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騙局平臺(盤點那些大廠,一流和跑路的數藏平臺)
數藏為什么火?
有人用8000掙了幾萬,這是基操,如果從去年加入,沒有翻二十倍以上的,那可能都是傻子,以前數藏圈就是有這個效應。
另外由于微信,支付寶,百度等等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發布了正規的數藏平臺,有些甚至開啟了轉贈功能(變相的二級市場),之前炒的也是非常厲害,某平臺不到百元搶到一個藏品,后來咸魚炒到百萬,被咸魚下架,官方也緊急叫。
搶數藏,成為一種時尚,但是由于正規大廠一般限量發型,小編試了一下,一般人還真搶不到,不過也有特殊的,比如某“骨灰級”藏友在鯨探上搶了606個藏品。
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傳播的不是價值,而是賺錢效應,聚人最直接的手段恐怕就是這個了。數藏玩家也快速裂變,據傳某些頂尖的平臺,每天有數十萬人在搶。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參與數藏的用戶,早已突破千萬,從某些專注于數藏領域的自媒體的后臺數據來看,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比如伽作meta,在參與數藏之前,自媒體閱讀僅僅幾百,搞了數藏之后,閱讀開始快速增加,最少都是幾萬,ibox,幻藏都是如此。
現在的藏品市場的火爆,堪比去年的鏈游,之前的Defi,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這就吸引了一些國內的資金盤和傳銷的操盤手,因此,數藏也成為了他們的收割手段,只要注冊個公司,搞個網站或APP,花點宣傳費用,就能吸引大批韭菜加入。
于是乎,數藏二級市場平臺割韭菜,崩盤,跑路,倒也成為了一種常態。
數藏平臺目前總共分為三個階梯:
第一梯隊的是互聯網大廠搞的無二級市場的數藏平臺,一是比較合法合規的,優點是安全,缺點是短期無法炒作變現。
1.阿里螞蟻鏈上的數藏平臺包括支付寶的鯨探、阿里拍賣、天貓數字藏品。
2.騰訊的至信鏈及其平臺幻核、QQ音樂的TME數字藏品。
3.百度的百度超級鏈及其平臺,百度APP、小度。
4.網易區塊鏈及平臺網易云音樂、網易星球。
5.京東的至臻鏈及數藏平臺靈稀。
6.小紅書用的至信鏈節點平臺R-SPEACE。
............
以上這些平臺,無利益也就無爭議,所以基本關注量雖然很大,基本沒人討論。
第二梯隊是一些布局較早,有資本,有基礎用戶的數藏平臺,他們往往本身就從事數藏或虛擬幣相關產業,比如IBOX是曾是火幣對NFT的布局,伽作一直從事互聯網設計的公司。
這一隊都有二級市場,屬于擦邊球,是變相的虛擬幣交易的衍生,但是往往有正規的公司和資本背景,體量較大,相對于第三梯隊是安全的,相對于第一梯隊,多一個快速炒作變現的能力,少一個徹底合規性。
注:這一梯隊的統計略有難度,因為經常會有新崛起的平臺,所以只是象征性統計。
1.唯一藝術
2.ibox
3.幻藏
4.優版權
5.七級宇宙
6.秦宇宙
7.Hotdog
8.超元
9.稀象
10.靈境藏品
論炒作能力,這些平臺都是業內翹楚,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流量,像是唯一平臺,熱度甚至超過一線大廠。但是論合法性,它們又屬于游走在法律邊緣的,一邊是巨大的流量,一邊是非法的炒作,它們本身就是矛盾體。
從某平臺統計的數據上來看,這些平臺的銷售額與第一梯隊大廠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但是第二梯隊炒作后的交易額(幾百塊的藏品漲到萬元),要遠遠大于銷售本身。
所以,他們的稅收問題,是模糊概念,也有被查風險。
第三梯隊,是如今市面上所有含二級市場的除第二梯隊外的數藏平臺。這些平臺更新速度較快,每天都有新增加的平臺。
據某數據網站整理,截止2022年5月5日,中國已經出現超335家數藏平臺。當然這也只是在視野內的,還有很多是小范圍推廣的數藏平臺。
這一梯隊的數藏平臺由于太過于復雜,繁瑣,未來小編將系統性的做個收集整理。
有走有留,每天都有新開的,也有崩盤跑路的,也有套路用戶,只賣圖片的。
總之,這里有資金盤傳銷的影子,有操盤手收割的鐮刀,有韭菜們的痛哭流涕和血淚史。
由于幾乎每天都有出問題的,我們就簡單看看最近一段時間跑路和套路的那些數藏平臺吧。
星徽科技直接跑路了。
元舟平臺直接賣完藏品不開放二級,大家買的圖片只能做頭像看看。
尋跡數藏干脆把韭菜當煞筆收割,二級市場無法交易,還讓核心們抓緊騙人買圖片。
當然了,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收割,如今的數藏領域,熱度與收割同步進行。
結語:
對于投資者來說,之前的數藏領域,只要是一些大平臺,都是有無數的神話的,大家都在賺錢,可能很多人也就忽略了虧錢的那些人。
即使是類似幻藏,Ibox,唯一等大平臺,也有藏品從炒作的最高點下來,已經近乎歸零,無人問津了。
"從實踐看,如果把數字藏品僅當作線上交易的文創商品,由市場監管部門和知識產權部門監管,那是不夠的。作為金融科技的衍生品,數字藏品兼具商品屬性、貨幣屬性、證券屬性等,對其監管涉及多個部門,迫切需要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國內已有專家建議引入“監管沙盒”,選取平臺與監管機構密切溝通,提前報備運營機制和消費者權益保障等措施。"
上面這段話,是某評論家對數藏監管現狀的解讀,也是實話。
監獄數藏的火爆,二級市場的金融炒作屬性,監管是必然要有的,只不過是否會一刀切,小編認為未必,但滅火是一定的。
所以,我認為數藏可以參與,但也需要警惕風險,像是某些大平臺的持續熱度與炒作,其實已經風險極大。
資金的游戲,有漲也會有跌,一直漲?只存在于夢里。
最近寫了很多關于Ibox的曝光文章,我發現大部分該平臺會員比較偏激,甚至眼里沒有風險,只有機會,這是錯誤的認知。小編在此聲明,本人寫文章,只是提示背后的風險,并不是一味貶低,如果你已經賺錢了,或者你認為平臺毫無風險,完全可以不用看。
任何行業,平臺,有人質疑,有人監管未必是壞事,特別是這種擦邊球的平臺,有時候外界提點一下,總比無人問津要好。小編也鼓勵大家積極爆料關于數藏的亂象,大家一起凈化行業,讓那些不合理不公平的事件,公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