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瀝環球水產批發市場(25歲大瀝環球水產交易市場 升級后變身廣佛商業地標)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傳智 通訊員劉成、黎昭映、李穎敏、李翠姍)12月27日上午,工貿一體展活力 商貿轉型新標桿——大瀝鎮專業市場升級改造推進會暨環球水產品工貿一體項目啟動儀式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環球水產交易市場舉行。
作為大瀝鎮46個專業市場之一,環球水產品工貿一體項目的落地實施,標志著環球水產交易市場依托“工貿一體化、文產旅融合”的新路子邁出了關鍵一步,不僅為大瀝其他專業市場的升級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將進一步提升大瀝商貿核心競爭力、擦亮“商貿大瀝”的品牌,為大瀝鎮完成佛山市委、南海區委賦予的新發展使命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項目分兩期建設
環球水產交易市場地塊位于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廣佛路平地路段,地塊占地面積約4.9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堪稱全國最大鮮活水產市場。
環球水產交易市場將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包括電商辦公、高端水產商業體驗中心、水產品展銷展示、水文化特色休閑、水族館和特色美食商業街等。二期則包括車車交易區、水產交易市場、干貨、凍品商鋪等。改造完成后,該市場將成為全球水產現貨交易和數字貿易標桿項目,并且成為廣佛交界區域的商業地標。
環球水產交易市場總經理龍學平介紹,項目將設有水產文化體驗中心、水產美食街等文旅功能、除了增添文旅元素,環球水產交易市場還將打造以水產品集中交易、展貿、電商、物流配送、拍賣為主要業務的水產產業綜合體。其中,市場采用雙首層設計,利用完整的連廊體系將各區域緊密聯系在一起,并起到客貨分流的作用。蓋板下為車車交易區,可以實現裝貨運輸的一站式服務,蓋板上為水產店鋪,人流也可通過大臺階與自動扶梯通往商業空間,實現人、車、貨的清晰分流。
借鑒“毛地”入市政策
環球水產交易市場已經做到全國最大,那為什么還要升級改造?龍學平表示,環球水產交易市場運營已有25年,盡管該市場占用土地資源較多,建筑體量大,但形態低端,基本以低矮棚式建筑為主,綜合容積率較小,土地集約開發程度低。
他認為,“專業市場要做大做強,必須重新規劃布局,把不合理的地方改掉,與整個水產行業的發展、大瀝城市的發展相適應。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為政府增加稅收來源,提高土地的集約使用率,將傳統的交易模式往更高層次發展,騰出土地空間來發展文旅行業。”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