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幣和狗狗幣的區別(從狗狗幣到屎幣,比特幣的價值究竟錨定在哪里?)
最近馬斯克在不停鼓吹狗狗幣,這使得狗狗幣單單今年的漲幅就高達100倍,成為今年全球資本市場漲幅最大的單一品種。
狗狗幣這個誕生于“玩笑”用來諷刺比特幣的加密貨幣,卻如此大漲,成為最鮮明的諷刺。
狗狗幣的泡沫風險更在于,昨天因為馬斯克在一個訪談節目里,開玩笑式的承認狗狗幣是一場騙局之后,狗狗幣馬上應聲大跌40%。
結果馬斯克今天馬上又出來不久,聲稱要Space X將發射狗狗幣資助的衛星,意思是要把狗狗幣送去月球。
但這一次,狗狗幣并沒有因此再出現大漲,只是在昨天暴跌之后,小幅反彈震蕩,當然因為狗狗幣的波動太大,在昨天暴跌40%之后,今天目前也仍然相比昨天低點反彈了20%。
一個總市值高達80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結果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就出現超過動輒腰斬和翻倍的巨大波動。
這是非常瘋狂的,很顯然,當前數字貨幣市場正陷入一場歷史罕見的泡沫狂歡里。
很多人拿郁金香泡沫來比喻當前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是數字版郁金香泡沫,不過實際上,當前數字貨幣市場上的瘋狂,已經遠超過當年的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當時也不過是花了3年的時間,達到上百倍漲幅。
而狗狗幣單單今年就已經實現了百倍的漲幅,更別說比特幣從誕生之間數萬倍的漲幅。
比特幣經歷過2018年的暴跌,這讓不少人深信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就是一個超級大泡沫。
不過,今年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如此瘋狂暴漲,也讓很多人對比特幣是否是泡沫,產生一些動搖。
那么究竟比特幣為首的這些數字貨幣,到底是不是泡沫?以及當前不斷作妖的這些狗狗幣、shi幣(屎幣),都是些什么玩意。
首先,我得先闡明我的一個態度。
就像我上一次在分析比特幣的時候說的那樣,我對比特幣的態度是比較中立的,就是我既不認為比特幣是一文不值,但同時我也認為當前數字貨幣的泡沫是巨大的。
而且即使比特自身存在一些內在價值,但這不代表包括狗狗幣在內的這些亂七八糟數字貨幣是有價值的。
另外,由于有大量層出不窮的數字貨幣存在,所以比特幣“有限”的這個說法,實際上已經變得十分浮云。
因為雖然比特幣的數量是限定在2100萬枚,挖完了就沒了,但層出不窮的數字貨幣確實無限的,今天出來狗狗幣,明天出來shi幣,誰知道后天會不會出來“鳥幣”。
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價格波動整體是一致的,如果把整個數字貨幣市場視為一個整體,那么理論上數字貨幣,仍然是一個可以任意被超發來洗劫財富的“世紀數字騙局”。
所以,雖然數字貨幣信仰者一直把數字貨幣當做用來對付美聯儲為首的世界各國央行流氓式超發印鈔的“終極堡壘”。
但在我來看,當前層出不窮的數字貨幣,這些狗狗幣和shi幣,對財富的洗劫力度,也并不亞于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超發。
數字貨幣設計者,可以近乎“無成本”的發行一些新的數字貨幣,通過資金聯合炒作拉高,就輕輕松松套現數百億美元。
這跟央行低成本印鈔,有啥區別?
所以,數字貨幣并不存在高于美聯儲的“超發”道德。
雖然比特幣是“有限”的,但人類的貪婪是無限的。
正是因為如此,當前數字貨幣才存在巨大的泡沫。
這就是我對數字貨幣的一個明確態度。
不過很多人說比特幣是一文不值,我對此倒是有一些不同觀點。
我認為比特幣因為其自身機制,其是存在一些內在價值。
不過我這里不是鼓吹比特幣,在之前比特幣漲過3萬美元,我就開始跟大家對數字貨幣進行風險提醒,現在這些數字貨幣的風險是更大,而不是更小,這是很明確的。
所以本文會從一個相對理性的角度,來跟大家探討當前數字貨幣的泡沫有多大,以及比特幣究竟價值在哪里。
(1)比特幣價值錨定在哪?
