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100問文字版(區塊鏈100問:46-50)
46. 比特幣節點是什么?
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更直接地說,是節點對節點。每筆交易由發起方向周圍的節點進行廣播,節點收到之后再廣播給自己周圍的節點,最終擴散至全網。每一個比特幣錢包都是一個節點,其中擁有完整區塊鏈賬本的節點叫做全節點。轉賬交易發生后,由所有節點共同廣播至全網,挖礦的節點驗證該交易正確后會記錄至區塊鏈賬本。美國、德國、法國擁有的比特幣全節點數最多,中國的全節點數量約占全球 2%。由于運行比特幣節點不提供任何獎勵,且不必是全節點也可以進行比特幣轉賬,所以比特幣的全節點數只占節點數的一小部分。
47. 從發出交易到礦工打包需要幾步?
倘若想要發起一筆比特幣轉賬,首先需要將交易廣播至全網,挖礦節點接到這筆交易后,先將其放入本地內存池進行一些基本驗證,比如該筆交易花費的比特幣是否是未被花費的交易。如果驗證成功,則將其放入“未確認交易池” (Unconfirm Transaction),等待被打包;如果驗證失敗,則該交易會被標記為“無效交易” (Invalid Transaction),不會被打包。也就是說,挖礦節點在比拼算力的同時還需要及時驗證每筆交易,更新自己的“未確認交易池”。節點搶到記賬權后,將從“未確認交易池”中抽取約近千筆“未確認交易”進行打包。有時候交易不能被及時打包,是因為“未確認交易池”中的交易筆數太多,而每個區塊的容量有限,因此能記錄的交易筆數也是有限的。
48. 史上最“貴”的披薩?
2010年5月22日,早期比特幣愛好者——美國程序員拉茲洛 (Laszlo Hanyecz) 希望能用比特幣交換實物商品,他在一個比特幣論壇發帖說:希望用 10000 個比特幣交換 2 個價值 25 美元的披薩。一位英國志愿者與拉茲洛達成交易,獲得了 10000 個比特幣的報酬。這是比特幣第一次用在商品消費中,在整個加密社區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人們為了紀念這次交易,把每年的5月22日稱為“比特幣披薩日”,比特幣愛好者們聚在一起吃披薩慶祝。假設當前的比特幣價值為1萬美金,那么那時候的2塊披薩的價格折合到現在,已超過7億人民幣。
當媒體問及拉茲洛是否后悔時,他卻表示并不后悔,當時能夠證明比特幣的交易屬性,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49. 什么是比特幣的匿名性?
區塊鏈的一大特點是匿名性。就是別人無法知道其他人的區塊鏈資產有多少,以及和誰進行了轉賬。這種匿名性是分不同程度的。比特幣的匿名性是最基本的。在區塊鏈網絡上只能查到轉賬記錄,但是不知道地址背后是誰。但是,一旦知道這個地址背后對應的人是誰,也就能查到其所有相關的轉賬記錄及資產。達世幣和門羅幣匿名性做得更高,即使查到了這個地址背后的人是誰,也無法知道它所有的轉賬信息。而 Zcash 將匿名性做到極致,只有擁有私鑰的人才能查到所有的轉賬信息。
50. 什么是區塊鏈的最長鏈原則?
比特幣白皮書規定,節點永遠認為最長鏈是正確的區塊鏈,并將繼續在其上延長。所有礦工都在最長鏈上挖礦,有利于保證區塊鏈賬本的唯一性。如果轉賬的比特幣交易不記錄在最長鏈上,將有可能面臨財產損失。
怎樣算是“最長的區塊鏈”呢?因為全世界的礦工同時在挖礦,有可能同時有 2 個礦工算出了正確的答案,那么區塊鏈就會形成分叉,剩下的礦工有可能在其中任意一條分叉上繼續挖礦,延長區塊鏈。所以通常要求在比特幣轉賬被打包之后,還需要經歷 6 個區塊的確認,確保分叉鏈條之間的長度角逐已經分出勝負,礦工不會再回到另一條分叉上挖礦時,才算真正的轉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