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模式有哪些(新技術 區塊鏈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該怎樣構建?)
借助信息技術驅動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時代已經到來。那么,基于時下流行的區塊鏈技術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該怎樣構建?本文就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網企業新型財務管理模式的實現方式和架構,做出詳細闡述。
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將使“統一管理,分級核算”的機構更加扁平,會計基礎管理、會計核算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都通過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上按公證約定模式運行,會出現精簡一致的財務會計基礎智能合約、會計核算智能合約、預算管理智能合約、成本管控智能合約,并真實可信地執行。
基于這些財務合約的執行,會計檔案、需要披露的信息被原原本本地記錄在區塊鏈上,供有權限的政府、監管者、投資者查看。
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將改變公司財務的管理模式。
1
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整合方案
企業級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整合,是一個創新性的系統性工程。首先要將現有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進行操作系統級的改造,以支持大型分布式、多元主體、多數字資產、多共識機制的安全區塊鏈平臺。然后要成體系進行智能合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提供面向應用層的智能合約群規劃。企業級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整合方案,為區塊鏈在企業的應用提供了操作系統級的方案保障。
2
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的業財融合系統性方法
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的業財融合系統性方法,創新性地為區塊鏈技術在業財融合方面的應用提供了一種系統的方法論。通過七層融合架構在技術層面將中心化架構和區塊鏈架構進行深度融合。業財融合主要是將財務的資金管理、結算支付、記賬管理等工作和前端業務緊密融合。在企業范圍內合法地通過虛擬能源介質即時伴隨業務的發生,才能真正在最小業務單元發生的同時完成結算和支付的操作,進而從本質上構建新型財務管理模式。區塊鏈架構主要解決分布式問題。業財融合架構不是簡單地將中心化架構和區塊鏈架構對接,需要在各層上進行深入融合形成七層融合架構,如圖1所示。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七層融合架構自下而上分為路由層、存儲層、共識層、訪問層、數據層、計算層、展現層。路由層主要在本節點和其他節點之間構建交換路徑、交換數據,主要對應區塊鏈架構中的路由服務。存儲層主要用來存儲數據,可以是結構化、非結構化、時序、流媒體數據;支持DB2、Oracle、MySQL、SQLlite、LevelDB、mongondb、Redis等大數據庫和輕型數據庫、非結構化數據庫、內存級數據庫、單片機級數據文件、芯片級數據文件等,是融合了中心化系統和分布式系統的存儲層。區塊鏈數據庫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共識層主要實現節點之間的區塊共識,通過共識層使數據在分布式網絡中可信采集、發布、傳遞、執行,是一體化系統的核心骨架主要對應區塊鏈架構中的區塊生成服務。相對于區塊鏈架構中的區塊生成服務,它需要支持更多存儲層數據庫類型、支持更多訪問層訪問形式。訪問層主要為上層提供一個統一的讀寫訪問通道,屏蔽共識層、存儲層和路由層(不同節點)的差異。數據層主要管理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分為貼源對象、過程對象和業務對象。貼源對象通過訪問層和源數據建立關系,過程對象是數據加工過程中的對象,業務對象是最終展現的對象。計算層主要處理數據對象之間的各種計算。大到大數據平臺的各種算法模型、小到芯片級的簡單計算,都歸到這一層處理。計算的輸入來源于數據層、計算的輸出反饋給數據層。展現層主要處理各種形式的展現。它可以是可視化的、語音的、觸摸的,也可以是隱含的,可以是PC端、移動端等各種形式。
七層融合架構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層級、每一層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量級的技術、每一個技術可插拔地啟用。
在業財融合框架上用一體化的思路規劃業務。一體化思路即融合智能合約的業務架構思路,注重業務單元切分的分布自治和全局協同。
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通過區塊鏈技術不可竄改地強制執行。智能合約的架構以智能合約體為核心,輸入參數通過智能合約體的執行形成輸出結果,執行過程中以環境參數支撐,受控制參數調解,同時提供異常處理出口。智能合約體可以無限級聯和無限嵌套,如圖2所示。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當業務架構采用融合架構的時候,一體化本質上就成為智能合約的一體化。所以,一體化業務平臺本質上就是業務切分和智能合約的編制、分發、執行的平臺。一體化平臺如圖3所示。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區塊鏈技術的長足發展趨勢,已經使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轉變勢在必行。區塊鏈+智能合約的不斷應用,通過技術手段本質解決了互聯網帶來的信息龐雜、數據失真、監管困難的問題,加速了這一趨勢的發展。
本文在分析區塊鏈理論的基礎上,特別研究了區塊鏈技術在財務領域的應用情況。對未來構建新型財務管理模式提供了如下方法:
①將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以技術運營的方式整合起來。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本質技術并不是新技術,將兩個技術整合起來以運營的方式提供服務,需要將原有技術進行有機整合,并以服務的形式封裝出來。
②將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運營以非侵入方式與財務管理有機結合起來。
封裝的服務可以應用在財務管理的若干環節,并不侵入原有的管理機制,逐步解決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的問題。
③將新型財務管理模式通過技術運營因勢利導地按頂層設計的思路構建起來。
封裝的服務雖然非侵入地支撐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但同時帶有頂層設計的基因,并隱含強大的技術驅動能力,能夠因勢利導落實頂層設計的思路。
未來,企業需要進一步進行新財務管理模式的標準體系研究,將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落到實處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文章發表在《管理會計研究》雜志2020年第3期 總第12期 新技術 欄目,本文為摘編版。
作者: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 肖一飛、楊光、毛希娟、桑文奇、楊宇
責編: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