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周四機構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
欣賀股份(003016):中高端女裝國內領先 多渠道銷售勢頭強勁
類別:公司 機構: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郝帥/丁凡 日期:2022-01-05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中高端女裝企業,主營高端女裝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注重線下直營門店與線上電商網絡多渠道銷售,加之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共振,未來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市占率。同時,公司通過產品研發與品牌聯名提高競爭優勢,業績有望維持穩健增長。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國內中高端女裝企業領頭軍,未來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生產供應鏈體系,七大品牌呈金字塔式的產品結構,能夠全方位覆蓋中高端女裝市場。2017-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6.34 億元增長到18.33 億元,復合增速達3.91%。2021Q3 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5.07 億,同比2020 年增長22.88%,同比2019 年增長10.81%,未來有望保持領先地位。
直營化改革助力線上線下銷量增加,業績拐點顯現。線下方面,公司自2014 年起開始實行直營化改革,2020 年公司直營收入規模達到13.29 億元,占線下總收入比重的93.92%。線上方面,公司通過優化信息系統、強化供應鏈體系建設帶來電商業務收入高速增長,2021H1 公司電商渠道營收2.3 億,同比增長37.71%,同比2019 年增長37.72%。
注重設計研發能力強,多渠道宣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公司研發人員配備充足,設計團隊員工數量明顯高于同行。至2020 年底,共有研發人員417人,占比9.2%,其中約60%在公司設計團隊任職5 年以上。子品牌設計風格獨立穩定,差異化明顯。宣傳方面,公司積極拓展推廣策略,注重旗下各品牌形象升級,通過跨界合作、IP 聯名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未來還將進行一系列符合品牌調性的推廣行銷,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盈利預測和估值
預計公司2021-2023 年營收分別為21.15/25.37/31.03 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92/3.89/4.58 億元,對應EPS 0.68/0.91/1.07 元/股,當前股價對應2021E-2023E 市盈率16/12/10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疫情下門店銷售不及預期;電商發展不及預期;未準確把握流行新趨勢。
比亞迪(002594):2021完美收官 2022新能源加速
類別:公司 機構: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崔琰 日期:2022-01-05
事件概述
1 月4 日,公司發布2021 年12 月產銷快報。12 月公司汽車批發銷售99,112 輛,同比+76.0%,環比+0.8%。其中,新能源汽車93,945 輛,同比+225.7%,環比+3.0%;燃油車 5,167輛,同比-81.2%,環比-27.4%。同時,公司12 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5.049GWh, 同比+144.3%,環比+3.4%。
分析判斷:
疫情短期擾動 新能源年銷創新高
西安疫情對當月產能釋放有所影響,公司銷量整體符合預期。12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92,823 輛,同比+236.4%,環比+3.0%,其中純電銷量48,317 輛,同比+148.0%,環比+4.7%;插混44,506 輛,同比+448.6%,環比+1.2%。西安12 月23 日起因疫情封城,公司西安工廠主要生產DM-i 車型,兩期產能合計60 萬輛,我們預計影響當期批發約1 萬輛。
新能源需求旺盛,公司全年銷量創新高。2021 年公司純電+插混雙輪驅動,銷量大幅增長。新能源乘用車銷量59.4 萬輛,同比+231.6%,純電銷量32.1 萬輛,同比+144.9%,插混27.3 萬輛,同比+467.6%。DM-i 做到與燃油車平價前提下突破油耗瓶頸,2021 年上市后需求迅速提升,產能釋放驅動銷量持續走高,4Q21 秦Plus DM-i 月均銷量攀升至1.8 萬輛,宋DM 月均達1.4 萬輛,預計后續產能提升下銷量進一步提升。
結構變化積極 旗艦車型帶動ASP 上行
