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寬客量化魔鬼訓練營(聚寬投資:全球最大量化投研平臺,匯聚“寬客”,打造量化私募)
聚寬(JoinQuant)是一家非常獨特的量化私募。聚寬同時也是一家量化交流社區平臺和量化數據技術服務商,在這樣的基因上,成長出獨特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蘊藏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想象空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創始人:高斯蒙
圖片來源:聚寬投資
高斯蒙先生是是聚寬(JoinQuant)創始人/CEO,他是一位“數學+計算機”大拿。
高斯蒙出身數學世家,父親是西北工業大學的數學教授,高教授給孩子取名高斯蒙,寓意“高斯啟蒙”(備注:高斯為著名數學家)。高斯蒙在校期間屢獲數學奧賽大獎,大學期間還獲得了ACM/MCM、CUMCM等建模大賽的國家/國際級獎項,并保送新加波南洋理工直博。但他直接放棄,選擇留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北京,他先后就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百度,積累了大量的算法、技術經驗。
這位“數學+計算機”大拿,加上對交易的熱愛,一旦接觸到量化,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量化投資這條道路。高斯蒙先后研究了各種標的(數字貨幣、二級市場等)的量化模型和交易實戰,厚積薄發,最終于2015年創立聚寬,聚寬于2017年注冊了私募牌照,2018年落地聚寬一號,2019年開始外部募資,2021年至今管理規模已達到50億。
通過6年發展,聚寬穩步前行,可以說已經拿到角逐頂級量化私募的門票,高斯蒙說:"我的個人理想很遠大,會一直搞下去,希望與各位一路同行。"
2 全球最大的“寬客”平臺
寬客是Quant的音譯,是指一些靠數學模型分析金融市場規律的編程愛好者。通過發掘的數學模型并程序化,從而再交易中獲利,因此有時候這些寬客也自稱“礦工”。
聚寬做了件偉大的事情,就是為這些“寬客”提供了量化交易的工具與服務,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做量化交易。在聚寬量化交易平臺,好比“挖礦機”已經為你準備好,不需要礦工自己造了,只需要學會并使用它。
通過聚寬的平臺賦能“寬客”,讓投資者做量化交易的成本極大降低了。從寬客做量化的輔助工具的角度看:聚寬為大家提供多種優質的便于取用的數據,提供策略的編寫、回測、模擬、實盤環境;從學習交流的角度上看,聚寬提供新手學習量化的知識庫和課程,提供寬客間交流、分享、探討、合作的社區和平臺。通過聚寬長達6年的持續沉淀,服務“寬客”數量超過40萬,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寬客聚集平臺。
除了個人客戶外,聚寬也積極為金融機構提供數據服務和量化交易服務。迄今為止,聚寬為國內TOP15券商超過11家提供量化投研、交易平臺服務;為國內超過3000家量化機構提供本地量化數據JQData服務;已在8家券商上線聚寬T0算法,服務上萬名客戶,上百家機構旗下私募基金。
3 形成“閉環”的商業模式
通過40萬寬客匯聚交流的聚寬平臺,為聚寬投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通過精英人才發掘更好的Alpha因子,構建組合,獲取收益,從而反哺平臺,使聚寬平臺做的更好,提供更好的數據服務和技術支持,也吸引更多寬客,通過這種方式,形成了聚寬獨特的商業模式閉環。
圖片來源:聚寬投資
其實國內的量化平臺里,不只有聚寬一家打造自己的量化基金。但目前真正做成的,只有聚寬一家。
為什么?這其實還是回到基因二字,或者說“初心”二字,聚寬從成立之初就希望打造一個“平臺支撐、技術驅動”的量化基金。高斯蒙說:“所謂初心的重要性,就是一件你沒那么想要做的事兒,是很難做成的。其他平臺做基金不成功,在我看來,就是不那么具備熱愛交易的基因。為了做而做,是很難成功的”。
4 “為量化癡迷”的團隊
按照“為量化癡迷”的標準,聚寬從40萬“寬客”中萬里挑一,發掘出20多名骨灰級用戶,構建了獨特的投研團隊,人才隊伍擁有共同的團隊、品牌認同感,懷著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對量化的信念與熱愛。基于差異化的背景 + 閃現的靈感 + 獨立的市場理解給聚寬帶來了獨特且多元的競爭力。
聚寬團隊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多元化,專業背景包括信息技術、物理學、數學、金融工程、統計學等各類理工背景;職業背景更加多元,有IT工程師、私募研究員、企事業員工、大學教授、科研單位、學生等。多元化的背景帶來更開放的文化和更廣闊的思路,最終帶來更多元的Alpha來源!
聚寬團隊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自我驅動,團隊的每一位員工,都是真正熱愛量化。聚寬投資總經理王恒鵬在《我眼中的聚寬》文中,引用了科比自傳里的一句話:想要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必須為之癡迷。這一標準也融入了聚寬的招聘標準和團隊文化中!王恒鵬還寫到:很多加入聚寬的投研同事,是跨界降薪加入聚寬的。有人來自航天研究所,有人來自科大訊飛,有的來自微軟,有的來自華為。他們加入的原因都是“我要搞量化”,而不是“我要短期賺更多錢”。這一文化帶來的結果是更高的效率,基于熱愛帶來的極度自驅,結果就是聚寬的投研效率和協同度非常高,導致聚寬過往1年實現了超過10次的大版本迭代,用聚寬內部的話就是 “迭代快如狗” 。辦公室里每天充斥著一句句的 “牛逼” ,而聚寬的另一個高頻詞是 “早點休息,注意身體” 。也正是這個原因,聚寬投研的同業跳槽離職率,至今為零。
5 獨一無二的聚寬投資
聚寬投資總經理王恒鵬說:聚寬的標簽是“本土派”+“純技術流”,聚寬沒有挖海外量化大廠回國人員,但策略做的也不錯;聚寬本身的基因更像是一家純技術服務公司。聚寬的發展路線有點像國內的知名企業華為,從ToB業務積累技術和經驗,再逐步擴展到ToC業務。
與量化投資巨頭幻方、九坤等不同,聚寬投資目前管理規模僅50億左右,還處于成長型量化私募的高速爆發期之中,高彈性下或許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
中信建投證券攜手多家頂級量化私募,聚寬投資是其中極具特色的一家,聚寬投資這種發展路徑,在國內量化私募中很少見。
期望聚寬能夠通過不斷匯聚“熱愛量化”的寬客們,不斷迭代,追逐夢想,走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頂級量化私募之路!
劉辰琛: S1440619120040,A2019061803381x
風險揭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證券觀點,僅屬于對基金策略客觀公開情況的匯總,不作為投資建議,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變更,引用基金經理的觀點僅代表當時觀點,不保證不發生變化,我們已力求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作為推薦意見,任何人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中信建投證券及作者無關。本文不作為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基金歷史業績表現不代表未來預期收益,相關基金產品詳情請務必閱讀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為準。基金投資有風險,決策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