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在6G場景下的應用)
6G通信(來源:網絡)
對話精彩提要:
1、去中心化,未來將是用價值互聯網取代信息互聯網的10年;
2、6G的運用場景及實現方案;
3、更立體的傳導方案;
4、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組網的問題。
2017年,瘋狂的比特幣使得其背后的區塊鏈技術登上了時代的舞臺,如今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已成為最前沿的技術方向。由于區塊鏈技術卓越的獨立性、安全性、匿名性以及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廣泛涉及金融、物聯網、公共服務、數字版權、保險等各個行業。本期我們采訪了SmartMesh創始人王啟亨,邀請他分享區塊鏈技術在通信及6G中運用的看法。
以下文字內容由芯片揭秘采訪音頻整理
僅代表嘉賓觀點
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來源:網絡)
用價值互聯網去取代信息互聯網的10年
我現在在做的這件事情,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有點天馬行空的感覺。互聯網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人類仍有一半沒有連入互聯網。實際上,幾位互聯網的Founding Fathers(元老)對我們互聯網的發展都非常不滿意,因為它越來越中心化了。現在,這個打破中心化的技術出來了,就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實際上可以用來解決很大的問題,其中包括5G沒有解決的問題,如5G的Device to Device(設備到設備)的問題。信息不經過運營商這個中心,也就沒有辦法收費,所以可能運營商并不喜歡這個模式。在中心化的系統里面是無法點對點支付的,在這樣的系統里只有相信中心才可以,而大家都相信運營商,所以才能完成這樣一個支付過程。但是區塊鏈技術讓點到點的支付成為可能,所以它將造就極大的變革,包括5G和未來的6G領域,甚至會涉及商業航天。所以,未來的10年里一個巨大的天地一體化的組網將會構成,同時,價值互聯網會取代信息互聯網。
去中心化(來源:網絡)
6G的運用場景及實現方案
有個說法,1G和3G在過渡,2G和4G相對穩定,而5G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呢?首先它帶寬更寬了。比如說你住在北京、上海,這是要先連入5G的地方,可是我們的手機使用的4G慢嗎?如果說1G、2G慢,你會覺得4G還慢嗎?例如,4G網絡下看電影已經很流暢了,不再磕磕絆絆,幾年前帶寬不夠的時候,你會覺得頭疼,而5G可以在幾秒鐘就把電影下載下來,你會需要嗎?不需要的,只要視頻流暢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日常生活場景對5G沒有一個很強烈的需求。
信息網絡的發展(來源:網絡)
可以看出通信技術的發展是很不均衡的,而5G對于很多地方是很牽強的。在已經有了很好帶寬的地方繼續建設5G,卻漠視了那些沒有網絡的地區,僅僅是因為這些地區比較偏遠、貧窮,它帶來的投資回報率達不到要求,所以就不去建設,這就是中心化模式的弊端。
再看衛星在未來十年的發展,僅是SpaceX的星鏈計劃就將會發射12000顆衛星,僅一家就發射那么多枚,而美國一共要發射兩萬多枚,再加上中國,到時候互聯微波信號遍布全球,但運營商不愿意去幫助這些偏遠、貧窮的地區,而區塊鏈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SpaceX星鏈計劃(來源:網絡)
我們區塊鏈的硬件叫MeshBox,它看起來就像個家庭路由器,因為使用了區塊鏈技術,所以它能讓任何地區,比如一個村莊、一個島嶼,自身就可以連接衛星來構筑互聯網。所以區塊鏈是一種生產關系的科學技術,不提供生產力,而是在平衡利益,這個技術的出現讓我們把天地一體化組網與地面的SmartMesh、MeshBox的組網結合起來,分布式地幫助地球上的所有的人,所以這10年將會發生一個巨大的變更,而5G就是一個過渡,因為擁有優質網絡的人可能不需要,需要網絡的人又用不到。
無論是對于中國而言,還是對于世界而言,制天權都十分重要。5G是在地上修基站,別人直接就在天上建設6G,而且對于我們一帶一路而言,天地一體化綜合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的文化交流,包括我們這個各個行業的產能輸出。
5G的頻段已經很高了,它的基站的覆蓋的范圍非常小,所以5G必須是和Mesh融合才能把5G做好。而6G的標準還在制定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衛星在6G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6G的頻段更高,但是在接收器接收的過程中,云層、雨水都會造成一定的衰減,所以當信號到了地面之后,一定要通過Transceiver(收發器)和MeshBox結合起來,因此未來6G一定是和Mesh網絡以及衛星結合起來的,擁有巨大的使用價值。
從上面這點來說,5G只是個過渡,并不是說5G沒有用,而是說未來的4G、5G、6G的使用一定是和Mesh結合在一起的。
地面接收器接收衛星信號(來源:網絡)
更立體的傳導方案
更立體的傳導方案,不僅體現在科技的角度,還體現在金融的角度,甚至是制地權的角度。我們需要綜合地去理解它,因為我們現在的發展馬上就要進入到數字的世界,中國的數字法幣快發行了,Facebook、Libra也在發行,那么擁有更多的用戶將成為關鍵,因為數字貨幣的流通量是很重要的因素。當天地一體化組網把人類以區塊鏈技術連接在一起的時候,Token(數字貨幣)就變得很重要,所以我們能看到它不僅僅是制天權、通信的斗爭,甚至也是金融的貨幣戰爭。
立體化傳導(來源:網絡)
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組網的問題
我們在用區塊鏈技術在去解決上面提到的組網的問題,因為沒有人會把節點無私地貢獻的出來,這不符合商業化,所以貢獻出節點的人就會得到回報。那么這個回報的計量就會成為一個問題,例如,你給了我1兆的流量,但我的手機顯示的是0.95兆,這就會出現問題。現在我們會簡單來地相信運營商,他們每個月收費,這就是中心化,但是當我們和領居組成Mesh網絡的時候,糾紛就很大了。因為沒有中心化的東西來信任,所以這時區塊鏈技術就會占重要的角色。區塊鏈技術一定是公平的,因為區塊鏈技術中的數據是不可篡改的,也是統一、透明的,它會幫助完成很公平的積分,這就使我們的Mesh組網就變成了可能。
與鄰居組網(來源:網絡)
我們的盒子里面有芯片,它里面有算力,CPU,另外還有Switch,就是它的網絡芯片,我在美國就是做的Switch Fabric(交換機結構),現在想想都已經十多年了,你會發現技術儲備往往是提前了很多的,那時叫分步式計算現在叫云,但是真正的分布式直到今天才實現的。
未來的十年將是巨變的十年,很多的Emerging Counties(新興的國家),他們會因為價值互聯網得到一個反跳水的發展。
芯片知識加油站
本期話題提到如下專業名詞:
Device-to-Device通信:是一種在系統的控制下,允許終端之間通過復用小區資源直接進行通信的新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無線通信系統頻譜資源匱乏的問題。D2D技術可以應用于移動蜂窩網絡,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網絡容量。每一個D2D通信鏈路占用的資源與一個蜂窩通信鏈路占用的相等。
星鏈: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并從2020年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