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半夏全員入獄(《風吹半夏》另一重底色:浪漫背后的現實,勵志背后的沉重)
#冬日生活打卡季#
茨威格說: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許半夏在歷經無數波折創業成功,卻又深陷官司風波,面臨破產與入獄境地的時候,她想起的也是這句話。
都說《風吹半夏》是一部優秀的勵志劇,但我看了之后,更深感受到的是這部劇浪漫背后的現實,勵志背后的沉重。
01
生半夏有毒
許半夏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產,因而不被父親樂見。父親后來再婚,后媽與她比較生疏,也有些小家子氣。有自己的孩子后,更是一心撲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門心思只想為自己的孩子創造條件,對許半夏也不怎么待見。
在這樣缺乏愛與關心的家庭中,許半夏完全是野蠻生長。再加上她自己那段短暫的失敗的婚姻,讓她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很清醒、冷靜、獨立。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她做事那么有沖勁、拼勁、韌勁。這一股倔強、執拗勁讓她仿佛不知疲倦,不懂疼痛。
她堂堂大學生,去收廢鋼;她一個年輕姑娘,周旋在一幫大老爺們中間。喝酒,陪笑,談生意……并不以為苦,只要有一點點希望,都拼盡全力去爭取。
她有果敢大膽而又沖動,嗅到一點商機,不惜舉債跟進。
她求伍建設帶去北邊跑生意,被騙了,也不肯回來。一度身體透支到暈倒,依然沒叫一聲苦。幸好后來無意中碰到曾合伙騙他們的妮娜,事情才有了轉機,因為妮娜的關系,她終于打通了一條國外進貨的渠道。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滾滾財源,寧可簽訂“不平等條約”,也要說服趙壘借錢給她增加份額。但當她風塵仆仆回來,喜氣洋洋地和合作伙伴慶祝的時候,命運給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國內廢鋼價格暴跌。
那大半年的時間,大概是許半夏和她的兩個伙伴一生中最難捱的日子。欠債累累,運作艱難,追債人天天上門討債,同行趁火打劫,官司纏身……陳宇宙天天對債主陪笑,還不時挨打;童驍騎和他的車隊沒日沒夜地運沙賺錢,補貼開支,一度因疲勞駕駛導致出車禍……
要不是相信趙壘的眼光,她差點堅持不下來,更等不到鋼價回升的時候。
后來在投標鋼廠的時候,她又犯了倔勁,不考慮實際,情感超越了理智,誓要中標。好在趙壘在競拍的時候“陽奉陰違”,她才避免了接手“爛攤子”的諸多麻煩。不過,當時的她并不理解,氣狠了的她甚至摔杯子叫趙壘“滾”,兩人差點鬧掰。
總的來說,許半夏的性格在某些地方和童驍騎還真有點像,挺倔的。
02
熟半夏是藥
許半夏靠拼了半條命的堅持,終于獲得了回報,大半年過去,改革浪潮風起云涌,鋼價回升,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拉回來的五萬噸廢鋼,成為她掘到的第一桶金。
以此為起家,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投標鋼廠失敗后,她干脆自己籌備開鋼廠。幾年的投資鋪墊,眼看一切就要大功告成的時候,“危險”也在悄悄逼近。
當初一起做生意的“五人組”的老大伍建設,他標下的鋼廠因設備老化,加上經營的急功近利,面臨破產的局面。
他在尋求與許半夏合作無果的情況下,不惜選擇“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將許半夏告上法庭,要許半夏為當初無意犯下的錯買單……
屋漏偏逢連夜雨,時代風向的轉變,法律法規的完善,讓許半夏同時面臨“走私”“變賣國家財產”等的問題,而曾經與郭啟東的恩恩怨怨,似乎更坐實她的這個罪名,屆時,她不但面臨破產清算還可能因此獲刑。
但這時候的許半夏,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澀的許半夏了,她已經有了取舍,有了擔當。她做好了面對這一切的準備。
許半夏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溫度,趙壘有很大的功勞。
許半夏認識趙壘,是在一次交易會的酒局上。因為童驍騎“玩忽職守”,一不留神“泡妞”(高辛夷)忘了時間,沒按半夏事先安排好的“橋段”,用飲料替她換下白酒。結果是她喝得暈暈乎乎的。卻意料之外換來了趙壘的另眼相看,認為她很“實誠”。
后來又因借錢給許半夏到國外買廢鋼,“投資”給許半夏販廢鋼,而與她共擔風險,共歷風雨。他受她連累,被公司降職,受同事冷遇,卻仍與她一起堅持。
