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合法嗎(聊個老騙局,寫給朋友看-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
不久前,許久未聯系的朋友發來微信,簡單的寒暄后,直入主題,要帶我賺錢,賺大錢。我第一反應,這丫的進傳銷了。誰知這貨發來一張截圖,告訴我他又漲停了。我越看著這截圖越熟悉,這個簡陋的界面,這稀松的交易量。這個不就是我N年前玩剩下的文教所嗎?果不其然,小伙伴發來鏈接-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我依稀記得我當年敗走麥城的幾個平臺,華夏文化產權交易所,天德產權交易所,澳門新濠江文化產權交易所。當年被明令禁止,搞得人家破人亡的藝術品份額產權交易又換了個馬甲死灰復燃了?
我們國家有正規的郵幣卡交易平臺,人家有備案,人家有第三方存管,人家可以實物交割。那文化產權交易所有啥?有騙你的意和愛你錢的心。
我真的想不明白,都2021年,為啥還有人可以上文教所的騙局。
現在我們投資一個項目,難道不是多方面去了解嗎。你只要隨便百度、知乎等等你就能簡單知道這個項目大體情況。再用企查查,天眼查看下這家公司的經驗狀況,有無異常,有無訴訟。這些都是非常簡單而且免費的操作。
比如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一直號稱自己是2011年注冊,運行至今。但實際上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在2015年就注銷了。現在的公司掛羊頭賣狗肉。
我再聊聊為什么說這個平臺很low,因為這個平臺騙人都不舍得成本。你看這個平臺的官網。
聯系方式,聯系我們的途徑只有一個163的郵箱。沒想到163郵箱在香港這么受歡迎。沒有熱線,沒有400,最關鍵沒有地址。不對有一個地址,地址在昌泰商業大廈。我們百度一下這個地址。
我百度的結果是80年代的12層的老房子,我們的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本體就藏身于此?
再看看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出具的評估報告。笑掉大牙,看下龍泉大寶劍的評估報告。假定提供的是真實的,有效期是1年。我看了下他的收藏品基本都是廣州德高價格評估有限公司這個公司出具,這個公司天眼查9個風險。
知道為啥現在文教所都喜歡注冊在香港澳門嗎?因為那里監管不嚴,聽起來高大上而且離我們遠,過去還需要港澳通行證,我們沒那么方便去考察。
聊聊香港文化產權交易所的套路。
1、套殼—貍貓換太子。自封2011年經營到現在。
2、蹭熱度。現在蹭的熱度是非遺和區跨鏈。
3、交易套路。打新需要配售,重點拉幾只活躍市場,其他陰跌不止。舉個例子,你去看2018年24孝價格已經是100多了,而2021年二十四孝的價格是40幾。
4、藏品假或虛高藏品價格。找個拍賣行自拍自掛,市場行情價就有了。
我大膽預測下未來會怎么樣
要么跑路,資金沒有第三方托管。你連維權的拉橫幅地方都沒有。
要么陰跌不止,鈍刀割肉,
要么直接跌停,跑都跑不出來。
自從我被幾個文交所坑過后,心態我拿捏的很準。玩文交所的,要么是真的相信。要么就是想賺快錢,擊鼓傳花,堅信自己不是最后一棒。但實際上呢,在里面是身不由己,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最后被欲望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