經不脛而走,含義也發生細微變化。
牛津詞典對這個詞的解釋是:“一種毫無歉意地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的行為,通常以這種方式拒絕社會規范或期望。”此外,它也可以指反抗“社交媒體上越來越難以達到的審美標準和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對牛津詞典的評選結果,《紐約時報》含譏帶諷地說,高高在上的牛津詞典也終于放飛自我,走入了“地精模式”。“一名女演員、一名說唱歌手、一個經過篡改的標題,造就一則病毒式傳播的諷刺推文,最終帶來這句迅速走紅的玩笑話,可謂 2022 年的‘一言以蔽之’”。
為何偏偏是這一短語,在2022年引爆網絡?
一個共同的看法是,它觸及新冠肺炎疫情消退后,人們對“回歸正常”的某種抵觸心理。Casper Grathwohl說,考慮到剛剛經歷的這一年,“地精模式引起了我們所有人的共鳴”。人們不想再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理想化、精心策劃的自我,而是更愿意分享自己未經編輯的圖像,捕捉“地精模式”下的自我放縱時刻,擁抱自己內心的“地精”。
多年來,社交媒體翻新無數舊詞,也貢獻了數不清的新詞匯。羅格斯大學語言學副教授Kristen Syrett分析說,導致“地精模式”一詞走紅的帖文其實沒有給出關于它的任何具體定義,但正因其語義模糊,年輕人可以在在線交流時插入自己的定義,“以一種他們沒有定義的方式快速表達自己”,這正是社交媒體誕生新術語的一種方式。
俄亥俄北方大學寫作和多媒體研究副教授、Meme Life一書作者 Shane Tilton 則說:“如果你使用一個詞,被人們發現它如此準確、簡潔地捕捉了某個時刻的感覺、某種情緒或某種風格,那么這種表達方式就會真正發揮作用,而且很容易讓人接受。”
在美國語言學家本·齊默(Ben Zimmer)看來:“地精模式”與時代和時代精神相呼應,“它肯定是2022年的表達方式。人們正在以新的方式看待社會規范。它給予人們放棄舊有社會規范并接受新規范的許可。”
《泰晤士報》一篇評論文章感慨,在2022年,“我們中有太多人……為了應對艱難的一年而進入了‘地精模式’。”3
“本壘打”
2022年5月5日,這個詞在劍橋詞典網站的單日搜索次數超過 6.5萬次,主要原因是這一天,本壘打(homer)成為風靡全球的在線文字游戲 Wordle的獲勝答案,數以萬計玩家感到氣惱沮喪,并使用劍橋詞典查詢這個詞的意思。劍橋詞典在一份新聞稿中說:“許多美國以外的玩家以前沒有聽說過這個詞”。
不僅是這個詞,許多5個字母組成的英文單詞也因這款游戲的走紅而搜索量大增。劍橋詞典的出版商Wendalyn Nichols認為,這款游戲的流行與新冠肺炎疫情下人們社交互動受到限制有關。疫情之下,這類簡單的文字游戲可以成為與家人和朋友共享的體驗,帶來專注力和精神挑戰,甚至對游戲結果的抱怨也成為樂趣的一部分。
Wordle游戲本身,則是谷歌引擎上的2022年全球最熱門搜索詞。谷歌年度搜索報告顯示,Wordle的搜索量位居全球榜首,“印度 vs 英格蘭”(板球比賽)和烏克蘭分列第二、第三熱門搜索詞。而在谷歌年度熱門新聞話題榜中,烏克蘭位居榜首,其后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和選舉結果。
順便一提,在2022年,美國人以“什么是……”開頭查詢最多的是北約,其次是猴痘和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022年冬季,流感、猴痘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成為美國人新的健康擔憂。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知乎圖書為庫叔提供15本《大國重器》贈予熱心讀者。本書分為基礎科學、前沿科技、經濟助力與健康保障四篇, 邀請30余位各領域一線科技工作者撰文,以問答形式,從科學家的視角為讀者科普50項國之重器背后的基礎科學知識,幫助讀者了解其建造意義及應用前景,拉近讀者與科技前沿的距離。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2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