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上鏈是什么意思(于佳寧:資產上鏈是推動數字經濟時代加速發展的“關鍵基石”)
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已經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了。今年以來,區塊鏈技術被納入了“新基建”范疇,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加速發展。而資產上鏈也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石”,也是產業區塊鏈發展的“新風口”。
日前,火幣大學校長、權威區塊鏈專家于佳寧以“資產上鏈:產業區塊鏈的新風口“為主題進行了一場直播講座,交流探討了在他看來資產上鏈所帶來的新價值和新模式,還有所面臨的挑戰。
圖為區塊鏈專家、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
于佳寧認為,“資產上鏈正在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石,加速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數字化轉型,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源通過‘觸鏈’實現資產化,未來三年鏈上數字資產將迎來大爆發。”
他介紹到,所謂的資產上鏈,就是把資產的信息、權屬和價值映射到區塊鏈上。簡單來說,就是用區塊鏈技術登記資產的信息、產權以及流轉記錄,從而實現“資產數字化”和“數字資產化”。資產上鏈主要分為映射、確權、流轉和交易等多個步驟。
于佳寧表示,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種“確權的機器”,大數據、虛擬商品、權益等各類資產通過上鏈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確權和流轉,甚至基于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使用和交易機制。同時,資產上鏈可以有效幫助資產的流動性實現大幅躍升。
他認為,區塊鏈不能把空氣變成黃金,但可以把固態的黃金變成液態的黃金。流動性就是價值,資產上鏈實際上就是資產價值化的過程,讓非標或小眾的資產的內在價值得以被市場發現,使社會經濟資源更有效配置,這個過程中將釋放巨大的經濟價值。
于佳寧進一步解釋稱,資產上鏈將從根本上改變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的關系。在5G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廣泛運用的未來,價值流、信息流和實物流將深度融合。也就是說,未來物理世界的每一樣東西,在5G等技術的映射下,在數字世界都會有一個對應的數字孿生體,也就是實物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而資產實現上鏈后將實現“賬就是錢,錢就是賬”,也就是價值流與資金流的融合,最終實現實物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的“三流合一”,進而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同時,資產上鏈也面臨著不可避免的挑戰。于佳寧表示,資產上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原理、技術到模式都與傳統金融有很大的不同。在他看來,目前資產上鏈的發展處于早期階段,仍面臨基礎設施較差、各國政府法律法規上的空白、缺乏商業落地案例等挑戰。但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價值互聯網具有虹吸效應,未來基礎設施和法律法規也將不斷完善,資產上鏈是大勢所趨,三年內大量資產都將會實現上鏈流轉。
最后于佳寧還對NFT(非同質化通證)將如何變革相關產業進行了分析,他表示,NFT(非同質化通證)的資產上鏈,從短期來看,主要是實現以藝術品為代表的線上虛擬財產來實現數字化,實現確權、流轉和交易;從中期來看,未來股票、私募股權等傳統資產會實現上鏈,這不一定是NFT的方式,一旦DeFi的玩法引進進來,玩法會更多,隨時能夠實現流動性轉化;從長期來看,通過預言機體系等,實現實物資產從資產上網到資產上鏈的過程。
“區塊鏈核心思維就是產融聯動。在資產全面上鏈的時代,未來物理世界的每一樣東西,在5G等技術的映射下,在數字世界都會有對應的數字孿生體,也就是實物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資產實現上鏈后將實現價值流與資金流的融合。”于佳寧補充到。
編輯:邢萌 值班主編:張志偉
終審:馬方業/黃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