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宇宙概念(淺評解析“元宇宙”概念)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疫情發生前,人們在虛擬空間主要是玩游戲,看視頻,社交,消磨時間;疫情時代,人們的工作也搬到虛擬空間。于是在擁躉者暢想中,在元宇宙中人們以數字身份在其中進行社交、工作、交易、娛樂和創造等一切數字生活。
元宇宙身影
11月,Facebook改名 Meta;12月,百度發布初代元宇宙希壤;今年1月,微軟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卡位元宇宙游戲。 另外,北廣江浙滬等地十四五規劃提及元宇宙,韓國首爾發布“元宇宙首爾基本構想”五年計劃,元宇宙撲面而來,想起在秦城寫懺悔書的老市長的諄諄教導“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再見都不會說”,不得不硬著頭皮做些功課。
互聯網行業善于造詞,以前“生態”還只是古老農業的基本詞匯,被賈躍亭硬生生造出個“生態化反”,云里霧里。如今“元宇宙”又讓人摸不著頭腦。
1992 年Stephenson在科幻小說《雪崩》中最早提出了元宇宙(Metaverse)一詞。后來的《黑客帝國》、《頭號玩家》等也都有元宇宙的影子。
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是具象化的互聯網,是在Web3.0基礎上建立的更為沉浸的虛擬世界。它應當具備更公平的經濟系統,更去中心化的權力結構,更自由而充分地連接。這樣的世界如何建立?就社會組織形態方面,DAO就是這樣一種充滿理想主義的組織形式,它是一種基于“趣緣”的自由連結,非常契合Web3世界。Web3 是一種讓藝術家和創作者不僅擁有他們在平臺上創造的東西,而且擁有平臺本身的方式,在Web3.0世界,傳統的權力架構已經不再適用,所有數據都是公開在鏈上的,任何人、組織都可以與高價值用戶建立直接的聯系,如果項目方不能在服務用戶和分享利益上保持競爭力,就可能被后來者取代。
當然,個體和組織熱衷討論元宇宙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對于個體而言,一部分人完全是投機,小部分有烏托邦理想的人則相信元宇宙是一個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創造的新世界,他們可以通過DAO參與社區自治。熱衷元宇宙的商業組織也分為兩部分,Web2 時代的巨頭和有志成為Web3 巨頭的新勢力,老巨頭像老市長一樣,害怕被拋棄,寄希望利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積累的稟賦影響元宇宙發展。新勢力誓要把老頑固挑下馬。不過各方對元宇宙的共識是:區塊鏈是支撐元宇宙的核心技術,身份系統、DAO、代幣都建立在區塊鏈之上。除此之外,Web1.0、Web2.0時代的技術也是元宇宙的重要技術底座。
匯總以上,元宇宙由六個部分組成:硬件入口、后端基建、底層架構、AI、內容與場景、技術協同方。
當有人試圖對元宇宙提出質疑甚至嚴重挑戰時,圈內人經常會無力反駁,唯一能給出的理由是元宇宙處于非常早期。雖然是理由,卻非常蒼白。
眾多疑問中,有三個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DAO的公平性,目前大多數DAO通過持有ERC-20代幣進行投票和治理,通證的獲取要靠金錢,這一機制之下,只有那些擁有充分財富的人,其意見才能得到充分表達治理參與者不得不成為投資者,“巨鯨”和投機者通常掌握大量代幣,輕易可掌控組織發展。
二是多數人希望通過Web3世界的去中心化去制衡Web2世界的專制與霸權,但當下gas費高企,效率低的智能合約還無法滿足大眾使用。
三是,很多人表達出對其“高耗電量”的擔憂。
不過我們不能只看到問題而看不到機遇,元宇宙世界的發展速度與人類社會是不同的。人類社會每20~30年更新一代,但元宇宙的發展遵循摩爾定律,可能很快就會進化到下一個世代。對于大眾來說,我們不需要明白什么是“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等技術細節,只需要關注 Crypto 的功用。
#頭條創作挑戰賽#
本文編輯:點評分析-九零
>頭條專職自媒體人『@點評分析』
>網絡八卦,奇聞趣談;
>深度解讀,點評分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