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元宇宙概念股(中藥元宇宙或繼續引爆,萬億巨無霸來了,明天能否開門紅)
一眨眼,2022年就到了。這還是農歷的虎年,祝各位新的一年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股市長紅,一路紅!
愛股君的目標,只能放這張圖了。展望2022年,雖然看淡的人有很多,世界首富馬斯克說,經濟危機2022年的春天或者夏天,最遲不會晚于2023年!誰叫人家有錢呢,怎么說都是對的。
但我個人是樂觀的,相信2022年一定比2021年好,股市是穩步向上的一年。監管層已經定調了“穩”,加上貨幣比較寬松+穩增長刺激,理財+樓市資金的搬家,這就是慢牛的底氣。
當然,炒股看似很容易,但其實也挺難!真正能賺錢的,最重要是堅持自己,在正確的方向上,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這才是最可靠的炒股之道。
1、中國移動將于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
中國移動1月3日午后公告,公司股票將于2022年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2021年12月21日,公司確定發行價57.58元/股,以此價格計算,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權,預計最高融資560億元,將取代此前回歸A股的中國電信,成為A股史上第五大IPO。
點評:該來的總要來的,萬億巨無霸的中國移動,確定1月5日上市。這日子選的,還好不是元旦后第一天,不然2022年沒有開門紅,韭菜會有意見的!
中移動募資560億,是近10年來A股最大IPO;該股棄購金額達7.56億元,也創下了紀錄,這就尷尬了。但市場的尿性,棄購越多上市漲的越猛(如禾邁股份),跟散戶對著干啊!所以中移動會不會破發?這是下周市場一大懸念了。
參照中國電信,相比港股溢價率117%,現在還依然在破發。中國移動相比港股溢價率45~51%,雖然還是偏貴,但比電信要良心一些!但現在市場在炒題材,對大盤股并不感冒,上市當天超預期很難,估計就賺個蚊子肉。
對A股來說,中國移動肯定是抽血利空,但市場基本上反應了。大家也不必太多擔心,近期大金融強壓住整個盤面,可能就是為了等待“巨無霸”的軟著陸,關鍵時刻會護盤的。其實,中移動越早上市越好,這個靴子落地后,大A年前反倒可能完成向上突破,直接站上3700的!
2、港股2022年首日:中藥股飆升 創新藥板塊下挫
2022年第一個交易日,港股主要指數高開低走。從板塊表現看:中醫藥概念股集體飆升,培力農本方暴漲近40%,華潤醫藥漲超30%,中智藥業、現代中藥集團、中國中藥漲超20%,但其他生物醫藥股普遍下挫,藥明生物跌近6%,藥明康德跌超7%,走的冰火兩重天。
點評:今天港股中藥股集體暴漲,華潤醫藥漲超30%,中國中藥、中智藥業漲超20%,同仁堂、白云山等也漲瘋了。雖然大A中藥板塊炒作很久了,但從意念盤看,明天估計又一堆的漲停潮,持中藥股過節的爽歪歪了。
中藥現在集各種寵愛于一身,光政策利好就一大堆,一是上海等7省市首批獲準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二是同仁堂發布漲價通知,三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會強調,“要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出新招硬招實招”,這個重視是史無前例的!
時代真的變了,以前創新藥才是機構的最愛。但近期中藥股氣勢如虹,創新藥、CXO卻不斷閃崩。一句話,創新藥投降吧,現在機構都是中藥的人了!這種炒作邏輯也契合了國內的大環境,在“文化自信”越來越自信的今天,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中藥,是要發揚光大的。
相比創新藥,中醫藥不需要那么繁瑣的臨床一期二期三期,它最核心的東西是祖傳秘方。這意味著什么?它根本不需要創新,因為改了就不是祖傳秘方了。所以,如果大家都信的話,中醫藥能夠復制白酒的商業模式,只要不斷漲價就夠了,那片仔癀就是茅臺啊!