旗艦車型持續熱銷,公司產品結構出現積極變化。2021 年旗艦車型漢延續火爆,全年累計超11.7 萬輛,月度銷量依然邊際提升,12 月漢EV 10,301 輛,漢DM 3,400 輛。唐DM-i 定位20萬級SUV,目前已穩居20 萬以上新能源SUV 月銷前三。
漢、唐熱銷帶動公司ASP 上行,乘用車客單價突破15 萬元。根據公司公眾號披露,比亞迪乘用車客單價在2021 年突破了15 萬元,穩居自主品牌首位。結合我們估算,乘用車1H21 ASP 約14.4 萬元,唐DM-i 的爬坡與漢持續熱銷對公司ASP 拉動顯著。
刨除2020 年口罩銷售收入,結構的變化使公司ASP 處于穩步上行趨勢。
平臺化能力持續驗證 車型導入加速變現
公司平臺化能力持續驗證。公司注重研發,平臺化技術積淀深厚。DM-i 平臺實現虧電油耗的新突破,加速對燃油車的替代,多款車型熱銷驗證平臺化能力。e 平臺3.0 重在提升效率,搭載八合一電動力總成、寬溫域高效熱泵等“黑科技”帶來低溫續航最高提升20%。平臺首款量產車型海豚上市僅4 個月銷量就已攀升突破萬輛,公司基于技術去打造拳頭產品的戰略不斷獲得市場認可。
車型導入加速變現,全年DM-i 預計達100 萬輛。今年DM-i車型將繼續擴充,平臺化加速車型導入,宋Pro DM-i 于上個月上市,軍艦系列多款車型也即將上市,其余DM 車型也將陸續換裝DM-i,注入新的增量,全年我們預計DM-i 銷量有望達到100 萬輛。e 平臺3.0 首款首款純電SUV 元 Plus 也于今年元旦開啟預售,海洋系列多款車型也將上市。我們認為隨著兩大平臺的車型不斷輸出,公司平臺化能力從驗證期將快速進入收獲期。
投資建議
公司依托DM-i 及E3.0 兩大先進技術平臺,車型迭代速度、以及爆款車型概率顯著提升,新產能、新車型釋放拐點在即。同時公司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屢經行業性不可抗力考驗、并成功展現出極強的穩定性,可較好應對隨著新車型的陸續上市以及行業需求端旺季到來對上游零組件及電池的供應緊張情況,公司正迎來銷量增長的拐點。我們維持上次盈利預測不變,預計公司2021-2023 年營收為2,292.3/2,789.4/3,338.4 億元,2021-2023 年的歸母凈利潤為50.7/81.1/119.6 億元,對應的EPS 為1.74/2.79/4.11 元,對應2022 年1 月4 日271 元/股收盤價,PE 分別為156/97/66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產能擴張低于預期;車市下行風險;新車型銷量不及預期。
蘇博特(603916):產能擴張、品類延伸 全年業績較快增長
類別:公司 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濮陽/花江月 日期:2022-01-05
事件:公司披露2021 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1 年歸母凈利潤及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5%~25%。對此點評如下:
預計2021 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5%~25%,產能釋放順利推進。公司公告預計2021 年歸母凈利潤及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5%~25%。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1%,此次業績預告對應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3%。1)高端產品占比上升,基建項目拓展順利。
九系聚羧酸減水劑占比持續提升,市場充分認可,功能性材料增速和占比雙豐收,風電灌漿料、抗裂材料、交通工程材料市場應用進一步拓寬;顧問式營銷策略引領行業,提升了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貢獻度,川藏鐵路、深中通道、白鶴灘水電站等二十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應用效果顯著,公司在行業定制化配制混凝土的技術能力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地位穩健。公司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生產工藝和運輸效率持續優化,從而促使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水平均取得較快增長。2)四川大英基地投產,江門、連云港基地在建。全國產能基地布局更加優化,四川大英基地2021 年4 月竣工,年產30 萬噸高性能聚羧酸系列外加劑、年產10 萬噸速凝劑、年產10 萬噸功能性無機材料,對川渝及西南地區銷售支撐明顯。廣東江門基地建設初具規模,根據公司2021 年中報,預計將于2022 年一季度建成,投產后能有力支撐華南市場開拓,連云港核心聚醚基地啟動建設;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山東、廣西、川渝等地區的銷售和市占率增幅明顯。
公司公告可轉債發行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 億元,用于擴張功能性材料、減水劑產能,延伸防水卷材產品線等。
