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現狀(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及案例分析)
一、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
結合人民銀行等八大部門的定義,供應鏈金融是指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為企業提供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盤活企業資金流動,同時也有利于建立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1999年,深圳發展銀行在華南地區以“票據貼現”業務最先介入供應鏈金融領域,成為了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開端。在政策方面,2017年“供應鏈金融”一詞首次在國家政策中出現,此后政府陸續出臺了多項扶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單獨提及“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供應鏈金融發展至今,已經進入了高速前進的階段。
現階段,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具體如下:
1. 階段式發展,逐步加速進階4.0階段。
我國供應鏈金融已經歷了3個階段。1.0階段的線下“1+N”模式主要以商業銀行為主導、以核心企業為信用載體、以人工授信為主要形式;
2.0階段的線上化“1+N”模式主要特點是以核心企業為主導、多主體參與和運營線上化;
到了3.0階段的“N+1+N”模式,我國供應鏈金融逐漸向打造一個跨區域、跨部門、跨鏈條的供應鏈生態圈方向發展。
現階段,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新技術的普及,供應鏈金融也進階4.0階段。此時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主要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獲取信息,對信息進行交叉驗證,從而進一步提高服務主體的風控能力。并且與前三個階段相比,4.0階段更加注重對產業生態圈內的良性循環的建設。
2. 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從16.7萬億元增長至24.9萬億元,增長率高達49.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逐漸成熟,這一規模將繼續擴大。預計2024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40.3萬億元。
信息來源:瑞咨咨詢
3.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為最主要形式。
目前國內實踐中,供應鏈金融融資最主要的模式有三種,分別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預付款融資)模式和融通倉融資(存貨融資)模式。其中,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占比最高,占比接近6成。
二、供應鏈金融平臺案例分析
一直以來,軍工供應鏈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資金到位慢三大痛點,這也成為了阻礙軍工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巨大阻礙。
而金網絡(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的中航信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則致力于解決軍工供應鏈三大痛點,助力軍工產供應鏈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領先、成熟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中航信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是由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金網絡公司開發并運營的平臺,主要向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訂單融資、存貨融資、應收賬款保理等金融信息服務業務。
2016 年,金網絡完成了中航信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的基礎研發及試運行,2017 年開始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共同為軍工各級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2019年至今,航信平臺業務范圍已擴展至航空、航天、船舶、電子、建筑、銀行、醫療、倉儲、物流、服務、政務等領域。
航信平臺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內領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主要具備以下幾個獨特優勢:
1.依托股東優勢,軍工產業基礎雄厚。
航信平臺的建立及發展,主要依托航空、航發集團和中航產融的大力支持。2017年航信平臺上線后立即在航空工業內部分生產單位開展應用。2018年航空工業集團發文全面推廣航信。2019年3月,航信平臺成為航空工業集團解決民營企業賬款清欠的指定平臺。
此外,金網絡協同中航工業產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的軍工供應鏈金融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也已于2021年3月15日成功實現首期發行,規模2億元。
截至目前,中航信托與金網絡在集團產業鏈生態金融體系已經準入成飛、哈飛、西飛、哈飛等122家核心企業,儲備了108家一級供應商。
其中,航空工業集團供應商占比67%,已授信規模15.29億元,實現對21家供應商放款。雄厚的產業基礎使得平臺具備深度服務軍工集團及軍工供應鏈的能力,也使得航信平臺的業務鏈不斷延伸拓展。
2.注重科技投入,同時致力于全產業鏈科技服務體系為平臺賦能。
金網絡在大數據、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方面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及壁壘優勢。金網絡核心系統基于微服務架構進行整體設計,統一集成技術以及實際對接的合作機構在供應鏈金融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同時,金網絡為金融機構及產業領域進行雙向數字化賦能,通過其集成網關平臺、大數據風控平臺和產業數字化平臺,實現產業與金融的相互貫通。
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對科技投入的重視給了航信平臺較強的行業洞察力和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全產業鏈的科技服務體系。
針對應收賬款、存貨、訂單、擴大產能等多個場景,分別提供航信、存貨融資、訂單融資和融資租賃產品,通過對應的科技支撐提供精準服務,促進產業鏈條各要素的高效運行。
數據來源: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3.注重產業生態打造,提供全鏈條資金解決方案。
針對軍工行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到位慢三大難點,航信平臺依托區塊鏈、物聯網、信息安全等底層技術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商流,以“航信”在線應收賬款保理、軍工訂單融資、存貨融資三大核心業務為主,實現真實貿易背景信息在供應鏈上下游及倉儲物流服務企業間的交叉認證,形成從訂單簽立到采購、生產、倉儲物流、驗收、結算等全生產鏈條的資金需求,逐步建立產業生態圈,為企業提供全鏈條資金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助力產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數據來源: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4.“N+N+N”平臺模式,產業集聚效應強。
“N+N+N”平臺模式中的三個主體分別為: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這一模式的優勢在于通過匯集足夠多、足夠權威的資金方、資產方和產品服務,服務更多企業和金融機構,但對于產業、金融、科技實力的要求、資金方的認可信任度和核心企業的影響力均有著較高的要求。
航信平臺通過自身的積累以及已有的獨特優勢,成為目前唯一同時與國有六大行及眾多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產品及 IT 系統直聯的平臺,且在軍工領域具有獨特優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通過這一平臺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從而推動了一個良性產業生態圈的形成。
數據來源: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三、我國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供應鏈金融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內供應鏈金融平臺實踐的不斷深化,國內供應鏈金融平臺出現了產融結合更加緊密、領域垂直化細分化、更加注重風控體系技術的發展等趨勢。
1.產融結合更加緊密。
隨著4.0階段供應鏈金融的不斷發展,供應鏈金融平臺對于產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也逐漸被提上日程。
未來的供應鏈金融將愈發注重通過供應鏈金融平臺鏈接生態圈內主體、基于互聯網信息傳遞和數據支撐,以及建設高效良性循環的金融生態體系,使得金融能真正服務于整個供應鏈的各類主體并推動商業生態的發展。
2.領域垂直化細分化。
由于不同產業的產業特征不同,對于核心企業、上中下游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要求也差異較大,這也決定了供應鏈金融平臺未來會向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從而推動不同行業的高效運轉以及為不同性質的企業精準賦能。
3.更加注重風控體系技術的發展。
風控體系對于供應鏈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現階段供應鏈金融市場對于將數據模型與數據客觀規范的采集結合起來這一方面仍處于探索階段,風控體系的發展和完備依舊會是未來長期的重要議題之一。
總結
01.我國供應鏈金融目前已進入4.0階段,并且市場規模逐年擴大,發展前景廣闊。目前,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依舊是最主要的形式;
02.中航信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是近年來國內軍工領域較為領先和成熟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其發展主要源于雄厚的軍工產業基礎、大規模科技投入、注重產業生態打造和獨特的“N+N+N”模式;
03.未來,隨著我國供應鏈金融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內供應鏈金融平臺實踐的不斷深化,國內供應鏈金融平臺也將朝著產融結合更加緊密、領域垂直化細分化、更加注重風控體系技術的發展等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