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騙局(“病毒幣”騙局來了!號稱募資生產口罩、研究疫苗)
來源:防騙大數據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幣圈騙子卻在蠢蠢欲動。日前,北京銀保監局下發文件,點名冠狀病毒幣Coronaviruscoin。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幕后操盤手竟然疑似來自印度,以生產防疫物資為名,鼓動參與者打錢,騙局拙劣。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正文共:3480 字
閱讀時間:10 分鐘
題圖:主題配圖
來源:一本區塊鏈
ID:yibenqkl
防騙說441:病毒幣騙局割韭菜來自防騙大數據00:0011:37
同樣在海外,還有操盤團伙發行了另一個“病毒幣”CoronaCoin,宣稱“死人越多賺錢越多”,遭到眾人唾棄。
值得欣慰的是,在國內,類似的幣圈騙局正在被逐一清理。3月12日,最高檢也發布通報表示,對于借疫情行騙的犯罪分子,將進行重點依法嚴懲。
騙子們的末日,即將到來。
1、 ICO重啟
進入3月,新冠肺炎已演變為一場全球疫情。就在各國共同抗疫的關鍵時刻,卻有人在借機行騙。
3月10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通知,提醒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謹防四類騙局,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區塊鏈概念詐騙”。
通知點名了一個名為“Coronaviruscoin”的騙局——“有不法分子借助‘區塊鏈’概念發行冠狀病毒加密貨幣Coronaviruscoin等虛擬貨幣,宣稱籌集的資金用于在境外建造口罩、防護服工廠,或用于研究生產冠狀病毒疫苗,并許諾高額回報,騙取受騙人錢財。”
一本區塊鏈調查發現,Coronaviruscoin最早出現于今年2月。操盤方注冊了一個中文域名“冠狀病毒硬幣.com”,訪問者點擊該域名后,頁面會自動跳轉到另一個英文域名“coronaviruscoin.com”。
這個網站的頁面十分簡陋。上面寫道,Coronaviruscoin籌集的資金將用于在中國境外建造口罩和防護服工廠,并資助科學家研究生產冠狀病毒疫苗。
在這段文字下方,Coronaviruscoin還附上了以太坊合約地址,用于募資。
Coronaviruscoin的募資價格,是1ETH=10000CRNA(Coronaviruscoin簡稱),或一個0.03美元。但除此之外,操盤方并未公開任何信息與團隊資料,連募資的捐贈對象也未對外公開。
Coronaviruscoin網站
如今,Coronaviruscoin的網站已無法打開。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一場發幣騙局。(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一本區塊鏈調查發現,Twitter上一個名為“HELP CORONA VIRUS VICTIMS”(救救新冠肺炎受害者)的用戶,很可能是Coronaviruscoin的始作俑者。
這個用戶自稱名叫邁納克·班納吉,住在印度加爾各答,是一個區塊鏈開發者。“我是Coronaviruscoin的開發者。”他在Twitter個人資料里寫道。
邁納克的Twitter主頁
“是時候買入并持有CRNA了,在不久的將來,CRNA就將上線交易所。”2月20日,他在Twitter上如是寫道。
從其網站上拙劣的機翻文案,到使用中文域名這種自作聰明的“創意”,不難推測,Coronaviruscoin的開發者,很可能就是這位印度小伙。
然而,班納吉的小聰明并沒有讓他賺到錢。區塊鏈數據顯示,他的募資賬戶只收到過三筆轉賬,共計0.022個ETH,折合人民幣不到30元。
“從現有信息來看,Coronaviruscoin的行為本質上屬于ICO,即代幣融資發行,是一種面向公眾的融資行為。”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烽對一本區塊鏈表示,“此類行為需要在法律框架下操作,否則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2017年,我國相關部門就已明確指出,代幣融資發行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應堅決予以取締。
“更別說它打著疫情的旗號了,在法律和道德上都不能接受。”一位幣圈參與者對一本區塊鏈表示。(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2、“靠死人發財”
早在今年2月,就有國內安全機構發布了針對Coronaviruscoin的預警提示。如今,銀保監會再次點名該騙局,阻止了騙局擴散。
然而,在海外,打著冠狀病毒旗號的發幣的騙局仍然猖獗。近期,數字貨幣CoronaCoin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與Coronaviruscoin類似,CoronaCoin也是一個以太坊ERC20代幣,其簡稱為NCOV,與冠狀病毒同名。
