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逗集市的幣是騙局嗎(天目調查 一夜爆紅的二舅幣怎么來的?真的跑路了嗎?)
“治好我的精神內耗”的“二舅”火了之后,一個名為“second uncle coin(二舅幣)”的數字貨幣崩盤的消息登上了熱搜,震驚了網友。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有傳聞稱,二舅幣在過去兩個交易日內大幅回調,從最高點跌到目前市值只剩下十分之一,發行人疑似卷錢跑路,涉及金額或將高達130萬美元。
創立二舅幣,隨后幣值崩盤,三日之后發行人卷錢跑路,這一連串的驚人操作,事實真的如此嗎?天目新聞進行多方考證。
二舅幣怎么來的?其實還有二舅媽幣、二舅狗狗幣
事情起源于一則推特。在“二舅”走紅后,7月28日,一位名為“second uncle dao”的推特賬號宣布將其嫁接在虛擬貨幣上,發起了second uncle coin(二舅幣)。
圖源:推特
他在推特上寫道,“一群旨在幫助二舅的愛心人士發起了second uncle dao,通過區塊鏈將愛心傳遞,營銷錢包將全部捐贈給二舅,依靠大家的力量為二舅的養老提供保障,讓二舅的生活不再有遺憾”,甚至文末還附上了合約地址。
而就在7月28日當天,一個名為“Who Cares News”的賬號發文,稱“安全專家Iketrinia Rais發推表示,監測到近日大熱的二舅幣(簡稱SUC)池發生Rugpull。一合約部署者已通過Tornado Cash清洗贓款,截至目前代幣SUC價格已下跌99.7%。據統計,本次詐騙事件的利潤總額高達130萬美元。”
其中,Rugpull為幣圈行話,本意為地毯騙局,延伸意為加密產業中的卷款潛逃事件。
雖然發起人的動機令人猜忌紛紛,但是這個“卷款跑路”的指控,真實性存在很大疑問。天目新聞記者在推特上沒有搜到這位所謂的Iketrinia Rais安全專家,“Who Cares News”的賬號也是剛成立不久,但“二舅幣”這個虛擬幣項目確實存在。
“second uncle dao”則在7月30日回應了相關跑路言論,稱:“團隊未曾Rugpull,也沒有撤池子,所謂的專家推特在哪里,能否指路一下。”
8月1日,天目新聞記者在虛擬貨幣資訊網站Top100Token查詢發現,目前該網站已查詢不到“second uncle coin”這個項目。但通過網頁搜索,在其他虛擬貨幣咨詢平臺,“second uncle coin”仍然能顯示,并且在持續交易中。
二舅幣介紹 圖源:Top100Token網站截圖
簡介中顯示,二舅幣是一個新生代幣,近期在幣安智能鏈上創建。該頁面是根據近期的公開信息自動生成,該代幣項目目前還沒有提交官方注冊資料,“請在投資前考慮到前述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近期注冊創立的并不只有二舅幣,就在8月1日當天,有人創立了類似名稱的“2Uncle Mothe”,形似“二舅媽幣”;“SUCDOGE”,形似“二舅狗狗幣”,交易量都沒有二舅幣大,有的甚至市值僅為幾十美元。
加密貨幣市場上的“二舅媽幣”“二舅狗狗幣” 圖源:Top100Token網站截圖
二舅幣真的跑路了嗎?有人分析了3000行代碼
所謂Twitter上安全專家發推,并引發無數人的熱議,二舅幣真的匆匆來到,又匆匆跑路了嗎?這樣的行為是否能算得上詐騙呢?
有人分析了二舅幣在區塊鏈上的3000行源代碼與歷史交易記錄,從技術層面上進行求證,發現二舅幣跑路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初部署操作的初始化環節,項目方發行二舅幣 圖源:受訪者
天目新聞記者采訪了區塊鏈技術研究人員十四君,對方介紹,區塊鏈技術的特征就是,一切交易必然在鏈上有記錄,而合約源代碼永久不可篡改。
“如果發行方要跑路,必定存在資金交互,那么交易鏈上就有記錄。要判斷是否跑路,得看項目方發行時給自己持有的代幣,有多少通過交易池子轉換成其他代幣。”
通過二舅幣的智能合約源代碼解讀并結合鏈上交易記錄的回溯,十四君發現,二舅幣的項目方從發行至7月31日的全部記錄里,只有4筆核心交易,而其中3筆都與項目方卷走錢無關。
項目方真正帶走資金的一筆交易 總額為1.3BNB 圖源:受訪者
“追蹤項目方對二舅幣合約地址發起的管理行為,唯一一筆項目方真正帶走資金的,總額只有1.3BNB(幣安幣),按照當時的幣值計算,大約只有人民幣約2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31日下午,項目方面還做了一個決定性的操作,即放棄項目方的管理員權限。經過3千行源代碼分析,十四君認為,發行人放棄權限后,無明顯的預留的后門可以增發二舅幣。
“換句話說,發行人轉走了自己的二舅幣,還放棄了所有權,從而不能產生新的幣,所以從技術角度看,他已經不能從發幣上獲利了。”十四君表示,至少到目前為止,項目方并沒有從中惡意牟利到多少錢。
根據Top100Token網站顯示,目前共發行1萬億枚二舅幣,截至發稿,1個二舅幣的價格為0.0000000443146美元,總市值僅44萬美元。
發行四天以來二舅幣走勢 圖源:poocoin咨詢網站
靠蹭熱度就能發幣賺錢? 虛擬貨幣“套路”深
雖然不能就此判定為詐騙,但這個事件本身,依舊值得深思:為何依靠一則短視頻發行的虛擬幣,不需要太多技術,就能走紅全網,收割一波眼球和金錢?
“發行一個虛擬貨幣很容易,找到網絡,敲幾行代碼,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位曾經的幣圈人士小劉告訴記者,除了要交上幾十元的GAS手續費(用戶為完成區塊鏈上的交易而支付的費用),其他什么也不用。
小劉稱,無論是二舅幣、二舅媽幣、二舅狗狗幣,都是在幣安智能鏈上發行的,和國內沒有關系。盡管國內已經禁止了虛擬貨幣交易,但是很多人還可以通過國外的網站參與虛擬貨幣的交易。
發現熱點、發行貨幣、利用社交平臺炒作,這儼然成了虛擬貨幣的“套路”。前兩年火起來的狗狗幣、動物幣、LUNA幣一樣,教訓已經足夠深刻。一經網絡炒熱,幣值一飛沖天,隨后經歷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一場暴跌之后,無數投資人“幣去財空”。
“和這幾年的虛擬加密貨幣一樣,二舅幣發行者生成通過虛擬幣眾籌的方式融資,這是沒有任何信用保證的融資行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天目新聞記者,本身虛擬加密貨幣就是人人可以發行的,可能會有一些發行成本,比如以太坊就會收取GAS作為合約費用,用戶就可以隨意的訂立智能合約。
盤和林分析,就此次來看,是采取募捐融資的方式,有人相信發起人會將錢兌現,但其實沒有任何規則來約束發起人兌現承諾,發起人也是遵循大數法則,總有幾個“單純”的用戶,發起人利用了“二舅”視頻來推波助瀾,獲得用戶流量,然后用大數法則,哪怕是1%輕信上當,也會是龐大的詐騙金額。
考慮到虛擬貨幣潛在的巨大風險,當前,我國已經明令禁止了虛擬貨幣的發行。人民銀行等七部門發布的《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顯示,代幣發行就是“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并且,我國明確虛擬貨幣的交易不受法律保護,由此引發的損失由當事人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