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游戲是不是騙局(零虧損、月收益100%?央視揭露區塊鏈游戲騙局案例)
區塊鏈游戲并非新興事物,兩三年前便涌現過《以太貓》等爆款。但隨著今年來Metaverse的逐漸升溫,綁上熱門概念的區塊鏈游戲很快迎來了第二春。
尤其伴隨百萬日活的《Axie Infinity》等明星產品出現,區塊鏈技術融入游戲產品重新成為全球熱門方向。但問題在于,NFT與加密貨幣本就是存在投機問題,借助曖昧的Metaverse概念的投機取巧者更不在少數。
12月13日,央視二套《正點財經》節目在報道中揭露了最新的區塊鏈游戲騙局,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提前為游戲行業敲響警鐘。
節目指出,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打著“元宇宙”旗號的區塊鏈游戲,聲稱玩游戲實現月投資收益近100%。但投資前需要先交納6000多元服務費,并且沒有任何合同保障,本質上是利用后入場人的資金填補窟窿。
玩游戲賺大錢,月收益近100%
不同于傳統游戲產品,“Play to Earn”是區塊鏈游戲最主要的吸引力,多數玩家往往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才開始接觸產品。更長遠來看,虛擬貨幣和NFT,一直都被視作開放Metaverse經濟系統的基礎之一,區塊鏈游戲同時也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
以此為契機,國內也出現了不少宣稱可以邊玩邊賺錢、“投資30萬元,兩周就能賺14萬元”的元宇宙區塊鏈游戲騙局。
據報道稱,一家名為“元宇宙研究院”的公司表示,他們的區塊鏈游戲只要花錢買裝備就能投資理財,并強調:“不管買哪個裝備,回本周期大概是22-40天,每日收益達到3000元—4000元;從8月份入場到現在,沒有客戶在這個游戲里虧錢。”
不過該公司總監表示,參與這款區塊鏈游戲,必須先將花錢兌換虛擬貨幣USDT,再兌換成游戲內虛擬幣。不光如此,想要在此投資,還必須經過公司的“指導”。
所謂指導,意味著需要繳納6000元以上的服務費,并分成每月收益的20%。而最低投資一般在兩萬元以上,卻不需要簽訂任何合同,該公司給出的理由為“東西是客戶的,簽了合同,客戶會被制約。”
與此同時,報道還提及了另一家提供該游戲投資服務的工作室,主要業務為幫助玩家兌換相應代幣,并輔助合成其投資的裝備。他們同樣承諾了投資收益近100%的噱頭,并表示收取20%的“托管費”。
對此,上海信昌律師事務所主任認為,在國家相關部門明確發文禁止的情況下,公司或具體主體作為平臺方,幫助投資者、玩家實施的操作行為,本質上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同時他也提到,這也不是一份投資理財協議,對投資者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風險較高。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教授直言:這是打著元宇宙旗號的新型騙局。他指出,當國內投資者資金被轉換為虛擬貨幣后,無法對它進行約束,平臺給出的承諾完全不可信。
更何況從節目畫面來看,此類游戲開發成本極低。畫面粗糙簡陋,且僅需使用鼠標點擊操作,更像是一款網頁小游戲。顯然,這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區塊鏈游戲,而是單純借助熱門概念圈錢的投機產物,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自然也引來了網友海量的批評。
Steam禁止上架區塊鏈游戲,韓國拒絕審核“P2E”游戲
國內熱度并非個例,脫離了監管層面的束縛,海外游戲公司更是不遺余力地死磕區塊鏈游戲。
