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前景分析(分析:區塊鏈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量觀網絡
原文標題:分析:區塊鏈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
導語
隨著區塊鏈與數字經濟、新基建、工業4.0等的不斷融合發展,這項重塑生產關系和建立信任機制的技術,其樣貌也逐漸清晰,甚至已經有一些應用走進了現實。那么區塊鏈技術有哪些最新發展趨勢、挑戰與機遇呢?我們整理了來自一線專家學者對于區塊鏈的觀點與認識,來還原對區塊鏈廬山真面目的揭示與呈現,以求得知底層技術與上層應用的出入法。
核心觀點摘要如下:
1.區塊鏈是一種在沒有信任或者缺乏信任關系的情況下建立的信任機器,所以區塊鏈對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信任度比較低的國家意義非常大。
2.我們認為在2030-2035年左右,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將在區塊鏈技術平臺上運營。從現在到2030年,這一段時間將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高潮期。
3.區塊鏈的經濟學意義就是集中式共享數據的邊際成本已經高于邊際效應。因此,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力。
4.人類社會最終將從萬物互聯過渡到萬物智聯、萬物信聯的時代,區塊鏈技術是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
5.區塊鏈項目有別于傳統信息化項目的“堆積木”,需要從流程、激勵、標準、治理、生態等機制上全面考慮和設計。
如何理解區塊鏈是一種建立信任的技術?
區塊鏈是一種在沒有信任或者缺乏信任關系的情況下建立的信任機器,所以區塊鏈對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信任度比較低的國家意義非常大。一則是社會發展而言,通過區塊鏈技術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加快進入信任社會,提升社會治理和信任環境的改善,二則是對行業發展來說,區塊鏈技術對于信任程度比較低,或者存在信任關系但信任關系不連續、信任成本比較高的行業都具有顛覆性效果。
具體到我國當前所處的歷史機遇期和經濟結構調整期,通過發揮區塊鏈技術的融合、賦能與鏈接作用,可以避免或者不用再走歐美國家近一百年構建信任社會的道路,因此具有十分重要且長遠的意義。
如何理解區塊鏈技術在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
人們總是高估技術對當前的挑戰,低估技術對長遠的挑戰。
類比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區塊鏈應該會經歷一個從學術圈、技術圈往更廣大用戶和更廣闊場景滲透和擴散的過程。1990 年代之前的互聯網仍然是軍隊、高校、學院和技術圈的話題和實踐,比如 TCP/IP、WWW 等協議,從 1994 年開始才出現各種客戶端(比如瀏覽器、ftp 客戶端、Telnet 客戶端等等),再后來才有商業應用,比如門戶、新聞、電商、社交、辦公等等。
如果把2018年看作區塊鏈的產業元年,我們認為在2030-2035年左右,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將在區塊鏈技術平臺上運營。從現在到2030年,這一段時間將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高潮期。
區塊鏈技術與數字化轉型的關系是什么呢?
區塊鏈跟數字經濟的關系可以從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力。
當人類社會進入數字驅動的社會時,數據在每個人的手中沒有價值,數據只有通過共享才有價值。傳統的數據共享與數據保護形成了天然矛盾,區塊鏈便應運而生,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在實現數據共享的同時實現了數據隱私保護。區塊鏈的經濟學意義就是集中式共享數據的邊際成本已經高于邊際效應。
第二,經濟組織形態將從單一中心化的垂直信任關系向多中心化的分布信任關系轉變。
千百年來,生產關系的構建與經濟體的演進都是通過中心化實現,做生意也是通過中心化組織實現,未來區塊鏈技術可以使人類社會從需要無數個中心化組織提供背書的機制,到通過在零信任環境下通過點對點交易建實現信用社會的形態轉變。這將無限擴張了人類的信任空間。假如現在的經濟交易規模是基準值100,那么進入區塊鏈經濟社會的交易規模將變成1002,甚至是N倍。
第三,人類社會最終將從萬物互聯過渡到萬物智聯、萬物信聯的時代,區塊鏈技術是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
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北京市有2000萬人口,汽車使用率大約是4%,假如讓汽車使用效率達到30%,那么在同等人口量級情況下,用車需求只有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
現在,在北京一個人用一輛車或者兩輛車,但在未來全面化的數字經濟場景下,用戶可以擁有千分之一寶馬、萬分之一的奧迪等等數字所有權權益和使用權權益,這就形成了圍繞汽車的平臺經濟與共享經濟,這一數字化經濟形態的底層基礎就是區塊鏈。
未來,汽車公司不再賣車,而是成為了出行服務商。車企未來的對標對象可能不是寶馬、奔馳等同行競爭者,而是Google、Uber甚至是區塊鏈行業巨頭等。現在看來,這是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經濟關系的一種設定,而未來十年很有可能會演變為一種客觀存在。
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還面臨哪些挑戰?