這一波中藥股的炒作,核心邏輯是政策驅動,加上漲價下優質公司的經營改善,以及海外疫情嚴重的刺激。從資金炒作看,8連板的龍津藥業就是中藥股,精華制藥、紫鑫藥業、紅日藥業都在走妖,中軍同仁堂創下歷史新高,有人氣有人氣,要政策有政策,中藥可能成為跨年的板塊,現在還遠沒有到頭。
3、虛擬鄧麗君與周深同臺聯唱 引爆了虛擬人概念
元宇宙概念股數字王國暴漲25%報0.8港元,股價創11月底以來新高,市值35億港元。消息面上,1月1日,2022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落下帷幕。虛擬鄧麗君驚喜現身,與周深同臺演繹《漫步人生路》、《小城故事》和《大魚》——這一跨越時空的震撼聯唱,成為當夜引爆話題的核心所在。
點評:除了中藥,虛擬人是元旦最火的話題。因為跨年節目,多家地方臺推出了虛擬人,其中刷屏的是江蘇衛視的鄧麗君和周深合作演唱《大魚》,感動了很多人!研發了鄧麗君虛擬人的港股公司數字王國,今天也暴力上漲25%。
另外,元宇宙平臺Ezek聯合周杰倫名下潮牌公司,首次限量發售NFT項目Phanta Bear(幻象熊),發行上限10000個,單價為0.26個以太幣(約人民幣6200元),總價超6200萬元,結果不到一小時賣光,確實太火爆了!
元宇宙、虛擬人、NFT概念等,節前就被資金追捧。但這個板塊牛一天鬼一天,不要指望持續暴漲,也別去追了!預期太一致很容易割韭菜,悠著點吧。
4、商湯科技港股3天翻倍 或引爆元宇宙技術底座人工智能
新年第一天,港股下跌0.53%,AI獨角獸商湯上漲40.91%,上市以來連漲3天,累計漲幅翻倍了,市值達到2579億港元。商湯科技是中國有名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主攻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在招股書中49次提及元宇宙,將自己定義為“最大的元宇宙賦能平臺之一。
點評:商湯科技之前被老美列入實體清單,一度推遲上市。但沒想到這么受追捧,今天暴漲了40%,上市三天已經翻倍,總市值超過2500億!這對A股商湯科技概念股(科大訊飛、和晶科技、上海臨港等),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等板塊,都會帶來股價的催化。
愛股君認為,商湯大超預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元宇宙。公司在招股書中49次提及元宇宙,將自己定義為“最大的元宇宙賦能平臺之一”。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元宇宙最重要的技術底座之一,商湯被寄予厚望,有望成為國內的英偉達!
身處內卷和躺平時代,每個人都很焦慮。意圖打造一個新世界的元宇宙,成為了巨頭突圍新風口;不管最終是不是一地雞毛,現在只能硬著頭皮上,這就是新一輪科技“軍備競賽”!從股市的角度,也必然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最強風口。
5、印尼突然禁止煤炭出口1個月 占我國進口超60%
12月31日,印尼政府突然宣布,為緩解國內煤炭供應緊缺,將停止煤炭出口一個月。印尼是全球最大動力煤出口國,2020年的出口量約達4億噸,其中對華供應1.78億噸,占比約61%。
點評:元旦期間一個出人意料的事,印尼禁止煤炭出口一個月,而最大的買家是我國,占據他們出國的60%。據統計,1-11月國內累計進口印尼煤1.78億噸,平均一個月2000萬噸,現在不供應了肯定會帶來沖擊。
平靜了兩個月的煤炭板塊,明天要借著反彈一下,但更多是短期刺激,持續性是看不到的。一是印尼國內消化煤炭能力不足,遲早會恢復進口的;二是不要低估管理層的決心,炒煤炭明顯政治不正確。
從港股看,中國神華、中煤能源等也是沖高回落,明天不要去追,避免追高挨套。當然,年報季快要來了,關注高分紅煤企中國神華、中煤能源、陜西煤業等。另外相對看好傳統能源轉型的電投能源、華陽股份、兗礦能源等!
6、貴州茅臺兩款產品提價 預計2021年業績同比增長11.3%
1月1日,從茅臺相關人士獲悉,新款珍品茅臺酒與陳年貴州茅臺酒15兩款產品提價。據了解,新款珍品茅臺酒零售指導價上調100元,4499上調至4599元;陳年貴州茅臺酒15零售指導價上調1000元,4999上調到5999元。
此外,貴州茅臺公告,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收1090億,同比增長11.2%;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2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1.3%左右。
點評:茅臺預計2021年凈利520億,同比增長11.3%!公司賺錢能力是杠杠的,但業績很一般,11%的增速撐起51倍市盈率,2.6萬億的市值,有點勉為其難了。
然后媒體宣布茅臺提價,但有點標題黨,飛天茅臺并沒漲價。是珍藏酒提價,這個銷售占比很小,對業績難以有多大貢獻,更多只是情緒的利好。
愛股君認為,茅臺一年15%-20%的增速,股價才有更大的空間。但這需要飛天提價,目前看2022年難度仍很大,所以新一年貴州茅臺沒啥大機會!