年產37 萬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產業化基地項目:實施主體為公司全資子公司鎮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共計19,771 萬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17,500 萬元,建設期為24 個月。為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滿足公司未來功能性材料業務發展及下游市場拓展需求,擬通過該項目建設,擴大包括新型道路功能材料、高性能灌漿材料、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修補加固材料以及工程纖維等在內的功能性材料的生產規模,推進功能性材料業務的發展。
蘇博特高性能土木工程新材料建設項目(一期):實施主體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共計26,198 萬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19,000 萬元,建設期為24 個月。公司擬通過本項目,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古井鎮官沖村讀書坪對應地塊,新建生產基地,配套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形成44 萬噸高性能土木工程新材料生產能力,其中包括10 萬噸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母液、27 萬噸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成品、6 萬噸速凝劑、1 萬噸阻銹劑。
高性能建筑高分子材料產業化基地項目(一期):實施主體為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計劃總投資12,133 萬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11,200 萬元,建設期為24 個月,本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00 萬平方米高分子防水卷材生產規模,推動公司“剛性防水”業務向“柔性防水”業務的延伸,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
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建設主體為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共計9,656 萬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8,500 萬元,建設期36 個月。公司擬通過本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司現有的信息化體系,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完善,智能工廠體系建設及智慧服務體系建設。
投資建議:維持推薦評級。預計公司2021~2023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5.32、6.55、8.19 億元,同比增長21%、23%、25%,對應市盈率20、16、13 倍。
公司全國布局,研發、技術實力強勁。四川大英、廣東江門、防水卷材、功能性材料等項目投產后,產能快速擴張。公司高端產品占比上升、基建項目拓展順利,有望對沖下游需求下滑的風險。
風險提示:原材料環氧乙烷等價格上漲或超預期;下游混凝土需求或低于預期;環保政策或出現反復;行業競爭加劇;應收賬款回收進度低于預期等。
浙數文化(600633):數字科技和文化雙管齊下 發展具想象空間
類別:公司 機構: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言 日期:2022-01-05
推薦邏輯:a1r)y]數 字文化板塊,以邊鋒為首的休閑娛樂板塊在國內穩居頭部,同時積極出海打造新增長極;2)數字科技板塊,富春云數據中心建設持續推進,現存6700 組機柜預計將在未來3 年內還將穩步增加,有業績增厚預期;3)公司積極進行元宇宙布局,比如參與“城市大腦”“數字浙江”等數字政務建設、用區塊鏈賦能藝術產業,有望對估值產生積極影響。
打造數字化政務系統,使政務向數字化沉浸。公司深度參與省內數字政務和智慧城市建設,比如“城市大腦”“數字浙江”等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務建設,深化杭州、溫州、臺州、義烏、安吉等地市城市大腦的相關研發、運營、應用場景建設運營;同時全面參與黨政機關整體智治綜合應用、數字政府綜合應用、數字社會綜合應用等重點任務建設。公司該項業務是將線下政務系統數字化的典型,也是讓生活更加向數字沉浸的方式。
藝術產業賦予藝術品數字身份證,打開區塊鏈業務想象空間。公司藝術產業下有藝術融媒體、美術拍賣多個平臺,公司通過這些平臺將藝術家社交、藝術品電商、藝術教育融合,通過互聯網+短視頻模式,整合藝術門類與產品功能,幫助藝術作品聚合和交易。這類平臺可為藝術品提供數字身份證,解決數字藝術品防偽難點,為藝術家打造專屬藝術品銷售鏈、產業鏈和區塊鏈。