世界上,任何物品的價值,都應該有一個錨定物。
比如說,自身可以產生現金流的投資品,比如企業,那么其價值是錨定在其賺錢能力,包括其現金流等等。
或者具有實際生產需求的商品,比如大宗商品,其價值是錨定在市場的供需關系上。
除此之外,還有沒有消費需求的商品,比如黃金,其價值是建立在人們對其的信用價值。
包括貨幣的價值,也是需要有錨定物。
比如當前的信用貨幣,基本錨定在國家信用,是以國家稅收收入背書的,這就是信用貨幣的價值。
那么,比特幣的價值是錨定在什么身上?
很多人說比特幣一文不值,其實并不太對,因為比特幣要被挖出來,也確實是需要成本的。
這個成本就是耗電量。
不得不說,2008年設計比特幣的中本聰,確實是一個天才,他給比特幣設計了很多能讓其產生內在價值的機制。
比如說“減半機制”。
所謂減半,就是比特幣的礦工在“網絡上”每挖出一個區塊時候,可以獲得的比特幣數量會減少一半。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剛問世的時候,礦工挖出一個區塊可以獲得50枚比特幣。
2012年11月28日,比特幣第一次減半,挖出一個區塊只能獲得25枚比特幣。
2016年7月10日,比特幣第二次減半,挖出一個區塊獲得12.5枚比特幣。
2020年5月12日,比特幣第三次減半,挖出一個區塊只獎勵6.25枚比特幣。
可以看出,比特幣大約每隔4年會減半一次。
這個4年并不是一個精確值,要根據比特幣礦工網絡的整體算力和挖礦難度來綜合決定。
但由于比特幣礦工網絡會自動根據當前全網算力來綜合調節挖礦難度,所以不管挖礦的人多還是少,大體上會維持在大約4年就減半一次的這么一個機制。
減半機制,保證了比特幣雖然數量有限,但卻不會很快被人挖光。
同時,每一次減半由于會造成比特幣的挖礦供應大減,挖礦難度大增,進而通常會導致比特幣價格大漲。
所以可以看到,減半這個機制,有很大程度決定了比特幣的內在價值。
這是因為,每一次減半之后,由于挖礦難度整體不變,但礦工收益減半,這意味著挖礦成本會大增。
比特幣在2012年第一次減半之前,個人普通電腦就可以每天挖出好幾枚比特幣。
但在2016年第二次減半后,個人普通電腦基本已經挖不出比特幣,需要專業礦機才行。
而這個時候,專業礦機挖礦的成本,也從2015年的幾十美元,一路上漲到2018年的1000美元,然后到現在那種大型的礦場,要挖出一枚比特幣需要差不多1萬美元。
這個基本就是支撐比特幣價格的“基本面”。
雖然這個基本面同樣也是在人為設計的機制所體現的。
但通常來說,礦工基本不會虧本賣出比特幣,這就使得,一旦比特幣價格跌破挖礦成本的時候,比特幣的拋壓就會降低很多,那么價格自然就會得到一定的支撐。
比特幣的挖礦成本,除了跟減半機制有關,還跟全網算力有關,這也是比特幣一個十分巧妙的設計。
早期,參與比特幣挖礦的計算機數量不多,所以個人電腦就可以挖礦。
但隨著參與挖礦的計算機越來越多,并且隨著2015年比特幣價格開始暴漲后,那些動輒投資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超級礦場開始投入使用后,比特幣網絡的算力暴增。
上面說過,比特幣網絡會自動根據全網算力,來自動調節挖礦難度。
這使得,參與挖礦比特幣的計算機越多,要想挖出比特幣的難度就越大。
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養蠱”。
這就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比特幣的價格炒作越高,基于利益驅使,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加入到挖礦大軍里,讓比特幣網絡算力大增。這個時候比特幣網絡就會自動提高挖礦難度,從而導致挖礦成本水漲船高。
也就是,挖礦的計算機越多,挖出一枚比特幣所需要消耗的電力越多。
因此,比特幣的價值,實際上就是錨定在電力上,本質就是錨定在能源上。
挖出一枚比特幣所需要消耗的電力越多,比特幣的價格就會越高。
而中本聰由于設計了“減半機制”,還有“挖礦越多成本越高”這些設計,導致比特幣網絡可以在去中心化的情況下,自動運行這么多年,并且不會被一下子挖光。
這個意思是,即使當前全世界的計算機,都全部去挖比特幣,比特幣也不會一下子被挖光,仍然還會維持大約每4年減半的速度被持續挖下去。
這是因為,減半機制的觸發條件不是根據時間來,每4年是比特幣網路動態調節的結果,觸發比特幣減半是基于挖出比特幣的數量來決定的,是每挖出21萬枚比特幣就會減半一次。
只不過,比特幣挖礦網絡,會根據當前的全網算力情況,把挖礦難度調節到差不多4年才能挖出21萬枚比特幣。