當然,像2021年最高2627元,最低見1525元,振幅達到41.2%,這波動也太大了。2022年茅臺股價應該會平穩一些,大概率能跑贏大盤的。
7、新能源車今年補貼減少30% 明年可能沒補貼了
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發布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等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按照原計劃,2023年補貼將徹底退出了。
點評:根據新能源車《補貼方案》,2022年補貼退坡30%,但年底將終止!不出預料的話,2022年會是最后一年,行業將迎來大洗牌。
當然,這事早就定下來了,并不是突發利空,不用慌!但影響肯定是有的,包括小鵬、廣汽埃安都明確要漲價,行業競爭會大幅加劇,好產品,好車型消費者才會買賬,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特斯拉,比亞迪這些頭部公司影響不大,比亞迪去年新能源車銷量超60萬輛,同比增長218%;特斯拉更是賣了94萬輛,增加了3倍多!大家看到特斯拉漲價,但訂單需求繼續強勁,目前新能源汽車重點是認可度,而不是退補。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約20%,未來空間依然較大。機構預測明年國內預計賣出600萬輛,滲透率到25%左右,這個數字算保守了。至少明年看,上游賣鏟子的鋰礦,中游的鋰電池,下游的汽車零部件等,景氣度依然還在,股價會漲回來的!
8、贛鋒鋰業董事長:碳酸鋰有20萬元/噸的昨天 也可能有4萬元/噸的明天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發表新年致辭表示,居安思危,在不確定的時代持續成長,鋰產品的周期性非常明顯。有20萬元的昨天,也可能遲早有4萬元的明天!所以,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做好內部管理以應對未來的危局。
點評:看到這個消息,讓人想起前年豬肉30塊一斤時,養豬大戶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警告,說2022年豬肉可能跌到5塊一斤,當時大家哈哈一笑,覺得是癡人說夢,5塊錢的豬肉成本都不夠誰會賣?但事實上,2021年豬肉就一度跌破10元,如果不是國家收儲兜底,會跌得更慘。
今年鋰礦火爆,從年初5萬/噸飆升到年底近30萬。現在行業龍頭贛鋒鋰業董事長也出來潑冷水,說有20萬的昨天就有4萬的明天,他這是放煙霧彈,還是真覺得漲價太瘋狂了?
鋰礦跟豬肉不同的是,我們沒有掌控定價權,國內產量只占全球7%,現在還得全球去搶礦。包括贛鋒鋰業自己,也在全世界去買礦,前段收購鋰礦被寧德截胡,這是變相警告同行么!
明年還是新能源車大年,碳酸鋰的需求還會偏緊張,價格估計還得漲。但擴產確實太猛了,任何行業都是周期,這些漲了10倍,20倍的鋰礦股,一旦行業 拐點就要跑了。
假期侃市:
元旦期間,又有投資者自爆,150萬在三年投資中,幾乎虧光,剩不到3%。該投資者已經50多歲了,虧150萬等于5年白干,寫出來就是為了排解情緒!
只能感嘆,做中年人真難,做一個炒股的中年人就更難。所以,如果你2021過得不如意,別灰心,不如意的不止一個你,2022重頭再來吧。
元旦三天消息面很多,除了跟大家解讀的8條,還有恒大海南海花島39棟樓被責令拆除(利空地產),特斯拉四季度交付超預期(利多新能源車),元旦檔總票房10.07億,創檔期場次新紀錄(利好影視股),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起航,RCEP正式生效(對出口企業是利好)等。
從港股的映射看,明天大A發力的幾大方向:
1、華潤醫藥大漲30%,5只中藥股大漲20%,屬于價值重估的中藥題材;
2、商湯科技大漲40%,上市三天市值翻倍了,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龍頭。
3、數字王國大漲25%,跨年晚會虛擬鄧麗君的開發者,虛擬人龍頭;
4、歌禮制藥大漲32%,新冠特效藥龍頭。
整體來看,假期消息面偏多,明天又是2022年第一天,大概率收陽線的。但由于中移動后天上市,明天很可能沖高回落,任何板塊都別去追了!
從題材看,現在成交量萬億出頭,但熱門方向不少,中藥、元宇宙、新能源車,氫能冬奧會,煤炭股等,資金到底會進攻誰呢?不可能一起漲的。
總之,節前紅包行情還有,不用糾結明天漲還是跌,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就行,祝大家繼續賺錢!早點睡了,明早要趕飛機回北京, 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