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 元宇宙(專訪武漢大學教授蔡恒進:區塊鏈技術為元宇宙治理提出新的解法)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張梓桐 上海報道
作為最受關注的新興賽道之一,元宇宙這一概念自出現那日起,其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豐富。不同學科的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為元宇宙的本質下了諸多定義。
那么,元宇宙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元宇宙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哪些倫理問題相伴而生?數字空間治理的有效路徑又在何方?針對上述問題,武漢大學計算機學教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蔡恒進在21世紀經濟報道的專訪中一一進行了回應。
元宇宙:人類意識世界的具象化呈現
在蔡恒進看來,元宇宙在本質上就是人類意識世界的具象化呈現,同時也是人類的延伸。因此他在近年來的研究中格外關注人類意識在技術演技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蔡恒進表示,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給人類在存在意義上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人類如何與技術相處、與機器相處已經成為元宇宙研究領域的重要命題。而這其中,人類意識就是理解機器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研究人性本身,可以從中找出規避技術帶來的巨大風險的有效路徑。
近日他及團隊出版的書籍《元宇宙的本質:人類未來的超級智能系統》也集中體現了他對于元宇宙的諸多思考,在這本書中,他從哲學視角切入,探討了人類意識向元宇宙的遷移以及元宇宙未來發展的三重境界,展示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交互與協作的全新可能性。
以底層技術為核心元宇宙治理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諸如貧富差距、謠言散播等治理問題也相伴而生。海內外業界相關人士也開始關注到這一系列問題。2021年11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193個會員國正式通過了首份有關人工智能倫理的全球框架協議——《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該建議書定義了指導人工智能建設的必要基礎性項目,以確保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共同價值觀和基本原則。
對此,蔡恒進認為,元宇宙空間內倫理問題的產生是必然的,“元宇宙在本質上是人類意識世界的延伸,因此如果回歸到人性的層面來看,現實物理世界中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會遷移到元宇宙之中去。”
但同時,蔡恒進并不認為單純依靠抽象的規則和法律條文可以非常有效地規避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風險,“元宇宙空間的治理仍然要依靠底層技術的驅動。”
蔡恒進指出,區塊鏈技術就是推動數字世界變得更加規范和公平的重要技術手段。“區塊鏈技術其實是一項非常基礎的技術,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給數字世界建立了時間秩序。因為從本質上來看,目前我們的數字世界沒有內稟的時間,每一個數字產品之間不存在先后順序,比如我們每寫一個文件都可以拷貝下來送給不同的人,而文件之間卻是一模一樣,分不清楚孰先孰后。”而區塊鏈技術通過為數字產品進行確權,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數字產品出現所有權混亂的風險。
“因此目前海內外有一種共識,大家都相信web3.0的架構會向一個更加理想化的方向前進,個人隱私會得到保護,個體的創作成果也可以免于被平臺和他人侵占。”蔡恒進說道。
多節點分工協作推進元宇宙發展
除此之外,元宇宙所稟賦的巨大想象空間也促使各地政府積極搶灘這一賽道。7月8日,《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發布,《方案》制定了上海市元宇宙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此外, 廈門在年初也發布了《廈門市元宇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 年)》,旨在支持元宇宙領域的前沿技術突破,鼓勵實施產學研合作,打造一個元宇宙技術高端協作研究平臺。
對此,蔡恒進分析稱,目前全球政府為了在新賽道中贏得先發優勢都在搶奪高端人才,如果不去搶占這個制高點就會受挫折,中國政府同樣也不例外。但他同樣指出,政府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要厘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與各種社會力量做好分工協同。“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的,這個世界不可能由一個節點掌握所有的情況,所以在數字世界的治理過程中我們理想的狀態是小的問題在小的地方解決,大的問題在大的地方解決。政府可以協同其他社會力量提供一個好的機制,讓大家在相對公平的平臺上進行競爭。而不是試圖用一個規則把大家都綁在那里。”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