也就是,如果只有1臺計算機在挖比特幣,那么它也可以在4年內挖出21萬枚比特幣。
而如果有1億臺計算機在挖比特幣,那么它同樣還是4年內挖出21萬枚比特幣。
1億臺計算機,并不會比1臺計算機,在整體挖礦速度上,快多少。
只不過這21萬枚比特幣,就要根據算力分給這1億臺計算機,從而就會導致挖礦的計算機越多,挖礦成本越高。
另外說明一下,很多人認為,比特幣既然可以這樣不斷減半,是否等于可以“無限減半”下去。
這個倒不是,比特幣有一個減半上限,就是最多減半33次。
這是因為,雖然現實里存在無限,但比特幣卻有一個最小單位,就是1“聰”。
1聰就是1比特幣的1億分之一。
再第33次減半后,比特幣就會減到1聰,就沒辦法再減下去了。
由于大約4年減半一次,所以在第33次減半的時候,差不多就是2140年,也就是比特幣恒定會在120年后被挖光。
不管當前參與挖比特幣的計算機有多少,比特幣都只會在120年后被挖光。
這就是比特幣設計最巧妙的一個地方。
(2)人性的貪婪無法被設計
最近這些年,由于比特幣價格大漲,讓參與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從而導致比特幣的挖礦成本也一直在上漲,這進一步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但是,即使到今年,當前比特幣的挖礦成本大約也就是1萬美元左右,但當前比特幣價格已經超過6萬美元。
這使得,即使比特幣基于其挖礦成本存在錨定電力的價值,但當前比特幣的價格也仍然遠超過比特幣的錨定價值。
所以,我認為當前比特幣的價格是存在巨大的泡沫,是在透支其未來好幾年的內在價值。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由于當前比特幣價格暴漲,讓更多礦場主買更多的顯卡礦機加入到挖礦大軍。
但由于全世界的顯卡產能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有一下子太多的礦機全部涌入到挖礦市場里,這使得比特幣的挖礦成本要追上比特幣價格的暴漲是非常困難的。
大家應該知道,當前因為比特幣價格暴漲,全世界顯卡都被這些瘋狂的礦場主給掃貨一空,現在網絡上想買個顯卡都很困難,也導致顯卡價格暴漲,已經嚴重影響了普通用戶的實際需求。
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比特幣挖礦成本是1萬美元,價格卻已經超過6萬美元,這使得挖礦成為了暴利。
2018年由于比特幣價格暴跌,一度跌穿了比特幣挖礦成本,導致當時挖礦很難盈利。
但現在則反過來,因為比特幣價格暴漲,導致這些礦場主基于利益的貪婪,投入更多的錢去買更多礦機和顯卡來挖礦。
不過這會反過來提升挖礦成本。
所以說,這就是一種“養蠱”。
假如,全世界礦場主能夠不為所動,大家保持現有礦機數量,并且沒有新玩家入場的情況下,實際上收益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結果因為其他人都在加大礦場投入,如果你不加大投入,你就會因為挖礦成本提升,而你算力比例下降,從而導致你收益下降。
這是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時候,最巧妙的在利用人性的貪婪。
但是,我覺得中本聰忽略了一個很重要因素。
那就是全世界生產芯片的產能是有限的。
大家應該知道,當前全世界范圍內已經爆發了芯片荒,很多汽車企業都因為芯片荒而選擇減產甚至停產。
芯片荒的爆發原因有很多,比如因為美國發動的制裁,導致全球芯片產業鏈混亂,同時因為疫情也對全球產業鏈造成極大沖擊。
但我認為,比特幣價格的暴漲,讓全世界這種礦場主對礦機的巨大需求,包括對顯卡的這種掃貨,也進一步加劇了芯片荒。
但同時,由于芯片荒的存在,所以比特幣網絡的算力不可能一下子提升太快,所以比特幣挖礦成本只能是慢慢提升,遠低于比特幣價格的暴漲。
這就使得,當前比特幣是存在巨大的泡沫。
按照比特幣當前的挖礦成本,比特幣的價格應該維持在1.5萬美元以內,而現在比特幣價格是超過6萬美元,顯然還是偏幅太大,這種巨大偏幅就是靠資金炒作推上去。
所以比特幣即使存在內在價值,也仍然存在巨大的泡沫。
就更別說狗狗幣、shi幣這些完全沒有內在價值,完全靠投機炒作推升上來的其他數字貨幣品種。
另外,比特幣的內在價值,雖然可以說是錨定在電力能源上,但這種錨定,實際上也是一直有被人詬病。
因為比特幣消耗如此巨大的電力和能源,實際上卻只是為了毫無意義的計算,最后成為比特幣的錨定物,到底值不值?
