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漫天飛,樹圖憑什么落地? 打卡上海科技新地標)
麥當勞、奈雪的茶、安慕希,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
它們都是餐飲公司?
他們都在“樹圖”上,有一“鏈”之地
!?
本期“檔案”大揭秘
地點: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
人物:楊光
領域:區塊鏈
作為分布式節點維護的去中心化網絡,公鏈賽道在2021年迎來爆發式發展。
但在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研究總監楊光看來,目前區塊鏈產業發展還只相當于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黃頁的階段。互聯網初期,沒有支付形式,商業模式還沒有形成閉環階段。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于2020年1月由多倫多大學教授龍凡博士創始發起,華人唯一圖靈獎得主、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立足 Conflux 區塊鏈底層系統公鏈研發而創立的區塊鏈研究院。
近兩年來,樹圖獲得了上海市科委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公共區塊鏈底層平臺及應用示范”“分布式可信數據存儲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方面的資助。
2021年2月,樹圖發布了“Conflux樹圖區塊鏈公有鏈系統1.0版”,這是由樹圖自己推出的“基礎設施”,每秒可處理3000筆以上交易,23秒即可確認交易。速度是比特幣系統性能的428倍,以太坊系統的75倍。
僅隔一年,Conflux樹圖區塊鏈公鏈系統升級至2.0。
截止 Conflux樹圖區塊鏈公鏈系統2.0系統發布會當天(2022 年 2 月 26 日),Conflux樹圖區塊鏈公鏈系統的用戶地址數量已超 1,000 萬、系統智能合約部署數量超 6,000,日處理交易約 30~50 萬筆,累計處理交易數量近 8,000 萬。
Conflux樹圖公有鏈實現高性能的秘訣在于打破了“區塊一定要串成一條鏈”的思維定勢,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樹圖(Tree-Graph)結構的高性能共識算法。
樹圖共識算法采用樹圖結構(Tree-Graph)組織區塊的高性能共識排序算法,該算法可以對并發區塊的排序達成一致的共識,一舉突破了困擾區塊鏈領域多年的性能瓶頸問題。
樹圖共識算法(性能提升原理)圖示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院長 龍凡
研究院正在主導制訂的國際標準《IEEE P3217: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 Blockchain Systems(區塊鏈系統應用接口規范)》。龍凡院長作為 IEEE 標準委高級會員,擔任該標準編制組的主席。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研究總監 楊光
在樹圖研究院,楊光與院長龍凡、首席技術官伍鳴并稱為“樹圖三劍客”,主要負責理論的研究以及原型實現部分。作為新型研發機構,楊光說:“樹圖旨在將區塊鏈技術做得更實用,把它推廣出去。因此,在這邊我們有更明確的目標,與需求更近一些。”
楊光說:“樹圖建立的初衷就是堅持做互聯網基礎設施。”
全球第一個
以公有鏈技術賦能民生的項目啟動運行
對于區塊鏈來說,一套完整的公有鏈系統,就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只有基礎設施搭建好了,商業模式才會開始建立。
2019年,比特大陸大規模裁員
1700多名員工離職
他向上海科技表示,在前往比特大陸之前,龍凡就曾邀請他加入樹圖,但當時的他已經接受了比特大陸的offer,于是在與比特大陸揮手作別后,楊光很自然地就來到了樹圖。
作為曾經的大廠科學家和如今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總監,在談到樹圖與比特大陸的區別時,楊光坦言:“比特大陸有錢養科學家,因此更偏向于自由探索,而樹圖則有著明確的目的導向。”
“要落地,我們一方面要自己做基礎設施,從論文,到代碼,才變成一個能用的系統,這中間要走很長的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生態做起來,得有人來用,光技術特別好是不夠的。”
目前,樹圖最關注的一個研究方向,是如何提升區塊鏈上的存儲效率,降低存儲成本。據楊光介紹,目前諸如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系統,存儲的數據在每個節點都得存一份,這些不必要的副本數非常多,帶來的額外存儲成本也非常高,如此高昂的存儲成本將對公鏈的大規模應用造成阻礙。
楊光表示:“目前已有的分布式區塊鏈存儲項目實際上只解決了存儲的問題,但數據無法直接在公鏈上調用,就好像數據存在電腦背面。但我們希望的是可直接使用的存儲。”
從行業痛點中挖掘demo
“區塊鏈就是給這些需要自證清白,然后需要讓別人信任的場合,提供了一個技術上的解決方案。”
“我有這樣的問題,區塊鏈能解決嗎?”
