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從42000到31000美元,比特幣三天內暴跌入熊市!數字貨幣市值火速跌破萬億)
登高易跌重、高處不勝寒。對比特幣來說,也是如此。
1月11日周一,就在比特幣上周五攀上4.2萬美元史高的三天后,這一最大數字加密貨幣一度從史高暴跌近11700美元,并跌入技術位熊市。
截至周一美股收盤前一個半小時,據CoinDesk平臺數據,比特幣24小時內低位為30305.30美元,較史高41962.36美元深跌近28%,隨后比特幣價格重回3.1萬美元上方。
此前,在截至北京時間周一傍晚18點25分,比特幣于24小時內迅速跌破4萬至3.3萬美元數道關口,相當于抹去之前五天的全部漲幅。美股盤初比特幣繼續下跌,并跌破3.1萬美元。
另據Bitstamp平臺統計,比特幣在周一美股盤初刷新日低至30669美元,隨后快速拉高近1400美元,重回3.2萬美元上方,24小時內跌幅收窄至近15%。彭博社稱,上周日和周一比特幣累跌26%,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兩日跌幅,上周五以來比特幣市值一度抹去近1850億美元。
這也令整體數字加密貨幣的市值跌落1萬億美元史高,一度抹去近2600億美元市值,跌幅近10%。除比特幣之外,過去24小時內主流數字貨幣均普跌15%至35%,市值排名第二位的以太坊一度跌落1000美元/枚整數位心理關口,上周曾觸及三年高位至1350美元。
分析指出,比特幣價格幾日內大幅波動,喚起了市場對2017年幣價在泡沫戳破后暴跌的記憶。過去一年比特幣價格暴漲超300%,上周五觸及4.2萬美元史高,從2萬升至4萬美元僅用不到一個月。英國金融監管機構FAC今日嚴正警告稱,加密貨幣的消費者“應該準備好血本無歸”。
荷蘭合作銀行在研報中稱,過去一周美元走強和美債收益率上升,引發比特幣和黃金價格下跌。曾在12月下旬預言比特幣最終高達40萬美元的古根海姆首席投資官Scott Minerd在社交媒體稱:“是時候獲利了結一些,比特幣的拋物線上升趨勢在短期內不可持續。”
周一美元指數站穩90關口上方,接近三周高位,上周曾跌至33個月新低。此前市場還在熱議,比特幣是不是已經開始取代黃金,成為新的避險資產。
目前,市場對比特幣看法分歧巨大。
周五,美國銀行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過去兩個月中,比特幣狂漲了180%,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市值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
如果我們將最近這幾十年來的泡沫進行可視化,毫無疑問,比特幣就是“泡沫之母”。
1月10日周日,曾在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擔任分析師一職的Howard Wang撰文直言,比特幣就是一個巨大的泡沫,現在來看,很難預測其頂部。
首先,Howard Wang表示,以目前的形式來看,比特幣并非是可行的貨幣替代品。
其原因在于,若以比特幣而非美元來衡量美國的年度通脹率,那么美國2018年的通脹率就達到了275%,2019年則為通縮-50%,到了2020年,通縮率進一步達到-75%。
上述分析師稱,一個健康的社會無法在這樣的價格波動下運轉,即使比特幣可能在未來發展成熟,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只是一種投機性資產。
由此,他進一步認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正處于另一個泡沫之中,目前的增長速度不可持續。若是比特幣在2021年也像2020年一樣瘋狂,這一數字貨幣的市值將超過流通中的美元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