這一直是一個有很大的爭議話題。
你們可能并不知道專業的大型比特幣礦場長什么樣子,我給大家截個圖。
專業的大型礦場,大致是這樣的。
一般這些礦場會分布在世界上電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
這些國家和地區,由于電力價格便宜,可以極大降低比特幣礦場主的挖礦成本。
但究竟挖比特幣會消耗多少電力呢?
結果十分嚇人。
目前比特幣挖礦每年消耗電力要1200億度,而隨著越來越多礦機加入到挖礦大軍里,預計到2024年,因比特幣挖礦要每年消耗3000億度電,碳排放量1.3億噸。、
這在我們國內 182 個城市和 42 個工業部門中名列前十,并超過了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的能源消費總量水平,如果放到 2016 年所有國家碳排放榜單中能排到第 12 位。
我們現在全球都在呼吁提倡碳中和,結果因為比特幣挖礦就要消耗如此多電力,很顯然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最主要是比特幣是沒有實際用途的,為一個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只為了滿足部分人基于投機炒作的利益需求,就耗費如此巨大的能源,是否值得?
這是需要所有人思考的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比特幣的暴漲,帶動了一大堆數字貨幣雞犬升天。就像我一開始說的那樣,如果把整個數字貨幣市場視為一個整體的話,比特幣的“有限”實際上也仍然還是可以被任意超發貨幣。
現在很多人通過設計一些亂七八糟的數字貨幣,可以幾乎0成本的超發幾千億枚數字貨幣。
像狗狗幣有1200億枚,最近剛出來的shi幣甚至有1000萬億枚。
狗狗幣當初完全是基于玩笑建立的,頭像都用
這個著名狗頭表情。
結果shi幣把狗頭換成柴犬,居然就可以把1000萬億枚炒作起來。
然后網絡上出現了一堆給這個shi幣造勢的財富神話,來引誘更多人入場接盤。
這些各種亂七八糟的數字貨幣,跟比特幣不一樣,是完全沒有內在價值的。純粹是通過投機炒作,通過輿論炒作,比如馬斯克這樣的數字貨幣帶貨專家喊喊話,就能讓幾乎0成本的這些亂七八糟數字貨幣暴漲幾倍,甚至幾十倍。
這很顯然,已經是嚴重的投機炒作,同樣也是一種財富的洗劫,已經違背了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初衷。
中本聰也許可以設計出能自己產生內在價值的比特幣,但人性的貪婪卻無法被設計。
當前數字貨幣市場隨著不斷暴漲,不斷誕生各種各樣的財富神話,動輒幾十倍的巨大漲幅,也讓場外圍觀群眾羨慕不已,很多人看著身邊幣圈的朋友一個個都財富自由了,甚至還會眼紅。
這都是人性的貪婪在作祟。
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任何泡沫總會有破裂的一天。
我只能祝當前熱衷于數字貨幣炒作的人,好運。
也希望大家能夠時刻牢記風險。
不畏浮云遮望眼。
本文來源“大白話時事”,作者:星話大白。
我每天都會寫分析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