數字科技和數字文化雙管齊下,確立公司在數字產業的領先優勢。數字娛樂方面,浙數文化已構建起以邊鋒控股為核心的數字娛樂產業圈,持續培育完善數字體育領域布局,并以浙報藝術產業集團為依托搭建“互聯網+藝術”發展平臺,完善公司數字文化生態,支撐公司業績穩定和增長。數字科技方面,浙數文化已逐步搭建了含數據科技、數字智治、融媒科技、數字文旅等細分領域的數字科技產業板塊,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21-23 年EPS 分別為0.46 元、0.56元、0.60 元,對應的PE 分別為19 倍、15 倍、14 倍。公司已全面完成由傳統媒體向互聯網公司的轉型,將在下一階段著力布局數字文化和數字科技產業。公司的互聯網定位切換以及元宇宙業務布局或可為公司帶來一定的估值溢價。綜上,我們預計公司2022 年市值為145.88 億元,對應目標價11.53 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策變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新游流水不及預期的風險。
鴻路鋼構(002541):Q4產量環比穩增10% 新簽穩健、靜待“穩增長”發力
類別:公司 機構: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匡培欽 日期:2022-01-06
報告導讀
鴻路鋼構發布2021 年年度經營數據。2021 年全年,公司新簽銷售合同額228.32 億元,同比高增31.46%;鋼結構產品產量約338.67 萬噸,同比高增35.15%,增速基本符合預期。
投資要點
21Q4 產量96 萬噸、環比穩增10%,新簽55 億元、保持穩健制造端:公司21 年鋼結構產品產量合計338.67 萬噸,同比高增35.15%。分季度看,21Q1/Q2/Q3/Q4 鋼結構產量分別68.7/86.1/87.7/96.2 萬噸,Q4 環比穩增9.6%(前值+1.94%),增速基本符合預期。Q4 環比增速Q3 提升7.68pct,我們分析一方面系公司Q3 新簽合同額環比高增28%,在手訂單充足,另一方面或因基建、公建和制造業等下游行業投資節奏加快所致。新簽端:公司21 年累計新簽合同額228.32 億元, 同比高增31.5% 。分季度看, Q1-Q4 新簽52.42/52.88/67.84/55.18 億元,同比+92.0%/+8.0%/+36.9%/+15.3%,Q4 新簽環比下滑18.7%,相較Q1、Q2 仍穩健增長。我們分析主要系Q3 鋼價企穩,下游需求高企造成新簽高基數所致。
大訂單:21Q4 新簽大訂單合同額環比承壓,噸單價小幅提升金額:公司21 年累計新簽大訂單(億元/萬噸以上)47.47 億元,同比高增97.7%;其中Q4 新簽大訂單9.00 億元,環比下滑-34.3%,占當季度新簽合同額16.3%。
體量:從加工噸位看,公司21 年全年累計新承接大訂單對應加工量84.3 萬噸,同比高增55.7%。其中Q4 加工量15.2 萬噸,環比下滑31.2%;從大訂單數量看,21Q1-Q4 大訂單合同數量分別13/6/14/10 個,Q4 大訂單以大型工業廠房為主,承接數總體符合預期。單價:根據公司披露數據,我們估算Q4 新簽包工包料大訂單單價7613 元/噸,環比小幅提升1.2%;大訂單噸價格總體趨勢向好。
“雙碳”、“穩增長”共振,修內功、擴大上游戰略伙伴,22 年發展可期行業端:“雙碳”戰略下,大力推行低碳排強度的裝配式建筑已成為建筑行業實現“雙碳”目標主抓手之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增長”,22 年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此背景下我們預計22 年鋼結構需求向好,需求有望提速。
公司端:1)雙管齊下、修煉內功。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已于21 年11 月完成智造管理信息系統部署應用,基本實現日工資即時核算、單構件質量溯源和報價、成本自動分析功能,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效能、降低成本;公司治理水平有望再提升:近期公司公告實控人擬出讓不超過總股本0.98%的股權用于員工激勵,促核心骨干與企業共同成長;2)加深與大型鋼鐵企業合作,有望進一步鞏固采購端成本優勢。據公開信息,11 月底以來,公司高管層先后拜訪/接待安鋼、舞鋼和南鋼等頭部鋼鐵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深化業務合作。
盈利預測及估值
在充分考慮公司主業成本未來可能出現變動前提下,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93.55、246.60、290.94 億元,同比增長43.89%、27.41%、17.98%,實現歸母凈利潤11.23、15.06、19.24 億元,同比增長40.54%、34.08%、27.79%,對應EPS 為2.14、2.88、3.67 元。現價對應PE 為23.7、17.7、13.8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滲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預期;鋼材價格波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及預期。
廣匯能源(600256):煤炭天然氣高景氣 量價齊升創歷史最佳業績
