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耗電量(全球鬧電荒,比特幣挖礦“功不可沒”,一年耗電量超過150個國家)
最近一段時間,全球一些主要國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能源短缺,甚至有一些國家出現了電力價格大幅上漲或者電荒的情況。
比如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天然氣庫存下降,天氣寒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英國的電價已經出現了幾倍的上漲。
另外歐盟的一些主要國家,比如德國,法國,西班牙等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電力價格上漲。
此外印度目前也面臨“電荒”的尷尬,印度很多火電廠的煤炭庫存都不足一周,甚至有部分電廠因為煤炭庫存為0而處于關閉的狀態。
那為什么最近一段時間全球很多國家都紛紛面臨電荒或者電價上漲的困局呢?
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全球經濟恢復,生產生活對電力的需求增加;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國煤炭產量下降,再加上海運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煤炭價格上漲等等。
但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全球缺電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各種數字貨幣的挖礦,尤其是比特幣的挖礦機耗電量。
比特幣是在2009年時候出現的,剛開始時候價格比較低,甚至某一位工程師用了1萬個比特幣才換了兩個比薩。
然而從2010年之后比特幣價格一路不斷上漲,雖然過去10年比特幣價格起起伏伏,有一段時間也處于相對低的狀態,但自2020年以來,隨著全球貨幣寬松,流動性不斷增加,比特幣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最高的時候單枚價格曾經達到64000美元以上。
雖然2021年4月份之后比特幣價格有所回落,但目前仍然達到5.7萬美元。
在比特幣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這激發了很多礦工挖礦的熱情,盡管目前比特幣挖礦的難度越來越大,但在單枚價格達到5萬美元以上刺激之下,很多人仍然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挖礦當中。
但是挖礦讓這些礦工賺到了錢,卻無形當中增加了整個社會的負擔。
比特幣本身是一種虛擬貨幣,目前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央行都不承認這種貨幣,甚至有些國家直接出臺政策禁止虛擬貨幣的交易。
目前比特幣更多的是一種投機行為,并沒有創造什么社會價值,但無形當中卻增加了社會的機會成本。
因為目前比特幣挖礦耗電量非常大,是公認的電老虎,那比特幣挖礦到底有多費電呢?我們來看幾組數據。
1、單枚比特幣耗電量。
當前比特幣挖礦難度已經達到19.89T。
根據不同挖礦機的機器效率,目前一枚比特幣的耗電量大約是在20萬度到30萬度之間。
如果按照一個家庭年用電量3000度計算,相當于一枚比特幣的耗電量就夠66個到1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2、全球一年挖礦耗電量。
目前全球有很多礦工,對應的每年的耗電量也是非常大的。
根據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的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5月,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太瓦時,大約是1500億度電。
這到底是什么規模呢?可能大家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假如把挖礦所耗費的電量當做一個國家的耗電量,那么它可以排在全球第46的位置,這個用電量比馬來西亞,烏克蘭,瑞典的耗電量還要多。
相當于比特幣一年的耗電量就可以超過全球超過150個國家的用電量。
這是相當驚人的一個數據。
那在比特幣挖礦耗電量當中,哪個國家的耗電最大呢?
根據劍橋大學研究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5月份之前,全球有超過65%的比特幣礦工來自中國,其次是美國和俄羅斯。
據此推算,之前中國挖礦每年耗費的電量就有可能達到900億度以上,這個耗電量跟東莞,寧波,天津,杭州這些城市2020年的耗電量大體相當。
或者說挖礦每年耗費的電量就相當于一個三峽電站一年的總發電量。
由此可見,比特幣挖礦行為造成的電力浪費是非常嚴重的。
而之前我國的挖礦行為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甘肅,四川,云南等一些地區,這些地區電力豐富,電價相對比較低,所以成為了很多礦場的集中地。
只不過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國就出臺了相關政策禁止“采礦”,到了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通知》。
同一天,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公安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該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對于“挖礦”行為管制。
隨后很多地方都紛紛查處各種挖礦行為,并關閉了大量的礦產和礦機。
比如截止9月底,內蒙古已清理關閉45個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理論上一年可以節省65.8億千瓦時的用電量,約200萬噸標準煤。
在各地加大對挖礦行為的查處力度之后,大量的礦工也開始轉移到其他國家,比如美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等。
我相信未來我國將會進一步加大對挖礦行為的查處力度,這將有效遏制這種挖礦行為造成的電力浪費,這對于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是有很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