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區別(今日熱搜丨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
相信大家對區塊鏈這個概念
都不陌生,
隨著技術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
也展現了不同的形態——
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
那么,
他們有什么區別,
又有什么優缺點呢?
什么是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
根據自身特點和應用場景不同,尤其是網絡去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區塊鏈可被分為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
公有鏈是公有區塊鏈(Public Block Chain)的簡稱,私有鏈是私有區塊鏈(Private Block Chain)的簡稱,聯盟鏈則是聯盟區塊鏈(Consortium Block Chain,也被稱為行業區塊鏈)的簡稱。這三種區塊鏈采用的都是基礎區塊鏈架構。
公有鏈:任意區塊鏈服務客戶均可使用,任意節點均可接入,所有接入節點均可參與讀寫數據的一類區塊鏈部署模型。
私有鏈:僅限單個客戶使用,僅獲授權的節點才可接入其中,接入節點可按規則參與讀寫數據的一類區塊鏈部署模型。
聯盟鏈:僅限一組特定客戶使用,僅授權節點可接入其中,接入節點可按規則參與讀寫數據的一類區塊鏈部署模型。
優勢與劣勢
由于技術方案的差異,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的應用場景也有所不同。公有鏈主要被應用于社會生活和現代商業領域。私有鏈主要被用于企業數據庫管理、審計等內部工作環節中,還可被應用于政務場景中。聯盟鏈主要是機構與機構之間的特定應用,可被用于供應鏈金融、電子取證等業務中。這三種區塊鏈相較而言,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公有鏈
優勢:去中心化程度高。
劣勢:對硬件性能要求高、處理速度慢。
私有鏈
優勢:速度快、成本低、抗惡意攻擊能力強。
劣勢:完全不開放,對私有節點的控制高度集權化。
聯盟鏈
可被理解為介于公有鏈和私有鏈之間的一種折中方案。
優勢:兼顧公有鏈的去中心化、私有鏈的高效。
劣勢:部分去中心化,節點有限。
探索與應用
《數字文創行業自律公約》明確聯盟鏈技術可控等11項共識
2021年10月31日,《數字文創行業自律公約》正式發布,作為國內首個面向數字文創領域的行業公約,共包括11項共識,分別為:賦能實體經濟、弘揚民族文化、促進行業發展、堅持原創正版、保證價值支撐、保護消費者權益、聯盟鏈技術可控、維護網絡信息安全、杜絕虛擬貨幣、防范投機炒作和金融化風險,以及防范洗錢風險。
中國信通院自主研發“星火?鏈網”底層區塊鏈平臺
2021年8月3日,在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基建與生態發展論壇上,中國信通院發布了“星火·鏈網”底層區塊鏈平臺(BIF-Core),這是該院自主研發的許可公有鏈,是“星火·鏈網”基礎設施最核心的部分。
上海發布自主研發樹圖區塊鏈公有鏈系統
2021年2月27日,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發布自主研發的“Conflux樹圖區塊鏈公有鏈系統1.0版本”,在不犧牲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的前提下,突破了區塊鏈在交易吞吐量和確認時間的公有鏈系統性能瓶頸,每秒可處理3000+筆交易。
上海發布自主研發樹圖區塊鏈公有鏈系統(視頻來源央視網)。
深圳市上線稅務—產業聯盟鏈
近年來,深圳市稅務局基于已建成的稅務鏈,相繼上線“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自然人信息共享智慧平臺”“稅務—產業聯盟鏈”和“區塊鏈破產實務辦理聯動云平臺”,推動了稅收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雙提升。
湖北省搭建企業級聯盟鏈基礎設施
依托武漢大學和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湖北省建設省區塊鏈技術創新研究院,成功搭建以隱私計算為特色的企業級聯盟鏈基礎設施,滿足供應鏈金融、物流、存證溯源、物聯網及慈善行業等多種應用場景。
圖片來源網絡
專家觀點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及對抗技術研究所所長閆懷志
如今,網絡空間應用場景日趨復雜,隨之,相關需求越來越多,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都會有用武之地。三者并無高下之分,使用者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來選擇合適的類型。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鄧建鵬
聯盟鏈主要是利用了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區塊鏈全球尖端技術的研發主要集中在公有鏈,尤其是“區塊鏈+金融”應用,如何在防范其風險的同時鼓勵尖端技術研發,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
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在河北
河北印發《河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為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部署,加快推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要圍繞構建聯盟鏈、公有鏈,建立產學研創新機制,超前布局區塊鏈技術研發及試驗,突破加密算法、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側鏈與跨鏈等核心底層技術,著力解決鏈上鏈下問題。
來源丨綜合自科技日報、新華網、河北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