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陰謀(比特幣的合約市場,是不是一個資本黑洞?揭露合約吸金黑洞的真相)
比特幣的歷史第三次減半事件將在2020年5月12日發生。
利好兌現,或許是昨日比特幣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
5月10日,比特幣在30分鐘之內,從9500美元暴跌至最低8117美元,跌幅超過14%。
說實話,這個跌幅在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其實不算罕見,并且暴跌之后也有像樣的反彈,目前比特幣價格是8700美元,跌幅只有9%不到。
期待和現實的落差
只不過,這一次暴跌是發生在大家很期待的牛市開啟之時。
比特幣前段時間突破10000美元之后,各種看多的聲音都浮現出來,包括有新聞說,美國的億萬投資富豪還把比特幣看做70年代的黃金,非常看好比特幣未來的儲值功能。
這個時候,龍田其實是很謹慎的,媒體的很多信息,比如,高位出現很多唱多的消息,其實是為莊家出貨做鋪墊的。
5月9日那天,基于這種擔憂,龍田就寫了"比特幣破萬,看多觀點盛,勸君多思考"這篇長文。
并且指出:
把比特幣看作一個能夠抵御通貨膨脹,保值的工具,其實是問題的。比特幣的價格極其不穩定,312一時間跌去60%的比特幣,在保值方面遠遠沒有能和黃金相提并論的資格。
結果昨天的暴跌又一次應證了我的觀點:
看好比特幣,最重要的原因是對區塊鏈技術以及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光明未來的信心,只有信仰會讓我們忽視短時間內的價格波動。
當市場火熱的時候,或許更要多一分冷靜思考,這樣才不會被那些有用心的媒體所誤導。
合約玩家能不能淡定?
對于比特幣的信仰者來說,雖然比特幣跌了10%,但是錢包里的幣并沒有少,所以很淡然。
但是對于合約期貨玩家,一念之差,就是天堂和地獄了。
這一次比特幣減半事件,給交易市場帶來的“地震”,足以讓合約多頭心驚膽戰。
24小時內,全網爆倉高達6.44億美元,而在幣種方面,BTC是爆倉最主要幣種。最高14.5%的跌幅,8倍杠桿以上全爆倉。
不爆倉的,也沒好果子吃。比如5倍杠桿做多,哪怕現在反彈上來一些,虧損也達到了本金的45%。
所以,做合約無論如何是無法維持自己的淡然的。
合約玩的就是刺激,當然這種刺激也是有代價的。
刺激合約的代價
過去的那個暴跌24小時,全網爆倉總金額達到6.44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是約45.6億元,一共有有35193位成為爆倉犧牲者,在今天的暴跌行情中,絕大部分爆倉單是多單。
這一次下跌極其猛烈,就連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的網頁也“崩潰”。但是極端行情對于交易平臺本身并沒有利益影響,交易所最賺錢的就是合約業務。
截止今日,幣安,火幣和OKex都有合約服務。合約服務收取的交易費用也會乘上杠桿倍數。
比如,如果交易費率為萬4,你用了10倍杠桿,對于本金而言,這個交易費率變成了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