這是楊光在樹圖的日常。
楊光表示,其實很多行業痛點
都是通過這樣的對話挖掘出來的,
很多區塊鏈應用項目
都是從這樣的demo磨了很久才成型的。
樹圖的首個應用落地項目,選擇了與建筑行業牽手,長期以來,建筑行業沒有建立統一的誠信體系,合同繁多,惡性競爭時有發生,追溯責任也較為困難,在上海市建筑學會的牽頭下,樹圖在2020年參與了上海老啤酒廠改造工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讓每一扇門窗、每一筆款項都有據可查。
近日,數百套徐匯區公租房的房源信息在“房屋租賃服務平臺”正式“上鏈”,可以通過區塊鏈訪問查看。這是目前樹圖正在全力推動的“房屋租賃服務平臺”。
房屋租賃市場亂象頻出,從難以徹底杜絕的二房東問題,到引起巨大震蕩的“蛋殼”長租公寓暴雷,都給房屋租賃行業敲響了信任的警鐘。
“這是全世界第一個、目前唯一一個賦能民生的公有區塊鏈應用案例。而且是可復制的系統。”
據介紹,在將來,該服務平臺將進一步拓展其覆蓋范圍與服務功能。除公租房外,徐匯區的社租房也將逐漸上鏈。同時,也將逐漸接入對于押金、租金的交易記錄、關于維修、保潔等民生類服務的數據。
楊光向上海科技介紹道,這一項目具有可復制性,“只要徐匯做通了,上海市就能復制,上海市做完了,全國就能復制。”
“誰的利益都不動,
怎么創造一個新世界?!”
“特別大的公司做不了公有鏈。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楊光向上海科技表示。公有鏈是一個無需許可的、開放的平臺或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公有鏈網絡并參與共識決策,廣義上來說,公有鏈類似于開源軟件,因此“一個本身在其他領域有支配性地位的公司,若它做公有鏈,并表示讓大家平等參與其中,盡管技術上可行,但其中存在信任問題,有違區塊鏈的初衷。”
楊光認為,目前,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挑戰并不在于技術本身,而是社會的共識——如何讓社會接納一個新的“信任價值”,這也正是樹圖孜孜不倦地挖掘行業痛點,推動應用落地的原因。
對接需求時
楊光發現了一個問題
需求方常常會問樹圖
“是否有一個鑰匙,
一把‘一票否決’的鑰匙,
這個鑰匙只有我們說了算。”
楊光認為,這樣的提問,代表了對于社會層面的區塊鏈科普任重而道遠,若真提供了一把“鑰匙”,就又回到了中心化的模式,區塊鏈的初衷與價值也就喪失了。
事實上,區塊鏈就像在互聯網上監控的攝像頭,推動區塊鏈的應用,勢必會觸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它不是一個造蛋糕的技術,嚴格來說,是一個監管怎么分蛋糕的技術,區塊鏈的價值就是讓蛋糕可以分得更公平、更透明。”
“我們致力于技術奠定共識、締造信任、改變世界。這也正是樹圖的理想與愿景。”
盡管這樣的理想與愿景勢必會觸動到一些人的“蛋糕”,但楊光認為:“誰的利益都不動,怎么創造一個新世界?!”
對于區塊鏈的未來,龍凡有一個預判:當前依托Conflux樹圖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優勢,前瞻布局企業、自然人數字身份建設很關鍵,因為數字身份是數字權益基礎,也是城市數字治理轉型的基礎和數字經濟“新賽道”的基礎,搶先布局有益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搶先構建數字經濟新發展格局。“元宇宙”不是簡單的多種信息技術疊加或數字孿生,數據權益才是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