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數字版權保護與發展年度關鍵詞:元宇宙、互聯互通、反壟斷)
2021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對2021年數字版權保護與發展的熱點話題進行盤點,并總結了年度十大關鍵詞。
這些關鍵詞包括新《著作權法》實施、劍網2021專項行動、兩個70%、元宇宙、NFT、二創短視頻、在線教育、反壟斷、互聯互通、個人信息保護。
2021年6月1日,新《著作權法》正式實施,其中完善了作品定義,體育賽事節目、網絡游戲直播畫面、短視頻等都可納入作品范疇,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新法還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罰力度,規定法定賠償數額的最低限額為500元,最高限額提高至500萬元。
據發布方介紹,新《著作權法》無疑是對數字版權保護與發展影響最大的關鍵詞之一。新法的實施將更加適應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數字版權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元宇宙也是今年熱度最高的概念之一,目前Facebook、微軟等科技公司紛紛布局這一賽道。元宇宙將給數字版權帶來什么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認為,當前元宇宙的主要應用場景在網絡游戲行業,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創作等技術發展,可擴展到社交、演出、藝術品、教育、文旅等領域,進而重塑數字版權的產業生態。此外,元宇宙將改變內容的創作方式與授權模式,對版權保護與授權帶來新的挑戰。
與元宇宙一樣,NFT也是巨頭爭相布局的市場新風口。NFT全稱是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基于區塊鏈技術而產生的NFT,能為商品標記獨一無二的“身份證”。今年3月,藝術家Beeple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NFT形式在佳士得拍出超6900萬美元的高價,震驚藝術圈。此前,Twitter CEO通過NFT拍賣了一條自己于2006年發布的推文,最終成交價為290萬美元。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看來,通過NFT加強對數字版權的保護,并釋放數字版權的價值,有望成為主流趨勢。但隨著NFT在數字版權領域的進一步應用,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作者出售NFT后權利是否用盡、涉NFT“通知-必要措施”規則的運用等值得關注。也就是說,NFT在數字版權產業中的應用細節仍需完善。
南都記者注意到,反壟斷和互聯互通也入選此次年度十大關鍵詞。2021年是我國反壟斷全面深入推進的一年,具體到數字版權行業有兩個引人矚目的舉措,即斗魚和虎牙合并被叫停、騰訊網絡獨家音樂版權被責令解除。發布方認為,在國家反壟斷大背景下,非獨家版權成為常態,將使版權價格回歸理性,有利于維護版權市場的有序發展。
在互聯互通方面,工信部于2021年7月啟動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對屏蔽網址鏈接等不兼容行為施以重拳整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各平臺間互聯互通的推進,將有利于作品跨平臺傳播,進而推動數字版權產業發展,但反過來,這也對版權跨平臺保護提出新的要求。
采寫:南都記者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