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暴跌事件(年內跌幅近30%!剛剛跌穿34000美元,比特幣為何又暴跌?)
比特幣又暴跌了!截至1月24日18時10分,比特幣價格跌破34000美元/枚,為去年7月以來首次,過去一周跌幅超20%,今年以來跌幅接近30%,較2021年11月68928.9美元的歷史高位幾乎“腰斬”。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全球監管機構對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資產更高強度的監管,以及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預期不斷加強、美股科技股普遍被拋售是比特幣本次暴跌的主因。
跌破34000美元
Coindesk數據顯示,1月23日,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穿35000美元/枚,創下自2021年9月以來的新低。截至北京時間1月23日20點12分,比特幣一小時爆倉175.74萬美元,4小時爆倉747.82萬美元,12小時爆倉2007.72萬美元。截至1月24日16時,比特幣再次跌破35000美元/枚,報34892.6美元/枚。截至1月24日18時10分,比特幣價格跌破34000美元/枚。
實際上,比特幣暴跌已不是新鮮事。今年初,比特幣曾向下觸及43000美元/枚,日內跌6.16%。今年1月20日23時至1月21日11時,比特幣從43325.2美元至38465.3美元,12小時跌了4859.9美元。
2021年12月4日午間,比特幣也短時跌破42000美元,24小時跌幅超20%。截至當天20時,過去的24小時內共有41.7萬人爆倉,虛擬貨幣全網合約爆倉金額達到25.84億美元,其中比特幣24小時內的爆倉金額超過10億美元。
記者了解到,比特幣價格曾在去年11月達到68928.9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之后開始下跌。縱觀比特幣整體走勢,其幣值劇烈波動已成常態。在去年4月中旬突破6萬美元大關后,比特幣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深度調整,曾一度跌破3萬美元。
長期來看,在2013年,比特幣沖高到1000美元,之后大幅回撤到150美元。在2017年12月,比特幣價格上漲至接近2萬美元。然而,之后的一年遭遇大跌,跌至近3000美元。去年1月4日,比特幣也迎來大跌行情,在18時29分下探至29068.63美元,較1月3日34366.15美元的高點跌去15.4%。據比特幣家園網數據,全網24小時爆倉15.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5億元,爆倉人數高達107935人。
因何暴跌
此次比特幣又為何暴跌?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是今年以來全球監管機構對比特幣監管加強。當地時間1月17日,西班牙國家證券市場委員會要求有影響力的個人及贊助企業在宣傳推廣活動時至少提前10天報備,并對加密貨幣的風險予以警告,否將面臨罰款。
新加坡金管局(MAS)幾乎在同一時間表示,DPT(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只能在自己的企業網站、移動應用程序或官方社交媒體賬戶上進行營銷或廣告宣傳。隨后,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提議,為應對相關金融風險,對向公眾出售高風險投資有關的規則進行改革。改革草案包括金融監管機構如何管理加密貨幣廣告的細節。
而俄羅斯央行則表示,將提議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禁止金融機構投資加密貨幣和相關金融工具,以及利用俄羅斯金融中介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進行加密貨幣交易。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明確,加密貨幣交易所將成為其2022年對數字資產監管的重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指出,比特幣的上漲一定程度上和美元走勢相悖,或者和美聯儲緊縮政策相悖。從當前美國通脹率和美聯儲表態來看,美聯儲貨幣緊縮箭在弦上,而此時比特幣的價格又存在虛高,也有泡沫,故而比特幣強勢的根基已經被破壞。
分布科技CEO達鴻飛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最近幾個月,加密貨幣市場的走勢與美股的關聯性進一步增加。影響全球資產定價的美國基準利率可能在2022年出現方向性的轉變。投資者發現美聯儲的措辭更加鷹派,引發市場對于Taper節奏加快、加息次數增加、加息時間提前的擔憂。
“從一些指標來看,市場短期內出現了超跌的情況,比特幣在目前價格上震蕩的概率比較高。但是,如果今年美國的通脹數據持續超預期,引發美聯儲進一步加快緊縮的步伐,數字貨幣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有較大概率進一步走弱。”達鴻飛表示。
對于后期走勢,盤和林也指出,比特幣是一種高波動投機資產,一旦進入頹勢,逆向的趨勢和負反饋就會強化,其作為交易貨幣的弊端就會逐步顯現,所以,他判斷比特幣可能還將延續頹勢。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