類別:公司 機構: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緒成 日期:2022-01-06
LNG、煤炭及煤化工行業高景氣,業務成長可期。維持“買入”評級公司發布2021 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9-50.5 億元,相較于2020 年同期增加35.64-37.14 億元,同比增長267%-278%,創上市以來最佳業績。預計Q4 單季實現歸母凈利潤21.4-22.9 億元,相較于2020 年同期增加15.12-16.62 億元,同比增長241%-265%,環比Q3 增長58%-69%,再次刷新單季業績新高。考慮公司產品產銷兩旺且價格高景氣,我們上調盈利預測,2021-2023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01/62.75/79.75(前值45.3/57.8/73.6)億元,同比增長274.3%/25.5%/27.1%;EPS 分別為0.76/0.96/1.21(前值0.69/0.88/1.12)元;以1 月5 日收盤價計算,對應PE 分別為9.0 倍/7.2 倍/5.7 倍,維持“買入”評級。
各板塊產銷兩旺、量價齊升,Q4 單季、全年業績均創歷史最佳在供需錯配驅動、成本支撐及能耗“雙控”、“雙碳”相關政策調控影響下,能耗產品供需缺口持續加大,涉及公司主營業務產品的天然氣、煤炭、甲醇等產品價格均創下國內階段性歷史新高,此背景下公司各板塊產品均實現產銷兩旺,為公司貢獻超預期業績。天然氣板塊:公司全年LNG 銷量表現穩定,預計同比增長22%,LNG 市場銷售均價同比大幅上漲56%。其中啟東貿易氣表現亮眼,銷量同比增長25%,貿易氣的盈利關鍵在于降低采購成本,公司通過簽署大長協(10 年期)+小長協(2-3 年期),鎖定遠低于國際市場價格的天然氣,增厚利潤。煤炭板塊:公司預計全年各細分品種煤炭的市場銷售價格同比+60-100%不等,2021全年煤炭總銷量接近翻倍增長,同比+91%,據此推算,Q4 實現煤炭銷量588.63萬噸,同比增長99.23%,為Q4 單季業績新高的主要引擎。煤化工板塊:公司預計甲醇產品、煤基油品全年銷量穩定發揮,同比+9%、+13%,價格整體呈現上行趨勢,甲醇、煤基油品的市場銷售價格同比增長72%、59%。
響應“雙碳”政策,著手布局CCUS 及驅油項目公司于2021 年5 月20 日設立全資子公司廣匯碳科技公司,規劃投資建設300 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CCUS)、管輸及驅油一體化項目。項目有兩大好處:(1)公司業務的碳排放相對集中,便于捕集且成本較低,在減少自身碳排放的同時,可以進行碳交易來獲取一定程度的補貼。(2)作為產品出售給油企,形成新的盈利點。新疆地區缺水,油田開采利用水驅采油嚴重受限,通過二氧化碳驅油,揚長避短,也能夠提高開采效率。當前該項目已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首期將建成1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示范項目,生產液態二氧化碳產品。
風險提示: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煤炭價格下跌;新增產能進度落后預期
利爾化學(002258):綿陽基地恢復生產 業績預告略超預期
類別:公司 機構: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余嫄嫄/王海濤 日期:2022-01-06
支撐評級的要點
公司2021 年度業績略超預期。2021 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 億元–10.8 億元,同比增長63.34% -76.41%;其中四季度單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88-4.68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6.68%-139.60%。
草銨膦價格大幅上漲,精草銨膦原藥成功注冊。隨著近年來抗草銨膦轉基因作物不斷推廣,根據中農縱橫預計,2020 年全球草銨膦市場銷售額為10.5 億美元。2020 年草銨膦均價為13.84 萬元/噸,同比上漲12.26%。
2021 年草銨膦均價為24.40 萬元/噸,同比上漲76.24%;其中,四季度均價35.49 萬元/噸,四季度同比上漲118.72%,環比上漲39.33%。公司目前為國內規模最大、成本最低的草銨膦原藥,中間體生產企業,在此輪漲價中最為受益。從競爭實力來看, 2020 年公司取得了精草銨膦生產許可,進行試生產,并獲得成功,已實現批量生產。L-草銨膦是真正發揮除草活性的有效體,是未來草銨膦行業的發展方向。據此前環評公告,公司計劃總投資約 20 億元人民幣,建設3 萬噸L-草銨膦在內的“年產4.2萬噸新型農藥生產裝置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隨著MDP 及精草銨膦等項目的逐漸推進,公司在草銨膦行業的話語權將進一步增強。
儲備多個潛力品種,綿陽基地恢復生產,看好長期成長。2020 年公司進行了丙炔氟草胺技改,技改后產品質量和產能得到提升。另外根據環評信息,除氟環唑外,公司還儲備有氯蟲苯甲酰胺等多個潛力品種,后續將逐漸放量打開長期成長空間。另外,公司于2021 年10 月28 日發布了綿陽基地除氟環唑、炔草酯以外生產線已逐步恢復生產的公告。隨著綿陽基地草銨膦產能的逐步滿產,預計2022 年一季度公司或將繼續受益于草銨膦等產品量價齊升,盈利水平維持高位。
