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數字貨幣?并舉例(數字貨幣是怎么產生的?)
?
內容貢獻權威機構
企鵝問保
??「數字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數字化貨幣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化貨幣。
比特幣完成了概念性的設計,抓住了貨幣濫發的痛點,利用了區塊鏈數字技術去中心化,虛擬出一個無政 府的貨幣世界,將數字貨幣從概念變為現實。
第二個階段:
是以 Libra 項目為起點。
Libra 的設計與比特幣們有本質的不同:
一是 Libra 有儲備作為支撐,有一籃子貨幣作為標注和定價,具體的做法是每發行一枚 Libra,Facebook 要 往自己的銀行里存入 1 美元或者等值的其他貨幣。選擇諸如現金、政府證券等一系列價值相對穩 定的資產作為抵押物,這樣能有效保持幣值穩定,防止貨幣濫發,不容易發生通脹。
二是 Libra 保持了去中心化,運用區塊鏈技術和網絡交易,有利于降低傳統實體金融機構的各種費用,降低整個金融系統的交易成本,可以大大提高 Libra 的流動性。
三是 Libra 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際貨幣 的定位來設計,借鑒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的設計理念,與一籃子 貨幣掛鉤,在這種模式下,可以把匯率波動降低到最小,同時各國的貨幣與其之間可以確定一個 相對穩定的兌付比例,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化貨幣。
四是 Libra 的支付功能會非常強大,Libra 目前只是計劃對機構用戶開放,但考慮到 Facebook 在全球有大約 27 億的用戶群體,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生態平臺,一旦 Libra 向個人用戶開放,那么 Li-bra 將會迅速成為一種新的貨幣形態,成為全球廣泛接受的支付工具,這也是與 Libra 以獲得服務收入和利息收入為目標的計劃基本相符的。
??「數字貨幣」對世界金融格局的影響
一是加劇貨幣競爭。
一旦 數字貨幣Libra 廣泛使用,那么將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Li-bra 實際上對現有的貨幣制度形成了挑戰,尤其是對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形成了挑戰。
因此,Libra 的貨幣之路不會一帆風順,必然面臨著美元既得利 益集團的圍剿,真正意義上拉開了主權貨幣與數字貨幣戰爭的序幕。
從美國社會各界的反應也可以印證這一點,美國總統發表了對 Li-bra 的不信任評價,國會迅速地開展聽證,Facebook 保證在 未取得監管部門支持之前,暫時取消 Libra 計劃,這與對比特幣防之任之的態度有根本的區別。
二是將全面改變社會信用體系。
貨幣制度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而數字化貨幣的誕生恰恰是因為國家貨幣濫發引發通脹導致公眾的不信任。一旦 Libra 成功,很有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信用體系的改變,金融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運行模式將會根本改變。
三是面臨著貨幣調控的考驗。
Libra 如果能成為貨幣,即使在全額準備金的制度下,Li-bra 供給數量的變化也將導致全球貨幣市場的波動,存在著不同貨幣之間的協調問題。
Facebook 作為貨幣發行的機構,將成為與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同等重要的機構,Libra 的借貸利率將成為利率體系的重要基準,一旦放開全額準備金制度, Facebook 將可能成為全球的“網聯儲”,對各國貨幣調控形成考驗。
-以上分享,數據和資料參考:
1.Libra挑起的戰爭[N]. 胡金華. 華夏時報. 2019-07-15 (023)
2.關于Libra的6個核心問題及其監管原則[N]. 楊燕青,林純潔. 第一財經日報. 2019-07-08 (A12)
3.Libra向世界貨幣邁出堅實一步?[N]. 郝毅. 證券日報. 2019-07-20 (B01)
@知識庫 @知乎機構號團隊 @知乎小管家
一大波知識能量,請收喔 ~ 比心?