12月8日,育碧在官網發文推出了自家的游戲區塊鏈平臺“Ubisoft Quartz(育碧石英)”,《幽靈行動:斷點》將成為旗下首個包含NFT元素的3A游戲;此外,NCsoft宣布將于明年推出Play to Earn的NFT游戲,并表示之后所有游戲都將加入Play to Earn模式。
全球風口之下,國外自然也不乏資金盤騙局等新聞的出現。例如,此前一款名為《Evolved Apes》的NFT項目,就發生了負責人圈錢跑路的情況。
Evolved Apes是包含一萬個獨特NFT的合集,并被某匿名開發者放在交易市場OpenSea上開發購買。開發者在項目早期時承諾,該合集中的每一個形象,都將成為同名格斗游戲《Evolved Apes》中的角色。但Evolved Apes上線僅一周,該負責人便消失,并帶走了798以太坊(約合300萬美元)的收益。
正是基于區塊鏈游戲巨大風險,今年10月,Steam明文規定拒絕上架區塊鏈游戲,并在9 月30日先行下架了區塊鏈游戲 《Light Nite》。
意外的是,同樣抵觸區塊鏈游戲的還有熱衷Play to Earn的韓國。事實上,韓國嚴令禁止帶有“投機性”的游戲,并拒絕審查包含NFT的產品,因此大多數游戲都是基于自己公司的區塊鏈平臺。
例如被韓媒命名為“P2E領頭羊”WEMADE的區塊鏈平臺WEMIX,將在明年年底前擁有100款區塊鏈游戲。目前不僅包含全球百萬在線的《Mir4》,以及《Everytown》、《WIND Runner》等下載量超過1000萬次的游戲IP;Lightcon 開發的游戲《Project SA》也在近期宣布加入。
雖說韓廠正大張旗鼓地加碼區塊鏈,但這并非意味著本地監管部門對于Play to Earn游戲的完全放任。
近日,曾躋身韓國暢銷榜TOP10的P2E手游《無限突破三國志(???? ??? ???)》,為了在韓國提供Play to Earn服務,在沒有向游戲委員會申請評級、分級的情況下,直接在App Store注冊上架。目前被韓國監管部門施以了“取消分級評定”處罰,或許即將在韓國各大市場下架。
游戲性本位,區塊鏈游戲的下一個方向
央視曝光騙局案例的背后,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個明顯問題,區塊鏈游戲多數簡陋粗糙、玩法單調,導致玩家更專注于游戲代幣炒作。
歸根結底,游戲性應該才是第一位的,反之則僅是一款精致的區塊鏈產品。就像早期的《以太貓》,其養寵互換的玩法只是將游戲內道具作為虛擬貨幣兌換的中介。
因此游戲性不足、用戶粘性和忠誠度很低,是區塊鏈游戲的最大痛點。一旦收益開始下降,用戶便會大量流失,好在這一現象已經有所改觀。以《Axie Infinity》為例,目前游戲玩法較之前的NFT游戲相比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也更趨于完善,甚至舉辦了相關賽事。
同樣地,模仿《荒野亂斗》的《Thetan Arena》也在游戲性和整體品質上更有了明顯的進步,即使作為一款純粹的休閑競技游戲也是不錯的對象。因此,這個“全球首款Play to earn的MOBA游戲”上線僅兩天便收獲了百萬玩家,登頂多國iOS免費榜。
不得不提的,還有常年位居Steam在線人數榜前列的《Mir4》,游戲正是因區塊鏈玩法大火。12月9日,《Mir4》的一把傳奇物品“龍之劍”剛以16萬DRACO幣(約1億韓元,折合人民幣53.8萬)的天價完成了交易。
盡管如此,《Mir4》依舊是一款優秀的次世代MMO游戲。基于虛幻引擎4強大的表現力、以及成熟的玩法設計,游戲可以稱得上是韓流MMORPG中的頭部選手。在還未加入區塊鏈前,《Mir4》也曾單靠玩法獲得韓國iOS免費榜第1、暢銷榜第8的不錯成績,足見其火熱并非完全依賴于Play to Earn模式的支持。
在全球區塊鏈游戲卷土重來的浪潮下,如何擺脫外界成見、與不成熟的騙局劃開界限,成為孕育、滋養Metaverse的絕佳土壤,依舊需要全球游戲廠商長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