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工程師(筑夢新職業 區塊鏈應用操作員:與未來“鏈愛”)
“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很時髦的概念,但這項技術給我們的生活能帶來怎樣的變化,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今天的《筑夢新職業》,我們就請到了一位在南京江北新區(自貿區)工作的區塊鏈操作員,作為新職業者的代表,來給我們講講到底什么是區塊鏈技術?這項技術的應用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擎天軟件政務與公共服務部產品規劃總監趙明浩說:“大家可以把區塊鏈想象成一張蜘蛛網,這個蜘蛛網上每一個節點就是區塊。區塊通過數據加密技術,實現了數據防篡改性。同時在這張網上每一個區塊之間,通過去中心化的一些應用,實現了我數據的一個互通。”
趙明浩,80后的區塊鏈操作員,一直從事區塊鏈一些場景的落地,去體現區塊鏈的一些價值。
2019年,趙明浩入職公司后開始接觸區塊鏈應用,他發現,和傳統信息技術相比,區塊鏈技術有很大不同。
趙明浩說:“以前我只要去實現某個功能模塊,對某個代碼的編寫。現在更多的是要把某個具體功能,放在某個場景應用上。”
目前,區塊鏈應用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企業端。因為區塊鏈本身具有的防丟失、防篡改、易追溯的特性,可以幫助政府和企業建立可信的業務體系。比如,趙明浩和他的團隊正在開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移動執法平臺。
趙明浩說:“我們基于區塊鏈的特性,推出了一個移動執法的一個區塊鏈平臺,執法人員可以通過這個app可以實現執法過程信息、執法結果信息,以及執法依據的一個實時上鏈。”
這些執法過程中的視頻、圖片及文字信息上鏈后,每條信息在后臺都會對應生成一個hash碼和時間戳,相當于一個獨一無二的標簽。(圖片上標注hash碼和時間戳)一旦有人篡改,時間戳就會發生變動。此外,由于區塊鏈是分布式存儲,即使篡改也只是改動了一個節點上的信息,原始信息仍在其他節點上存在,可以被讀取,保證了區塊鏈上的信息安全。
趙明浩說:“執法監督單位可以通過我這些上鏈信息對執法全周期進行實時監控,了解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是否有一些違規違法行為。被執法單位可以在存在一些執法異議過程中,去申請調閱一些執法信息。”
在疫情期間,趙明浩和同事們結合區塊鏈技術推出的園區通行碼。相關數據上鏈后,只要在后臺輸入名字,就能很快進行信息溯源。
趙明浩說:“我們的通行碼未來可以和蘇康碼、寧歸來這些健康碼的應用進行一個融合,在各大場所進行應用。”
趙明浩說:“區塊鏈不單單作為一個應用可以去做,它也可以和物聯網設備進行一個結合。以工業互聯網為例,我們可以將工業互聯網的一個碳排放信息采集器,和我的區塊鏈做結合,我們可以將碳排放的所有數據進行一個有效的存儲存證。”
這些數據有助于對企業的綠色發展進行可信評估,將評估報告提供給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綠色金融融資服務。而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小到個人征信情況,大到企業的信用記錄,區塊鏈技術都能提供客觀真實的證明。在區塊鏈操作員的開發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元,前景也更加廣闊。
趙明浩說:“未來通過區塊鏈,我們覺得可以實現一個社會化的可信。我們不管在金融上跨境交易,還是企業的供應鏈金融,還是在證據保全,或是在司法存證各方面,區塊鏈都可以為個人或者社會信用提供一個可信保障。”
(楊雯 顧嘯云 報道)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