估值
因草銨膦價格維持高位,預計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97 元、2.55元、2.69 元,對應當前PE 分別為16.9 倍、13.0 倍、12.4 倍。公司未來草銨膦成本下降盈利提升,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項目投產不及預期;產品價格大幅波動風險。
新洋豐(000902):擴增磷系新能源材料產能 深化新能源業務布局
類別: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趙乃迪 日期:2022-01-06
事件:1 月4 日,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全資子公司洋豐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豐楚元”)擬與宜都市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項目投資/服務協議書》。洋豐楚元將在宜都化工園區建設年產10 萬噸磷酸鐵和5 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同時配套建設10 萬噸精制磷酸生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30 億元,預計項目建設時間為18 個月(自取得土地不動產權證之日起)。
進一步擴增磷系新能源材料產能,深化新能源產業布局。公司此次在前期規劃建設的20 萬噸磷酸鐵項目基礎上進一步規劃了10 萬噸磷酸鐵產能,同時額外新增了5 萬噸磷酸鐵鋰產能。本次規劃一方面擴增了原有磷酸鐵的規劃,另一方面進一步向下游磷酸鐵鋰業務延伸,深化了公司在磷系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產業布局。公司將于2022 年2 月和12 月分別投產5 萬噸和15 萬噸磷酸鐵產能,投產進度在國內的磷化工企業中排名前列。此外,公司與國內磷酸鐵鋰行業領先企業龍蟠科技深度合作,利于公司快速掌握磷酸鐵的生產技術,同時也提前綁定了磷酸鐵產品的下游客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以及磷酸鐵鋰電池滲透率保持高位的趨勢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需求有望持續提升,公司作為磷化工行業龍頭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有望在磷酸鐵鋰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磷復肥行業龍頭,磷化工產業鏈一體化完備。公司作為國內磷復肥行業龍頭之一,擁有充足的磷礦及磷銨資源。磷銨方面,目前公司擁有180 萬噸/年的磷酸一銨生產能力,其中包括15 萬噸/年工業級磷酸一銨產能。磷礦方面,公司母公司洋豐集團目前所擁有的磷礦資源儲量高達5 億噸。2021 年7 月,母公司洋豐集團依據“成熟一家注入一家”的原則將旗下雷波礦業的90 萬噸/年磷礦石產能正式注入公司,同時擬將荊門市放馬山中磷礦業有限公司50%股權注入公司,將完善公司磷化工產業鏈的一體化建設,鞏固公司競爭優勢。此外,為了滿足磷酸鐵項目的生產需要,公司同時布局了選礦、磷酸、硫酸、磷石膏等多項配套產能,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該項目尚處于規劃階段,我們暫不考慮該項目的業績增量。維持公司2021-2023 年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1-2023 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2.03、15.44、20.47 億元,折合EPS 分別為0.92、1.18、1.57 元/股。
公司此次進一步布局磷酸鐵及磷酸鐵鋰產能,將有助于公司在磷系新能源材料領域的發展,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能建設不及預期,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磷酸鐵鋰供需結構大幅變動。
廣發證券(000776):大財富阿爾法已現 投行復蘇業績可期
類別:公司 機構: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舫朝/王銳 日期:2022-01-06
本期內容提要:
市場化機制靈活,管理團隊穩定,新鮮血液獲得補充。公司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是頭部券商中唯一非國有券商。22 年來吉林敖東、遼寧成大和中山公用三家公司始終保持在公司前三大股東之列,股權結構穩定均衡,良好的治理結構賦予公司管理層充分的決策自由度,保證公司激勵與約束并重,保持長期市場化運行機制,健康發展可持續。2021 年7 月內部提拔的新管理層團隊年輕且專業度高,是公司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