區塊鏈信息顯示,CoronaCoin合約創建于2020年2月4日,總發行量為76億,與全球人口數目一致。
讓CoronaCoin引發巨大爭議的,是它的“死亡證明”(Proof of Death)機制。CoronaCoin會搜集各國政府發布的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數字,并據此銷毀部分CoronaCoin,以提升幣價。
“疫情感染的人越多,死去的人越多,這個幣就越稀缺。”有人如此解讀,“這是在靠死人發財。”
CoronaCoin宣傳圖
目前,CoronaCoin上線了一個名為SaturnNetwork的小交易所。交易所數據顯示,CoronaCoin的24小時交易量為7000美元,單價為0.001美元。以此計算,CoronaCoin的市值在700萬美元左右。
毫無疑問,CoronaCoin的模式會讓它收獲一片罵聲。在Reddit上,有網友評論CoronaCoin不道德,且十分無聊;有憤怒的網友詢問如何做空它,排名第一的評論是:“別理它,點右上角(關閉網頁)就好了。”
面對外界質疑,CoronaCoin開發者肯普(Sunny Kemp)對媒體公開回應稱,他并不認為CoronaCoin是不道德的。他們開發CoronaCoin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公眾了解新冠肺炎。此外,其團隊還將拿出20%的收入,捐獻給紅十字會。
肯普還說,WHO也曾發行過對賭傳染病爆發風險的“傳染病爆發債券”(Pandemic Bond),如果CoronaCoin是不道德的,那么WHO和保險公司都是不道德的。(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一本區塊鏈查詢發現,WHO并未發布過任何“傳染病爆發債券”。而世界銀行組織確實曾在2017年發售過這一產品,并募資4.25億美元。
世界銀行的“傳染病爆發債券”面向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發行,期限三年。三年內,如果沒有發生全球傳染病大爆發,投資機構就可以獲得豐厚回報;如果發生,世界銀行便會把這筆資金發放給發展中國家防疫,投資機構會血本無歸。
但世界銀行的傳染病爆發債券與CoronaCoin存在很大不同。投資前者的人,寄希望于世界和平,因為這樣他們才能獲利。而投資后者的人,是在希望通過傳染病大爆發獲利。
因此,網友們對肯普的回應并不買賬。一位Reddit用戶評論:“CoronaCoin創始人至今身體健康,這可不是好事。請CoronaCoin創始人以身作則(感染病毒),繼續你的表演。”
3、嚴打
不止幣圈,盤圈借疫情營銷的騙局,也沒有偃旗息鼓。
一本區塊鏈此前曝光的“揚子生物”資金盤騙局,近日仍在繼續運作。
這個騙局打著防疫旗號,專騙中老年人——在其APP上,參加防疫知識答題,可以獲得學分,學分可以自由交易并進行投資,年化收益高達450%。參與者們參加拉人頭也能賺錢。
可以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資金盤騙局。詳見《打著防疫旗號專騙中老年!這個資金盤騙局正在大發國難財...》
但眼下,揚子生物參與者們的活躍度卻在衰退。參與者開始質疑操盤手的運營水平。
“上個月黑市里還到處有人收幣,現在幾乎沒有了。黑市上的幣價也從10元跌到了5元。”有參與者抱怨,“其他資金盤騙局早期幣價都是越來越高,揚子反過來了。”
更令他們不滿的是,揚子生物的安卓APP近期頻繁出現閃退情況,一些蘋果用戶更是完全打不開APP。“是不是要跑路了?”
為穩定參與者心態,近日,揚子生物APP稱,揚子生物已遞交申請材料,將在6月30日前上市,上市成功后會拿出7%的股權,獎勵給拉人頭超過60個的“優質用戶”。
揚子生物宣傳資料
“上市是資金盤騙局的常用說辭,目的就是給參與者畫大餅。”一位資深資金盤騙局參與者表示,“真正要上市的公司,遞交材料后就會進入靜默期,根本不可能對外宣傳。”
不過,借疫情旗號大發國難財的騙子們,也離末路不遠了。
一位接近金融監管部門的人士對一本區塊鏈表示,目前,多部門正在聯合行動,對利用疫情進行詐騙等犯罪行為的個人、團伙,進行從快從嚴集中打擊。
3月12日,最高檢發布了第五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5個典型案例都與詐騙有關。
最高檢指出,利用疫情實施詐騙犯罪行為的,將被“突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海外,疫情仍在繼續,因此,借疫情招搖的區塊鏈騙局,也在繼續。
心理學研究表明,越是在脆弱的時候,人越容易上當受騙。要防止墜入騙局,除了需要克制貪婪,還需要克制恐懼和輕信。
最后,依舊老傳統:古代皇帝死了叫做駕崩,大臣死了叫做卒,和尚死了叫做圓寂,這些騙子們死了呢,就叫做“歐耶”!
(原標題:病毒幣騙局:號稱募資生產口罩,研究疫苗)
內容來源:本文為一本區塊鏈(yibenqkl)原創發布,作者|棘輪、比薩,授權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