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產業經濟學年鑒(2022)· 論文薈萃 · 區塊鏈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模式、載體與路徑)
2023-08-28
簡介
渠慎寧
發表于《改革》2020年第1期,原文12千字
長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區塊鏈可以創新商業模式、協調產業融合、推動綠色發展、打造開放業態、深化共享經濟,這些技術特征完美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拓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和發展前景,也將助力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取得領先優勢,推動我國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認為,與這些傳統技術相比,區塊鏈的優勢在于其特別適用于協調代表著不同利益的多方群體,以及保障信息和價值交易的安全性與不可篡改性。根據這些特點,區塊鏈可以改變傳統產業中的商業模式,使之更趨向于以客戶導向中心,因此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由于我國實體經濟環境中的信用成本較高,社會信用環境較弱,區塊鏈技術恰恰很好地提供了一個“低信用成本”的平臺,這對于降低我國經濟社會整體信用成本、促進信用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同時,作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區塊鏈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更有效的數據收集、監督、報告和操控服務,還體現在其對產業綠色發展方面的貢獻。區塊鏈主要通過兩種理念助推綠色發展:一是依靠區塊鏈技術確保新建基礎設施與碳減排目標一致;二是通過創新氣候變化損害保險等金融手段,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結論的政策啟示:第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超前布局區塊鏈技術;第二,繼續嚴格監管區塊鏈技術的不法應用,在監管方面實現全球協同,共同打擊非法加密貨幣交易和犯罪行為;第三,加快區塊鏈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時刻關注行業的最新動向,圍繞我國優勢產業發展的重點環節,逐步完善區塊鏈技術應用和標準體系;第四,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通過加強技術儲備、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動形成金融、物流、醫療等行業所需應用的解決方案。 文章主要貢獻在于,在國內較早地系統論證了區塊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模式、載體和路徑。除了主打的金融領域之外,區塊鏈已廣泛應用于實體經濟的主要部門,成為協調信息技術與醫療、交通運輸、能源等各產業融合的新載體,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些產業生態系統的發展模式。此外,還強調了區塊鏈在綠色發展方面的貢獻,并為減少區塊鏈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穩步推進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為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資料來源
《產業經濟學年鑒2022》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國經濟學人》)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辦的面向全球發行的中英文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st創刊于2006年3月,始終致力于向全球傳遞中國經濟學與管理學最前沿研究進展,搭建中外學者相互交流的學術平臺和研究陣地,向全世界宣傳能夠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訴求的研究成果,促進國外讀者更好地了解中國,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中國經濟學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權威數據庫及索引系統收錄,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是“代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在線投稿系統:http://ceji.cbpt.cnki.net
官方網站:http://www.chinaeconom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