公司大財富業務優勢突出,利潤貢獻超50%。公募基金管理方面,受益于居民財富持續通過機構入市,非貨基規模持續高增,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公司參股易方達基金、控股廣發基金,規模與業績行業領先,同時,公司與參控股公募實現人才與業務聯動,共同發展壯大,隨管理規模的高速增長,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合計利潤貢獻從2015 年的8.75%提升至1H21 的26.04%。券商資管方面,2016-2020 公司資管規模保持行業前十,資管新規后,公司主動管理能力持續提升,3Q21 主動規模占比超過9 成,僅次于中金公司,位列行業第二,資管收入隨主動能力提升而企穩回升。財富管理方面,公司67%的營業部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具備較強的渠道優勢,公募基金保有量保持行業前五,渠道優勢決定資產端優勢亦較強;公司重視產品研究,選品流程嚴密,產品體系豐富,客戶持有體驗良好,專業能力獲得投資者信任,已充分體現在產品銷量與保有量的大幅提升。
投行具備品牌優勢,業績增量彈性可期。廣發證券多年深耕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融資服務能力獲得業界認可,在2010 年開始的中小企業上市潮中,股票承銷規模大幅提升,曾在2014 年排名行業第一,并在后續多數年份保持行業前十水平。受康美風險事件影響,2020 年7 月公司被暫停股承資格半年、債承資格一年,投行業績下滑,公司積極應對,調整管理架構,增設投行質量控制部門嚴格把關,投行業務合規性和成長性更加穩健。今年7 月,公司投行業務資格全部恢復,保代人陸續回歸,業績增量彈性可期。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使用SOTP 估值法給公司估值,對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主的經紀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投行業務及資管業務給予18倍PE 估值,對于重資產業務(信用和投資等業務)給予1.3 倍PB 估值。依據SOTP 估值結果,公司2022 年目標市值2167.41 億元,截至2022 年1 月4 日,公司總市值1654.79 億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資本市場大幅波動,導致公司經紀業務、自營投資業務等受到干擾和沖擊;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審核進度低于預期,導致投行+投資業務業績不及預期;公司市場化改革進度低于預期;財富管理轉型進度不及預期等。
中國電建(601669):老撾鉀鹽礦值得關注
類別:公司 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小勇/陶昕媛 日期:2022-01-06
公司海外鉀鹽礦投資項目進展順利。公司在老撾萬象平原鉀鹽礦項目獲批39. 33 平方公里區域鉀鹽礦開采權。公司首期開發年產12 萬噸,根據公司前期披露的加工項目協議,根據我國2021 年氯化鉀全年均價預計12 萬噸氯化鉀收入約為3.2 億元;公司2017 年發布公告稱,該礦中期年產100 萬噸和遠期年產200 萬噸方案將循序進行詳勘和可行性研究。截至目前暫無后期開發計劃。
鉀鹽價格走勢穩中有漲,鉀鹽礦預計儲量價值巨大。由于疫情影響與各國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視,農產品價格上漲明顯,帶動農戶種植熱情,鉀肥需求上升;同時由于疫情影響,海外鉀肥產品的運輸與供應難度增大,進一步加劇鉀肥供不應求的問題。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 月29 日,國內氯化鉀批發價格穩至3214 元/噸,較上周末價格穩定,較年初價格漲30.33%。2021 全年均價約為2745 元/噸,整體走勢穩中有漲。中國電建老撾鉀鹽礦項目獲得采礦權證的氯化鉀儲量約2.83 億噸,價值儲量巨大。
中老鐵路2021 年全線通車,對老撾鉀鹽資源運輸產生積極影響。2021年12 月3 日,中老昆萬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其中磨萬段北起中老邊境口岸磨丁,經老撾北部的瑯南塔省、烏多姆賽省、瑯勃拉邦省、萬象省后到達線路終點老撾首都萬象市,線路全長約427 千米。相比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將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效率。中國電建老撾鉀鹽礦項目礦區臨近老撾首都萬象,中老鐵路全線通車后將對該項目原材料進口和氯化鉀產品出口中國云南等地區提供極大便利,并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
公司新能源運營體量增長亮眼,抽水蓄能項目十四五期間訂單收入有望穩步增長,并且,公司優質資產置換資產盈利能力得到優化,疊加海外優質鉀鹽礦資源收入穩定值得關注。給予公司“買入”評級。預計公司2021-2023 年歸母凈利潤為89.88/100.31/112.87 億元,同比增長12.53%/11.60%/12.52%,EPS 為0.59/0.66/0.74 元,對應PE 為12.94/11.59/10.30 倍。
風險提示:鉀肥價格不及預期,海外疫情發展加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