如果對知友你有幫助,歡迎分享 or 點贊咯 ~
本詞條 21,182 次瀏覽
百科摘錄
7
區塊鏈情報速遞
關注金融、區塊鏈行業、數字貨幣領域
1)數字貨幣的總量是一定的。 因為電子貨幣與虛擬貨幣的都有自己的發行主體,而數字貨幣并不存在發行方,這就造成了數字貨幣的發行規則的獨特性。數字貨幣通過開發者在最開始的時候,將一切規則以代碼的形式錄入到系統之中,并且開發主體自己也不能篡改。使得數字貨幣的總量是一定的,并以數字的形式作為載體進行儲存。 2)數字貨幣的信用保障是由所有參與者共同維護。 由于數字貨幣不存在發行方的狀況,使得其不像其他兩種貨幣,天然就存在一個能提供信用保障的第三方機構。這就造成了數字貨幣在信用保障方面的獨特性。數字貨幣是由區塊鏈中的共識機制來解決信任問題,每筆交易,通過所有的參與者共同確定達成共識之后,才能錄入系統,這個機制決定了數字貨幣的信用保障是由所有參與的人共同維護。
展開全部
看山看水不如看我
摘錄于
2020-02-18
避風港
一個在幣圈摸爬滾打兩年的韭菜
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以及虛擬貨幣的區別 它與傳統貨幣最大的區別就是支付方式以及形式的區別 數字貨幣支付是基于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平臺運作,能夠在全球范圍進行支付,不受時間、區域的限制; 傳統支付是在較為封閉的系統中運行,支付行為多以境內為主,且易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提供全天候、跨境的一些支付服務。 它與虛擬貨幣的區別主要在發行主體、發行量、流通方式上 1、發行主體: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通過特定的運算生成,可以通過運算獲取;虛擬貨幣是有發行方,一般是游戲開發者來發行。 2、發行量:數字貨幣要通過復雜的特殊運算生成,是有發行量上限的;虛擬貨幣沒有發行量,如果市場需求量大就可以不停的發行來滿足市場需求。 3、安全、交易成本、流通方式:數字貨幣安全性是非常高的,數據不可更改,透明度高,交易成本低,可以雙向流通;虛擬貨幣安全性很低,交易成本也很低,只能單向流通。
展開全部
看山看水不如看我
摘錄于
2020-04-15
芝士圈留學?
已認證的官方帳號
數字貨幣是一個相對廣義的概念,通俗意義上的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加密貨幣都屬于數字貨幣的一部分。電子貨幣一般是指由政府發行并承認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是實現數字化或電子化的傳統貨幣,比如銀行卡、網銀;虛擬貨幣是指非金融性公司發行的,在特定社區或生態圈中才能夠作為貨幣使用的,并不能夠直接購買商品或服務的一種虛擬等價物,常見的有優惠券,游戲幣,積分,Q幣等;而數字加密貨幣,更貼近大眾理解的數字貨幣概念,是一種去中心化,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貨幣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加密貨幣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沒有任何監管,而且能夠進行真實貨幣交易,也支持跨境即時交易,這也對傳統貨幣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我們熟知的比特幣,以太幣等都屬于加密貨幣。不同的發行部門在發行不同數字貨幣中會起到不同的作用,數字貨幣的貨幣性,主要體現在其和法定貨幣或法定數字貨幣的關系上,也就是體現為與中央銀行的清算關系上。但是貨幣性強弱和發行機構形態沒有必然關系。
展開全部
知乎小知
摘錄于
2020-04-24
展開更多 (4)
相關話題
比特幣 (Bitcoin)158,280 人關注
?
關注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合法性存在爭議的虛擬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是一種虛擬商品,公民私下交易比特幣雖系個人自由,但此交易中存在的欺詐或違約行為,在多個國家不受法律保護。
虛擬貨幣25,956 人關注
?
關注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知名的虛擬貨幣如百度公司的百度幣、騰訊公司的Q幣,Q點、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推出的微幣(用于微游戲、新浪讀書等),俠義元寶(用于俠義道游戲),紋銀(用于碧雪情天游戲),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夸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目前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圈內流行"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便士鋁“的傳說。
數字貨幣交易平臺16,171 人關注
?
關注
世界數字貨幣交易平臺
區塊鏈(Blockchain)196,436 人關注
?
關注
區塊鏈(Blockchain)是由節點參與的分布式系統,它的特點是不可更改,不可偽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賬簿系統(ledger)。它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完整比特幣區塊鏈的副本,記錄了其代幣(token)的每一筆交易。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找到每一個地址,在歷史上任何一點所擁有的價值。
HC超級社區11,680 人關注
?
關注
超級社區區塊鏈服務平臺。
萊特幣 (Litecoin)9,505 人關注
?
關注
萊特幣Litecoin(簡寫:LTC,貨幣符號:?)是一種基于“點對點”(peer-to-peer)技術的網絡貨幣,也是MIT/X11許可下的一個開源軟件項目。它可以幫助用戶即時付款給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萊特幣受到了比特幣(BTC)的啟發,并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于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萊特幣旨在改進比特幣,與其相比,萊特幣具有三種顯著差異。第一,萊特幣網絡每2.5分鐘(而不是10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塊,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第二,萊特幣網絡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是比特幣網絡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第三,萊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 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這使得相比于比特幣,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為容易。每一個萊特幣被分成100,000,000個更小的單位,通過八位小數來界定。
山寨幣2,586 人關注
?
關注
請區分原理類似BTC的虛擬貨幣,其他一般虛擬貨幣,以及其他以貨幣為名的積分制度。只有第一鐘情況才屬于此話題,第二種情況屬虛擬貨幣或電子貨幣話題,第三種情況屬積分制度或會員制或虛擬貨幣或電子貨幣話題。
小蟻區塊鏈4,109 人關注
?
關注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資產數字化系統。
以太坊26,425 人關注
?
關注
以太坊(英語: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以太虛擬機”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間由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后提出,大意為“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在2014年通過ICO眾籌得以開始發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