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發展歷程(Web3起始之地:以太坊發展歷程回顧(附匯總長圖))
什么是 Web3 ?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只要是對其歷史有所了解,便無法繞過一個響亮的名字:以太坊。
以太坊由 Vitalik Buterin等人于2014年發起,旨在建立一個區塊鏈技術上的去中心化計算網絡。同年,聯合創始人之一 Gavin Wood(加文·伍德)提出了 Web3 這一概念。
在這個角度來看,以太坊的誕生不僅啟發了 Web3 概念,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 Web3 愿景的實踐樣本——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維護數據安全和交易完整性,以太坊用戶可以建立一系列的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運行各種各樣的智能合約,如金融應用程序、游戲、安全程序等等。
本期內容我們將回顧以太坊的發展歷程,梳理其各個階段的節點實踐,以便大家理解 Web3 的精神內核。
誕生階段
2013年11月,為了通過去中心化技術降低壟斷企業和中心化機構的權威,19歲的Vitalik(V神)發表了以太坊的白皮書。
2014年1月,Vitalik在邁阿密舉行的北美比特幣會議上宣傳以太坊,以太坊的創始團隊初步成立,除V神外,還有7位聯合創始人。
2014年初,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受‘棱鏡門’啟發,提出 Web3.0 概念,希望讓人們掌控自己的數字身份、數字資產。
2014年6月,Vitalik 決定將以太坊做成一個非營利組織。他啟動了以太坊基金會的建設,用來推進以太坊的基礎設施并資助研發項目。
啟動階段
該階段是以太坊發行初期,技術未成熟,處于試驗階段,僅供開發者開發程序使用,并允許開發者參與挖礦。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 Frontier 網絡發布,標志著標準著以太坊區塊鏈正式運行,用戶可以挖掘 ETH 并測試基本功能。
2015年11月9日—11月13日,以太舉行的DEVCON-1開發者大會,吸引了全世界三百多名開發者參加,參與本次會議的有巨頭IBM、微軟、軟銀等。
分裂階段
該階段以太坊發布了第一個成熟的正式版本,100%PoW共識機制,引入難度炸彈,隨區塊數目的增加,區塊難度Difficulty將以指數成長。
2016年3月14日,以太坊發布了第二個階段網絡 Homestead,標志著以太坊網絡開始平穩運行。
2016年6月18日,以太坊平臺上的 The DAO 項目被黑客攻擊,其募集的價值1億美元以太幣被竊走。為了避免投資者蒙受損失,V 神決定進行‘硬分叉’(修改共識規則)。
破圈階段
該階段Metropolis正式發布,以太坊通過兩次硬分叉實現技術的升級:拜占庭與君士坦丁。
拜占庭(Byzantium):2017年10月允許Revert、兼容ZK-Snarks(零知識證明)演算法,延后難度炸彈一年,出塊獎勵由5ETH降為3ETH。
2017年11月6日,由于開發者和用戶“失誤操作”意外觸發的代碼漏洞,使得在七月二十號后修復創建的Parity多重簽名錢包全部癱瘓,導致價值超過1.54億美元共九十三萬枚以太幣被凍結鎖死,至今未能找回。
君士坦丁(Constantinople):2019年2月28日,君士坦丁堡硬分叉被觸發,君士坦丁堡升級總共包括5個改進協議,分別是 EIP 1234、EIP145、EIP 1014、EIP 1052和 EIP 1283。優化了gas費用、推遲“難度炸彈”、提高了驗證智能合約效率、減少了區塊獎勵,引入PoW+PoS共識機制。
2017年整年,加密市場 ICO 盛行,ETH 的價格一漲再漲,最高達到了1400美金,以太坊及其生態成功破圈。
2019年末,以太坊開始升級到2.0版本,投資者的利益,團隊的利益,項目方的利益,礦工的利益,各方利益交織在一起,成為以太坊面臨的巨大難題。
成熟階段
以太坊的最后發展階段,意味著一個功能完善,穩定的時期,以太坊將走向“寧靜”狀態,該階段也被稱為以太坊2.0計劃。計劃至少分三個階段推出:階段 0、階段1和階段2。其中階段0在2020年啟動,專注于讓 Beacon 鏈上的驗證者運行起來,是一條全新的 PoS 區塊鏈,也是以太坊 2.0 的核心組件。
階段1和階段2將在未來幾年發布,分別將完成啟動分片鏈和啟動虛擬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