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嗎(財經深一度 央行數研所解讀區塊鏈:技術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分布式、解決信任……近年來,區塊鏈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在金融領域尤其是數字金融領域廣泛應用。然而,市場對其特性與應用時有誤讀。
“技術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日前在2021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表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但大家往往錯誤理解了去中心化,分布式也是一種可管理的分布式,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也應該是可管理的分布式架構。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發表演講。 2021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供圖
狄剛認為,對于區塊鏈在數字金融領域的創新與發展,要提高認識,厘清概念——首先,區塊鏈是多種技術融合的集成創新,實現了不信任主體的高階信任問題;其次,區塊鏈不等于比特幣,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幣和鏈有本質區別;此外,區塊鏈是非信任主體之間自證清白的工具,在強信任主體內部發揮不了太大作用。
“區塊鏈并非萬能,是犧牲了存儲、計算,建立了信任,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處。它的優勢場景是解決信任問題,但對于高并發以及對于隱私和性能要求較高的場景并不是很適合。”狄剛說。
“不能為了區塊鏈搞區塊鏈。”狄剛認為,對于區塊鏈,要充分認識,務實發展,既不冒進,也不守舊,要綜合各種成熟先進技術實現效果最優,這也是數字人民幣研發采用混合技術架構的出發點。
當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內生改良和外部賦能兩方面。內生改良方面包括供應鏈金融、農業金融、貿易金融、普惠金融等應用;在外部賦能方面,金融機構也為智慧城市、“三農”、民生等領域提供了較好的區塊鏈應用服務,如醫保區塊鏈平臺、區塊鏈債券發行平臺、區塊鏈精準扶貧平臺等。
“到現在為止,我國區塊鏈發展已經初見成效,已從拼專利走向了拼實力,從找場景變成了建生態。”狄剛表示,目前區塊鏈落地成果不斷增加,政策支持重重疊加,標準體系初步形成,關鍵技術有所突破,人才隊伍逐步建立。
但與此同時,狄剛表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目前仍面臨體系架構、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監管審計、融合集成、標準體系等多方面挑戰。下一步,應通過加大基礎理論研究、突破核心技術、制定核心技術標準、積極推進重大專項和示范應用項目、加強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加強技術和業務復合型人才培養等手段進行破局。(記者張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