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什么(一文看懂 什么是區塊鏈?)
什么是區塊鏈?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總是讓內行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外行人頻頻百度卻仍摸不著頭腦。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區塊鏈到底是什么。
通俗版區塊鏈釋義
區塊鏈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8年提出來的,簡單來講,目前區塊鏈主要分為幣端和鏈端。幣端是指比特幣,去年6月,以456.7888萬美元拍下股神巴菲特慈善午餐的,就是比特幣項目的孫宇晨。鏈端偏技術層面,主要是做數據存證和溯源,運用區塊鏈特性為實體經濟賦能。本文主要從鏈端這個角度為大家講解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加密算法、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了基礎,可為存證防篡改、數據溯源、業務協作、數字資產、數據交換等場景提供多方互信的解決方案。
這些類似于經濟學原理的專業詞匯看不懂不要緊,小編會讓這些令人頭大的詞匯變得通俗易懂。
以掌管部門經費為例,傳統方式是部門里面指派一個人對部門經費進行記賬和管理,這個人完全可以直接在剩余金額或者在每一筆的使用金額上作手腳,利用職權之便從中謀利,這就是傳統的中心化管理。
而在區塊鏈的管理模式里,部門里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經費使用記賬本,由相關人員新增使用記錄,其他人員核對無誤后同步到各自的記賬本中。每一筆都會記錄經費的使用時間、使用人員、使用金額和使用內容,并生成對應的序列編號以作標記,每一筆的序列編號都會和下一筆的經費使用情況存儲在一起,每筆記賬都會進行加密處理,以此類推。同時,部門里每個人的賬本都對外界所有人可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賬本查詢每一筆經費使用情況。
在區塊鏈的管理模式中,多人同步記賬就是“去中心化管理”。
部門里每個人核對無誤后存儲,叫“共識機制”。
每個人對每筆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記錄,叫“分布式存儲”。
每筆經費詳細使用情況生成的序列編號,叫“Hash值”。
把序列編號和下一筆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存儲,叫“全證據鏈”。
每個人的賬本對外界所有人可見,叫“公開透明”。
對每一筆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查詢,叫“溯源”。
如果有人要對某筆經費進行篡改,該筆經費的序列編號則會隨之被改變,而這個人就需要對該賬本上后續所有的賬本記錄,和所有人的賬本記錄作篡改。但是這個能實現的前提是,他能破解所有人每筆記賬的加密處理,而且,一旦對賬,系統發現有賬本和大家的不一樣,區塊鏈就會自動將“錯誤”的賬本更正。這就能充分保障區塊鏈電子數據的原始性和不可篡改性。
區塊鏈的這些特點使其可以在金融、政務、教育培訓、供應鏈物流、HR、醫療、房地產、農業、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當前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保全鏈開放平臺
易保全通過區塊鏈技術,并結合自主發明專利,成功將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互聯網法院、仲裁委、版權保護中心、CA機構等成功納入保全鏈開放平臺,成為同步存證和司法監督的區塊鏈節點,保障鏈上的存證數據公開透明、且司法有效。
同時,用戶通過易保全、深汕國際仲裁院、十堰仲裁委員會等平臺官網,輸入證書上的備案號,即可查詢相關區塊鏈信息。
目前,易保全的保全鏈開放平臺已獲得2018年中國創客50強(唯一區塊鏈入選企業)、2018年國家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全國共入選72個項目,易保全是入選的唯一區塊鏈落地應用項目)、2019年國家網信辦首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備案編號:渝網信備50011219179454790019號)、2019年國家科技部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區塊鏈百強企業。
易保全保全鏈開放平臺已面向全球企業和用戶開放業務生態,為不同企業鏈接不同形式的業務需求,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區塊鏈存證、電子簽約、互聯網仲裁、互聯網公證、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配套等服務,助力企業借助“區塊鏈+”快速實現轉型升級。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的機構和企業加入保全鏈開放平臺。
易保全首創“區塊鏈+司法+應用”模式,以電子數據存證保全為基礎,推出了“區塊鏈+司法+數據存證”的保全鏈、“區塊鏈+司法+電子簽約”的君子簽、 “區塊鏈+互聯網司法”的仲證寶、 “區塊鏈+司法+知識產權保護”的微版權等落地應用場景。致力于成為數字世界真實性的守護者,數字資產的保險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