如果我們現在用區塊鏈去解決問題,可能面臨多方協作的共識問題。目前區塊鏈的難點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多方共識,多方協作。
建立區塊鏈生態需要第一推動力;建行開發貿易融資平臺,建行是第一推動力;互聯網法院應用數字存證平臺,法院是第一推動力;北京在發布政務區塊鏈應用藍皮書時提到已將區塊鏈技術用在了140多個場景中,北京市政府是第一推動力。這是目前做區塊鏈項目面臨的第一個難點。
第二,全面理解,深入認識。
一般的用戶和企業客戶可能知道區塊鏈的技術價值,但還未能充分理解區塊鏈的技術本質和應用邏輯。
根據我們過往的咨詢案例與切身體會,很多用戶甚至是大企業客戶,都不太理解區塊鏈的技術原理、標準、場景、擴容、測鏈、跨鏈等專業知識,對于隱私計算、數字水印、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更為細分復雜的技術研究,了解和認識更為有限。另外,當下還缺少垂直的區塊鏈技術培訓企業與媒體公司,能夠扮演客觀獨立的角色,還未能對區塊鏈產業環境和趨勢研究發揮凈化、引導和培育的作用。
第三,生態思維,價值共識。
區塊鏈項目有別于傳統信息化項目的“堆積木”,需要從流程、激勵、標準、治理、生態等機制上全面考慮和設計。
很多客戶在做區塊鏈項目時,會將其類比為ERP(企業資源計劃)、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HIS(醫院信息化系統)或EMRS(電子病歷信息系統)等項目,或其迭代升級的版本。其實,在區塊鏈落地應用的發展初期,區塊鏈平臺的體系化與標準化將成為重要“法寶”,多方高效協同是取勝的關鍵。
區塊鏈網絡之所以被稱為價值網絡,是因為在該網絡中,每個參與方都在承載網絡價值的傳輸,這其中涉及到的參與方可能包括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甚至個人。只有在多方為共同目標努力的情況下,區塊鏈才能更好的賦能跨企業合作。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任務分配與績效考核方法,也是其遵循的核心原則。
機遇
區塊鏈技術在應用方面將會呈現怎樣的發展圖景?
第一,區塊鏈在政府、醫療等公共服務行業的作用和潛力巨大。
因為政府行業跟金融服務行業沒有區別,都要提供辦貸款、結婚證、社保、醫保等服務,都是數字化比較密集的行業。區塊鏈和政府公共服務行業結合的一個抓手,我們認為是區塊鏈城市,就是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與智慧城市的結合。
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G2G、G2B和G2C之間的數據共享,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為企業提供穩定、透明、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為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供可靠支撐
在公共醫療領域,由于醫療數據的高隱私性和場景特殊性,數據流通不暢及信息不對稱等情況加劇了就醫體驗差、診療周期長、結果互認差、醫患矛盾、假藥劣藥等諸多問題層出不窮且難以規避。面對醫療健康產業的種種問題或痛點,區塊鏈在保障患者數據隱私的前提下,通過打通醫療數據的信息流通、存證與共享渠道,進而改善機構之間互為數據孤島的現狀,重建醫患之間的信任,提高行業效率。
第二,金融行業目前仍是區塊鏈行業的主戰場,但是相對重要性正在下降。
通過對全球200個信息公開的案例進行調研,區塊鏈的金融業用例已從70%-80%降至40%,重要性正在下降。同時,金融行業的區塊鏈將會更多地與實體經濟融合,而不是簡單的金融流程變革上的區塊鏈應用。
第三,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依然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供應鏈整體效率還比較低,但供應鏈流程效率的改善對于加快我國智能化制造和工業4.0的轉型升級,無疑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區塊鏈可以重塑供應鏈和產業鏈,目前整體上還處于兩鏈融合和三鏈融合的階段。、區塊鏈技術在個人隱私保護和網絡安全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第一,要正確理解隱私跟共享的關系。
只要共享,數據泄露、隱私泄露的可能性就會提升。要做到數據共享,同時又有特別好的隱私保護,這是沒法實現的。
第二,要正確理解區塊鏈和隱私的關系。
我們說人工智能需要大數據,但實際上區塊鏈需要人類智能就足夠了,根本用不到人工智能——因為區塊鏈是小數據載體。
舉個例子,銀行辦理國際匯款業務,最快是三天,需要填很多表單,可能涉及到多個銀行中介反復交叉核對與驗證工作。而加入這些銀行中介節點都在同一個區塊鏈網絡中,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因為區塊鏈能同時提供隱私保護和數據共享,每一個節點單位只需要兩三個數據項的驗證與確認就OK了,所以區塊鏈對隱私保護是革命性的。
區塊鏈技術與其他新型信息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的關系和相互影響?
首先,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底層技術,但不是顯性技術,不像人臉識別軟件,安裝了就能立刻能感受其存在作用的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是需要與各種信息技術相融合、相連接的技術,本質上是要嵌合在多種技術體系中的一種技術。
第二,數字經濟的本質是數據經濟。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數據,大量的數據如果是真實的、相關的、有用的,那就太完美了,而現實是大量數據可能是低質的、虛假的、不相關的、價值密度低的。區塊鏈可以對數據起到一個過濾和篩選的作用,然后對優質的可信的數據進行安全接入和可信共享,進而提純大數據分析價值或賦能AI算法學習。因此我們認為區塊鏈根本性地改變了數據接入技術,但不改變數據分析技術。第三,我們所謂的云計算更多是對企業內部而言的,區塊鏈是什么概念? 區塊鏈的意義對于企業就像ERP,ERP是對內的流程管理。如果未來企業的商業生態都基于區塊鏈服務而構建,這就不是簡單的迭代關系,而是系統改造了。所以,區塊鏈既是一種網絡技術,也有可能基于云計算平臺之上而構建。
第四,物聯網、邊緣計算這些技術未來會基于區塊鏈平臺而開發,這也是一個發展趨勢。因此,區塊鏈技術是一個融合性技術,它可以同時促進各項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每項技術實現相得益彰、包容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