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ng幣前景(24小時交易量僅1.7萬元,穩定幣CNHT能否借波場破圈?)
CNHT推出至今已經三年,其在整個穩定幣市場中幾乎可以無人問津,幣安、歐易等交易所甚至沒有上線交易對。
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
作者 | 黃婉儀
12月6日,Tether(泰達)公司宣布在Tron(波場)鏈上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HT。至此,波場成為繼以太坊之后第二個支持CNHT的區塊鏈網絡。
泰達首席技術官Paolo Ardoino表示,很高興將CNH引入波場生態系統,在加密市場經歷巨大動蕩之際,最好的前進方式是繼續建設。
同時,Bitfinex成為第一家允許其用戶在波場鏈上存取CNHT的交易所。12月7日,火必也宣布將上線CNHT交易對。
但尷尬的是,CNHT推出至今已經三年,其在整個穩定幣市場中幾乎可以無人問津,幣安、歐易等交易所甚至沒有上線交易對。
24小時交易量僅1.7萬元
2019年,泰達公司就在以太坊鏈上推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HT。CNHT屬于法幣抵押型穩定幣,與離岸人民幣1:1錨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員表示:“就像以太坊的USDT和波場的USDT一樣,CNHT在兩個鏈上本質區別不大, Tether都會承兌。可能波場的會便宜和快一些。不過如果極端情況下鏈出事了,鏈上資產價格一般都會受影響。”
然而推出三年來,CNHT的交易規模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難免引發市場對CNHT是否有真正需求的質疑。
當前全球流通的穩定幣約200種,其中很大一部分穩定幣錨定美元。根據塊鏈分析機構Dune Analytics數據,僅USDT、USDC和BUSD三種美元穩定幣在全部穩定幣市場占比就超過80%,其余穩定幣市場份額占比不足兩成。
截至發稿的最新數據顯示,USDT、USDC和BUSD的流通市值分別為650億美元、430億美元、220億美元,24小時交易量分別為270億美元、24億美元、59億美元。而CNHT目前的市值僅為人民幣2022萬元(約合290萬美元),24小時交易量更是僅有人民幣1.7萬元(約合2500美元)。
同樣是泰達推出的歐元穩定幣EURT也無法和美元穩定幣相提并論,市值僅有4190萬美元,24小時交易量44.75萬美元。
“市場中也曾出現過幾個錨定離岸人民幣的穩定幣產品,但一直反響不大。主要原因就在于這類穩定幣的目標用戶是華人用戶或與中國企業有較為密切經貿往來的國際用戶,但海外用戶已經可以通過USDT、USDC、PAX等錨定美元的穩定幣滿足基本的交易、支付、結算和需求,”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于佳寧表示。
上線交易所寥寥無幾
作為唯一上線過以太坊鏈上CNHT的交易所Bitfinex,此次也搶先發行了波場網絡上的CNHT。
Bitfinex成立于2014年,是總部位于香港的交易所,和泰達公司背后都指向了一家叫iFinex的集團。在交易規模上,Bitfinex躋身全球前十大交易所,7天交易量達30億美元。
截至發稿,Bitfinex交易所上CNHT交易對BTC/CNHT和USDT/CNHT的24小時交易量加起來一共不到0.15BTC。
推出四年里,CNHT在其他幾大交易所均沒有上線。
12月7日,火必宣布將于近期上線CNHT,首發交易對將為CNHT/USDD。USDD是今年5月孫宇晨在波場鏈上推出的算法穩定幣。待CNHT/USDD交易對交易量達標后,火幣還將開放CNHT/USDT交易對。
CNHT主要面向有加密貨幣交易需求的用戶,目前只能通過離岸賬戶進行出入金。
“短期來說,CNHT確實對散戶的影響不大。但在一個東西還沒普及的時候,不能直接判定它沒有市場。”全球交易員社區TradingView特邀作者、加密貨幣研究員余博倫表示。
余博倫分析稱,“最近爆出了一些美債利空,同時美元指數創下了近5年單月最大跌幅,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減弱之后,美元已經沒有那么搶手,反而暴露出了一些風險,反而人民幣穩定幣可以當做是一種對沖美元風險的鏈上金融工具。”
此外,相比于USDT等美元穩定幣已經在消費、支付、電商等領域有了豐富的使用場景,目前CNHT在生態開發和應用場景上幾乎一片空白,這也阻礙了其流動性。
發展前景有待觀察
2019年,在推出CNHT之際,時任Bitfinex股東趙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CNHT穩定幣的儲備預計將由一家位于比利時的銀行負責托管。
在今年年初穩定幣UST暴雷引發市場恐慌之后,用戶開始更加注重資產儲備情況。然而一直以來,泰達公司對旗下資產管理寄托機構三緘其口。
在一個CNHT交流群里,用戶討論,“基于波場發行的CNHT的儲備資產會放在哪里?是否會放在香港的銀行賬戶?”
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擁有中國內地以外最龐大的人民幣資金池,規模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處理了全球超七成離岸人民幣結算,對人民幣國際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USDT、USDC等法幣抵押型穩定幣等運作模式都是以法幣作為底層資產,由中心化機構作為承兌商并承擔剛性兌付的責任,那么香港未來能否作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發展樞紐?
今年10月,香港發布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重點提到了穩定幣,“有鑒于穩定幣據稱能夠維持價值穩定,而其使用情況愈益增加,例如作為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的交易媒介,因此亦具潛力能夠與傳統金融市場(如支付系統)互相建立關聯。”
但同時,宣言提到香港須同時探討推出數碼港元,因為“虛擬資產和加密貨幣是科技創新產物,但并非法律認可的合法支付方式,無法完全和有效地用作付款用途,所以不能成為香港的法定貨幣。”
于佳寧表示:“也就是說,對于實現香港的虛擬資產戰略而言,一個私營企業發行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并非絕對必要。相反的是,香港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更需要配合中央持續完善本外幣一體化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
本文為鏈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創,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