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區塊鏈發展的政策包括哪些(區塊鏈相關政策盤點(國內篇))
去中心化作為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特征,其價值在近年被不斷挖掘,成為了眾多未來產業的基石,如web3、元宇宙,以及當下的NFT/數字藏品等等。
作為一項極具潛力的新興技術,國內外對其都表現出了極高熱情,從政策的出臺,到各地方的具體支持舉措,都在積極的引導和促進區塊鏈相關產業的崛起。
對于企業及個人來說,關注相關的政策動向,積極參與,能夠更好的抓住時代機遇。以下匯總自2016年區塊鏈被列入發展規劃以來國家層面相關的部分政策。
2016年10月
《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工信部)
全面闡述國內外區塊鏈發展現狀、典型應用場景及應用分析,提出中國區塊鏈技術發展路錢圖及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提出相關政策、應用建議等。
2016年12月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國務院)
在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方面,提到加強量子通信……區塊鏈、基因編輯等新技術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構筑新賽場先發主導優勢。
2017年8月
《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國務院)
推動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提升“互聯網+”環境下的綜合集成服務能力。鼓勵利用開源代碼開發個性化軟件,開展基于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試點應用
2018年6月
《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信部)
開展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研制,推進邊緣計算、深度學習、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研究。
2019年10月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國家網信辦)
明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規范和促進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服務健康發展,規避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風險,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2020年1月
《關于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
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探索“區塊鏈+”模式,促進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020年11月
《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
支持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在文化產業領域的集成應用和創新,建設一批文化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
2021年3月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
2021年6月
《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央網信辦)
明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區塊鏈應用滲透到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在產品溯源、數據流通、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形成場景化示范應用。
2021年10月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
強化標準在計量量子化、檢驗檢測智能化、認證市場化、認可全球化中的作用,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完善質量治理,促進質量提升。
2021年11月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工信部)
建設區塊鏈基礎設施,通過加強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區塊鏈的服務和賦能能力,更好地發揮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的作用和功能,為技術和產業變革提供創新動力。
2022年4月
《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
強化標準驗證、實施、監督,健全現代流通、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物聯網、儲能等領域標準體系。
2022年5月
《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國務院)
鼓勵平臺企業加快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操作系統、處理器等領域技術研發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