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的比特幣(繼續尋找中本聰,比特幣的誕生起源始末,帶你了解是否是一場騙局)
有人將中本聰比喻成下一個愛因斯坦,說他發明的區塊鏈技術與廣義相對論一樣,最終會改變這個世界。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著名人工智能專家萊克斯·弗瑞德曼提議,應該給中本聰頒發諾貝爾經濟獎,還有人說光給經濟獎還不夠,還應該再加上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因為中本聰發明了一種無法用暴力改變的貨幣體系,人們不用再害怕銀行破產,當政權倒臺之后自己的財富也不會一夜蒸發,大家逐漸認識到中本聰是個偉大的思想者。
他到底發明了什么呢?
在上一篇我們介紹了與中本聰密切相關的三個人,接下來我們講第四個人。
第四個人 加文·安德爾森
加文·安德爾森是比特幣社區的英雄人物,比特幣世界里除中本聰外影響力第二大的人。
安德爾森1988年從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是不折不扣的名校畢業的科班計算機專家,他是最早關注比特幣的程序員之一,在2010年的時候他推出了一個叫做比特幣水龍頭的網站,一直在做介紹比特幣的工作,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比特幣,網站還給每位注冊人員免費發送5個比特幣,兩年后比特幣價值飆升網站就不再送幣了。
安德爾森一直與中本聰保持著郵件聯系,他給中本聰發送過調整代碼和修改網站的意見,因為他是高水平的程序員,所以中本聰非常認同他的建議,隨后就能看出中本聰的高明之處了,中本聰認為是時候放權了,到2010年12月中本聰成功的說服了安德爾森接手比特幣網站的管理權。
2011年年初安,德爾森全面接管了比特幣的開發,他在比特幣論壇中寫道,在中本聰的祝福下,盡管我本人并不那么情愿,但我還是會積極參與到項目管理中。
安德爾森與其他五位程序高手,改編了大量的源代碼,今天的比特幣,只保存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代碼,是中本聰寫的,這些高手的加入,使比特幣更安全,更迅捷,比特幣煥然一新,有人問他中本聰的源代碼寫的怎么樣。
安德爾森說,中本聰的代碼寫得非常漂亮,但是風格有點古怪,從他的話中也可以看出,中本聰并不是科班出身,他不是名校,專門學習計算機專業的人,他很可能是自學成才。
2016年5月2日詭異的事情來了,安德爾森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了一篇長文,在文中他說,他已經見過了中本聰,此人的真身,就是那個咋咋呼呼的澳本聰。
安德爾森說澳本聰請他到了澳洲,并且在一臺全新的計算機上用第一個區塊的私鑰進行了簽名,所以他相信澳本聰就是中本聰,但他不想透露其中的細節以及澳本聰的隱私。
消息傳出整個比特幣世界都震驚了
知名的安全專家丹·卡明斯基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寫了一篇文章證明澳本聰的證據是可以偽造的,那個簽名可能是從公共來源,復制的早期的中本聰簽名,并不能證明澳本聰,一定控制著相關地址,這個時候比特幣世界貢獻第三大的程序員發話了,他說澳本聰不可能是中本聰。
第五個人 杰夫·加茲克
杰夫·加茲克是協助安德爾森開發比特幣的最重要的程序員,除了中本聰與安德爾森外,他是貢獻代碼最多的第三人。
加茲克1996 年畢業于佐治亞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他是個技術大拿編寫了很多Linux內核代碼,每一臺安卓手機的安裝包里都可以找到加茲克親手寫的代碼,在做開源的Linux時,加茲克總是感到很苦惱,開源本身是件好事,誰都可以使用,但是開源很難掙到錢,因為人們習慣使用免費的,人的天性就愛占便宜,不喜歡交錢。
直到有一天加茲克了解到比特幣的機制,他一下子就被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思想所吸引,他認為比特幣代表了一種新型的人類精神,毫無疑問比特幣是個天才的構想,它用數學代替了信用,用技術來保證世界的開放與公平.
加茲克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所以當中本聰寫郵件邀請他為比特幣進行開發時,他毫不猶豫地就加入進去了,加茲克與中本聰的交流并不多,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中本聰就徹底消失了.
但是加茲克對中本聰的代碼風格很了解,他認為真正的中本聰其實是戴夫·克萊曼,克萊曼在很多地方都符合中本聰的特征.他自學成才,聰明絕頂,他是密碼朋克的一員,對美國政府的霸權心懷不滿.
最重要的是加茲克認為克萊曼寫代碼的風格與中本聰很像,所以他堅決反對安德爾森的看法,他認為澳本聰,是那個竊取皇冠的人,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中本聰到底是誰,他是澳本聰,還是克萊曼,或者他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小團體的總稱,現在我們先放下這些謎團,回過頭重溫比特幣,誕生前后的日子.
