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比特幣到底是什么東西(比特幣是一種什么樣的資產?)

比特幣到底是什么東西(比特幣是一種什么樣的資產?)

6月25號,我在小紅圈里發了如下一段信息:

之所以發這段信息,是因為當時的比特幣公允價格,與我修改后的S/F模型所計算比特幣的“公允價格”(模型具體參見“明年比特幣將5萬美元”一文,我們每周也會在“我的區塊鏈”公眾號上發布修改S/F模型的最新公允價格)的比值,達到了0.5,這是2018年底以來的最低價格,甚至比2020年3.12的大跌中還要低……

6月26號,我又發了一段信息,并且配了一張我自己畫的資產安全性-流動性關系圖。

現在,5個月已經過去了,最終的結果是:

比特幣,又漲了上去;

中國和美國的股市,也小跌了一波。

為什么會是這樣?

我先來解釋一下資產安全性-流動性圈層這張圖。

在當代信用貨幣體系之下,整個社會的貨幣與信貸是一體的(貨幣==信貸),一旦發生經濟問題,不管這個危機大或者小,也不管什么原因引起,本質上都是債務和信貸危機。

當信貸危機爆發出來,最開始的表現,就是信貸開始趨緊,所有人都急需能直接償還債務的現金,而其他所有資產,作為信用貨幣的鏡面,都需要兌換成現金,所以這個時候所有資產的賣出力量,都開始大于買入力量,幾乎所有資產都開始波動和下跌。

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美元體系沒有崩塌(全局性的法幣信任危機),那么,資產變為現金的成本和便捷性,就成為決定資產價格波動的首要因素。

在標準化的資產中,現金當然是最需要的;

其次是國債,因為可以找到政府(央行)換成現金;

再其次是黃金,因為作為千年貨幣,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接受它轉換成現金;

接下來,就是政府(央行)隱含擔保的地方政府債券(市政債)和高等級信用債,因為發行這些債券的企業或地方政府,理論上會有足夠的現金付給持有人;

再接下來,是次級債和股票資產,不確定是否能足額償付現金;

然后,是大宗商品,這個可沒人給你保證什么價格;

然后,是加密貨幣;

然后,是鉆石、古董、字畫等非標準化的資產(包括房地產這種非標資產)。

在這些資產中,越靠近核心圈層,那么其波動性越小,危機中的折價也越少,甚至可能上漲;而越往外,資產價格波動幅度越大,對于信貸環境的敏感性也越高,一旦危機來臨,其下跌幅度也會越大。

如果僅考慮標準化資產,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正是處于流動性最敏感的外部圈層,其波動和敏感性,都遠比其他資產更甚。

討論完了流動性,我們來對比一下比特幣價格與納斯達克100指數波動,可以發現:

2019年底之前,可能是因為市值太小、不為大眾所知等原因,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呈現出自身的規律性,與美國科技股指數關系不大;

但是,自2020年初以來,隨著疫情發酵與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開始與納指100指數趨同(下圖陰影部分)。

如果大家想一下,應該也可以理解。

加密貨幣以及附著于其上的區塊鏈技術,本身就是人類科技樹發展的新節點。不管理解與否,大多數投資者看待比特幣,就像看一個嶄新的科技公司一樣。愿意相信其未來美好的人,給予其越來越高的估值;而那些純粹為了賺錢的投資者,則有可能在價格高位套現。這兩種人,一起決定了比特幣價格的價格。

對比另一個當前被投資者毀譽參半的明星科技股——特斯拉,我們發現兩者的價格波動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

如果把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來看待,我認為目前市場上存在兩點共識:

1)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是標準化資產中對流動性最敏感的,也是波動性最大的;

2)與股票資產對比,當前比特幣價格的波動特點,像一個明星科技股。

這就是當前階段,市場對于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的“共識”。

這兩天,和一個大量持有比特幣的朋友聊天,他特意提醒我,“共識”也是有階段性的。

的確如此。

就在2018年之前,比特幣價格波動有自己的規律,并不與美股共振,“明星科技股”這個共識并未形成。但是,自2020年初,特別是2020年3月份的大跌之后,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基本上與明星科技股類似,這說明市場形成了新的共識。

所以,我只能說,當前階段的比特幣價格波動,大概率依然會遵循以上兩個共識。但未來,共識會不會發生變化,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我也不知道。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