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大漲的前兆(瘋狂的“虛擬幣”,從頭假到尾!)
近年來,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虛擬貨幣跨境兌換,將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轉換成境外法定貨幣或者財產,來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圖片來自網絡
小貼士
虛擬貨幣是非真實的貨幣,如游戲幣、比特幣等,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近日,諸暨警方縝密偵查、主動出擊,跨省搗毀了一個利用“虛擬貨幣兌換”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轉賬洗錢服務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現場繳獲作案手機13部,依法查扣銀行卡46張,凍結涉案銀行卡60余張,涉案資金高達600余萬元,徹底斬斷了一條黑灰產業鏈條。
一條線索詐騙窩點無處遁形
10月上旬,諸暨警方接到線索:轄區內疑似有人非法收購銀行卡并從事詐騙活動。大唐專業打擊隊立即成立專案小組,全體組員放棄休假,第一時間投入研判戰。
分析案情、蹲守窩點……經過不懈努力,專案組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及活動范圍,研判出涉案人員17人,且每天都在猖狂犯罪。
專案組周密制定了抓捕方案,待時機成熟雷霆出擊,第一階段成功收網落腳在本地的嫌疑人7人。初步戰果有了!這讓每一位專案組的民警都興奮不已。
一查到底黑灰產業鏈條浮現
隨著調查的深入,專案組對該團伙組織架構、經營模式展開深入偵查,發現該團伙內部分工明確,“虛擬幣”是幌子,“拉人頭”是事實。經過近20天的調查取證,此案背后的一條黑灰產業鏈逐漸浮出水面,其中涉及手機號碼倒賣、銀行卡收購、虛擬貨幣買賣等。
民警查獲的銀行卡、手機
在全面厘清了該犯罪團伙組織框架和運作模式之后,專案組乘勝追擊,于11月初成功抓獲上線趙某、吳某、陳某等4人,就此,一場橫跨兩省的集群戰初步收官。
一著不慎落入詐騙犯罪深淵
據辦案民警介紹,該團伙一方面以犯罪嫌疑人趙某為首的3人通過聯系上家,負責在個人手機下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利用本人或他人身份信息注冊賬戶。隨后,按要求大量買入上家指定的虛擬幣,并通過操作在交易平臺上出售進行套現。同時,趙某等人還介紹他人使用銀行卡“買幣”刷流水賺錢以及向下線發布刷流水任務。
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方面,由周某、劉某等人以高回報、高傭金來誘惑吸引群眾買賣、出借銀行卡、信用卡和支付寶,來進行提取現金這一步。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人主動為詐騙團伙提供服務,通過購買、兌換虛擬貨幣等方式幫助詐騙團伙轉賬、洗錢,淪為犯罪幫兇。一聲嘆息黃粱夢化為鐵窗淚
民警解釋,此類違法犯罪團伙通常組織人員,用個人銀行卡和信息在各類虛擬貨幣交易平臺上注冊,按照詐騙團伙要求購買、兌換虛擬貨幣,成為幫助其洗錢的“幣農”。經訊問,犯罪嫌疑人趙某對其實施詐騙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他通過“虛擬貨幣”的幌子拉攏他人,與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相勾結,幫助詐騙團伙洗錢以從中牟利,涉案資金高達600余萬元。目前,以趙某等人為首的犯罪嫌疑人已被諸暨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我國對于虛擬貨幣炒作活動是明令禁止的,比如嚴禁開展法定貨幣與虛擬幣兌換業務、嚴禁虛擬幣之間的兌換業務、嚴禁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虛擬貨幣等。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投資理財要選擇正規的渠道和平臺,切莫貪圖所謂的高額回報,從而落入違法犯罪分子的陷阱。
編輯:斯鈺茹
審核:王雨
供稿:大唐專業打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