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區塊鏈的發展潛力仍不容小覷,但在金融應用上仍然不夠成熟)
2008年中本聰把計算機、密碼學、軟件工程、經濟學、金融與貨幣等組合在一起,創造了比特幣。經過近15年的發展,從比特幣衍生出的區塊鏈,逐漸成為席卷全球的信息技術新浪潮,并很可能成為奠定價值互聯網的基石。
區塊鏈的應用每年都在變化,目前主要應用于比特幣交易網絡,未來隨著分布式運算的推廣、各國政府數字貨幣的推廣,設計精巧的區塊鏈很可能產生一種社會新的思潮,并成為分布式金融科技里的核心技術。
區塊鏈是社會思潮在網絡世界的應用
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里觀察及論述到的基于生物邏輯的自然、社會、技術的進化規律:分布式、去中心;從邊緣到中心再到邊緣,從失控到控制再到失控。
區塊鏈的技術基礎是分布式網絡架構,正是因為分布式網絡技術的成熟,去中心、弱中心、分中心及共享、共識、共擔的組織架構、商業架構和社會架構才有可能有效建立起來。區域鏈技術的應用將預示著人類社會轉型、換代的新時代的到來。
區塊鏈是一連串精巧的技術組合
區塊鏈沒有中心機房,沒有運維人員,按共識算法錄入數據,非對稱加密算法保證數據安全,數據客觀可信,不可篡改;通過分布式賬本確保賬本安全,依靠智能合約技術將事先約定編成代碼,依程序行事;再通過點對點價值傳輸協議。
在保持簡潔優雅的同時,卻擁有異常強大的安全性,區塊鏈的發明標志著未來人們可以不借助任何第三方的信任背書,點對點、端到端、P2P地來傳遞、交易、支付、匯兌價值物,互聯網從此進入價值互聯網的新時代。
區塊鏈可以算得上是金融科技里的核心技術
現代銀行業起源于復式記賬法,使得復雜的經濟活動在會計上可計量。區塊鏈技術將成為自復式記賬法被發明以來,人類社會記賬方法的第一次革命性改進。
如果我們能夠建立一個賬本,將資產證券化池子中的資產,全部挪到這個賬本上,基礎資產的各種特征都做好標記,不斷循環,按交易時間更新區塊,不可篡改,定期跟蹤,就能夠實現資產證券化與區塊鏈的一個有效結合。
區塊鏈在技術上仍然不夠成熟
作為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必將給任何需要記賬的行業帶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創新業務、創新服務的機會。目前,從金融角度來看,區塊鏈在技術上仍然不夠成熟,無法對交易活動中、項目資金使用及智能資產合約所需要的風險控制進行全程監控。從技術路徑來看,區塊鏈距離成熟期至少還需要3-5年時間。
現在市場上所謂的區塊鏈金融,大都是打著金融旗號的詐騙或資金盤。在沒有第三方公信力機構背書的情形下,利用區塊鏈分布式的特點,將債權拆分銷售,風險本身并沒有縮小,只是被轉移分散到廣大投資人中,和曾經風靡一時的P2P金融極為相似。
當然了,隨著監管與市場主體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不斷加深、技術的成熟,以及更具公信力的機構介入以保證資產的真實性,資產證券化很可能成為區塊鏈最好的一個應用。
因此,區塊鏈的發展潛力仍不容小覷,這項技術尚處于“嬰兒期”將會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礎應用,除資產證券化外還會有更多驚人的應用開發出來,以幫助我們改善工作、生活及社會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