比特幣的起源始末
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著名國際金融機構雷曼兄弟提出破產申請,同一天美林證券宣布被美國銀行收購,這兩件事引發全球股市暴跌,一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機正式到來在,人們將這次金融危機稱為華爾街金融危機,又稱為信用危機,核心都是指向一件事,大金融機構也會倒閉,當大金融機構,大銀行倒閉時,人們存在里面的錢,很可能就瞬間蒸發了。
如今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個虛擬問題了,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發生過的問題.
那么有沒有可能,有一種交易方式,不需要銀行和財團作為信用擔保,錢就放在互聯網上,只要互聯網不消失,財富就不會消失不見,這正是密碼朋克們,討論了十多年的重要議題.
兩個月后,2008年11月1號,這一天是個普通的日子一位網名叫做中本聰的人,在密碼朋克的論壇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的題目叫做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今天人們將它稱為比特幣白皮書,白皮書一共只有9頁,除了摘要以外,共分成12個部分,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個真正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無需經過中間的金融機構,這句話就是一切一切的核心,不要銀行,去中心化,白皮書的字數雖然不多,但是已經把區塊鏈的目的結構,實施方法,保障系統等各方面全部都講完了。
這是一個天才般的論文,這個叫中本聰的人對經濟學、政治學、金融學、數學、密碼學和計算機編程都有極深的理解,他甚至對人類貪婪的本性也了如指掌,所以在白皮書中設計了一整套工作量獎勵機制,用來保證礦工為了財富而采礦,誰有這種知識水平,可以對社會做出如此深刻的見解呢?
有人說中本聰是個未來人穿越回到現在的時代,有人說這不是個人,這是已經覺醒的人工智能,還有人說這是一個秘密團體,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世界,拋開這些陰謀論不談。
其實比特幣的橫空出世并非是無跡可循的,在白皮書的最后一頁,中本聰羅列了9篇參考文章,第一篇叫做《b-money》數字幣,作者是一位華裔美國人,他叫戴維,戴維才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比特幣的人。
早在1998年他就在密碼朋克的論壇上提出了比特幣的設想,這個設想比比特幣的出現,早了整整十年,然后是參與比特幣創生的一眾元老們,他們對世界的不公平現象深感不滿,想通過技術的力量,打造更完美的社會。
他們有的人精通數學,有的人精通密碼學,有的人精于編程,他們都是時代的精英,從這個角度上看,比特幣應該算是一群人的產物,他們都是中本聰的一部分。
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抹殺中本聰,在這一群精英中的核心作用,領袖作用,無論那些人多么優秀,多么有前瞻性,只有中本聰以一已之力,解決了“拜占庭容錯問題”,并開創性地將哈希算法。工作量證明與之結合起來,只有他有這個決心,有這個能力將比特幣,或者說區塊鏈技術,從無到有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就在比特幣白皮書面世的兩個月后,中本聰一行一行地敲出比特幣的代碼。
2009年1月10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0:15分,比特幣終于上線了,在第一個區塊上,也就是后來大家廣為流傳的創世區塊。
中本聰留下了一句話,首相對處于崩潰邊緣的銀行進行第二次緊急救助,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頭版頭條文章標題,中本聰相當于拿報紙拍照,留下了時間的鐵證。
2011年4月26日,在比特幣上線兩年三個月后,中本聰向其他開發人員發送了最后一封電子郵件,他在郵件中寫道,他會徹底離開比特幣,轉移到其他項目,同時交出了他用來發送全網警報的加密密鑰。
第二天人們發現中本聰將他的名字,從軟件的版權聲明中刪除,并將代碼留給所有“比特幣開發者”從此以后中本聰就人間消失了。
就像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一樣,要到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人們才能對這個理論,產生充足的認識,才驚奇的發現,原來廣義相對論可以預言這么多的天體物理現象,廣義相對論是這樣的偉大。
雖然通過十幾年的發展,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已經盡人皆知,但其實這還只是開始,就像相對論一樣,這種技術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顯現它的重要性,區塊鏈以它天然的三大屬性,用數學代替信用,去中心化,杜絕可逆支付,終將重塑我們的世界。
這個神秘人中本聰到底是誰呢,他開發了一項改變世界的技術,賺取了百億美金,但是分文不取消失不見,他就像李白《俠客行》中的那位大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也許中本聰永遠不出現才是最好的劇本,或者中本聰已經死了。
亞當斯密成絕響,世間再無中本聰,但聰哥的傳說必將永記史冊。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