當鋼價如他所預想,最終回升時,他興奮得第一時間沖到許半夏家,一把抱起她高興地轉圈圈的時候,不但有證明自己眼光正確的喜悅,更有兩人同頻共振,共歷患難,風雨后見彩虹的喜悅。
趙壘的出現,仿佛是命運給予許半夏前半生辛苦的補償。他是職業經理,冷靜、理性、睿智,留過學,供職于外企,正是許半夏需要的人。——不管是事業,還是人生。
趙壘從原公司離職后,許半夏充分發揮她“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攻堅”精神,鐵了心要挖趙壘到她公司。她不但替他張羅房子,自己也搬到他對門,有事沒事“騷擾”他。
最后,一直聲明自己想在外企工作,不想在女老板手下打工的趙壘,也只能“敗下陣來”,答應在找到新工作之前先在許半夏的公司任職。
隨著工作的深入接觸,兩人的感情也持續升溫,在一起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雖然因為投標鋼廠事件,兩人鬧掰,趙壘離開。但許半夏冷靜之后,明白了趙壘的苦心,她知道自己錯怪了趙壘,便主動去找趙壘和好,兩人消除了誤會。
后來趙壘接到了外企的橄欖枝,兩人面臨分居兩地的考驗。
許半夏在冷靜思考之后,也提出過分手,但到了真正離別的時候,兩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回頭。他們明白,生命中如果錯失了彼此,那將是無法想象,無法彌補的遺憾。
她對趙壘說,自己對感情是悲觀的,不抱希望的。如果不是遇見他,她不會再婚。
她冷靜地拒絕蘇醫生,因為她明白,蘇醫生雖好,但跟她不是一路人,他們之間沒有愛情。
而趙壘不一樣,趙壘是她的靈魂伴侶,遇到了,就無法放手。
她的成功與成熟,有趙壘陪伴與見證。
她從一個收廢鋼的小商人,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企業家,在公司即將上市的一片叫好聲中,在巨大的利好的前景中,她沒有像以前一樣,志在必得,而是暫停了腳步,反思了存在的問題,并選擇為自己以前無意犯下的錯買單。
對以前與“五人組”的恩恩怨怨,包括對自己,都達成了包容與和解。
她成熟了。
03
最后的亮色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勵志劇,許半夏從一無所有到打造出可以上市的企業,從平民到“富婆”,從小商人到企業家,她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敢想敢拼,無論起點多低,都有可能獲得成功。
但這部劇的底色又似乎是沉重的,許半夏的奮斗歷程,似乎總是苦樂并隨,很多時候甚至苦壓過了甜,總要被逼到絕地,才能看到一點希望,而每取得一點成績,還沒高興多久,必然伴隨著更棘手的問題,更大的麻煩。
就連最初用不正當手段拿下的灘涂,最初從北邊打通的商道,最后都變成了高懸在頭上隨時會落下來的利劍。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命運的饋贈似乎早已標好了價格,所有的一切都提前埋下了伏筆,仿佛無論怎么努力都逃不過命運。
讓人不由感慨,一個人想要真正獲得成功,是一個多么艱難的歷程。有眼界,肯拼搏,有運氣,還不行,還要能緊跟時代的步伐,緊握時代的脈搏才行。
趙壘與半夏的愛情是浪漫的。但現實生活中,他們能在一起的機率不大,他們同樣要強,同樣優秀,足以并肩而立,但也正因如此,彼此舍棄不了自己的事業,最終也沒法走到一起。
幸好,編劇比原著溫情一些,給這部劇增添了亮色。
半夏與父親達成了和解,“款兒姐”變回了“女兒”;童驍騎與高辛夷最終選擇了愛情,生下了孩子,放棄了出國讀書。
趙壘與半夏沒有一拍兩散,一別兩寬,而是選擇了攜手,共對風雨。
“鋼鐵三人組”雖然少了一位,但始終“鐵板一塊”,無論什么時候,都信任彼此,共同進退。
就像陳宇宙對半夏說的“你相信他,我相信你”,再難走的路,也絕不拋下彼此。
雖然許半夏最終因為污染灘涂事件獲刑一年,但是她奮斗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去拼,無所畏懼,終有成功的一天。而這個過程中,只要遵循本心,堅守底線,就不用擔心犯錯的代價。
結語: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頭上便是一座山。時代不斷進步,人不斷走向成熟。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個人是渺小的,弱者被無情卷走,而勇者挺立潮頭,強者緊握時代脈搏,成為弄潮兒。
強者要做的,是把命運的饋贈,變成人生的籌碼。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