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猛漲猛跌的原因(比特幣暴跌,挖礦的江湖水到底有多深)
前幾天家里一個長輩打電話給我,他是賣礦山機械的,看新聞說礦機價格大漲,他說沒有這回事啊,新聞怎么亂說呢,自己的挖掘機明顯沒漲啊。我和他解釋了半天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反正就是說新聞說的礦機和他賣的那個不是一碼事。
礦機沒太解釋清楚,不過他對加密貨幣產生了濃厚興趣,又是上網又是到處打聽,還計劃買幾個。
一般來講,我這個長輩是真正的財經界大佬,他這人巨封閉,如果他開始打聽什么東西,這玩意往往是最熱的時候,他開始籌錢入場的時候,那玩意就會因為他的入場直接崩了,屢試不爽,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投資尾燈,暴跌前兆”。
這次更神,正在跟我打聽怎么買以太坊,加密貨幣直接就崩了,這兩天以太坊都要腰斬了。他很內疚,覺得上次搞崩茅臺后,這次又把加密貨幣給搞崩了。好在他底子厚,之前折騰過幾次,生活也沒大受影響。
正好這幾天不少人也在問挖礦的事,我又認識不少挖礦的人,正好給大家解釋下。
文章的開始,要嚴重申明一句,這個行業水很深,絕大部分人把握不住,不要隨便摻和。
1、起源
數字貨幣出現在2008年,當時正在金融危機,大家一起熱烈討論到底怎么應對各國央行無底線放水,于是加密貨幣這個概念開始興起,主要炒作三個關鍵點:
去中心化,也就是沒有央行參與,也就不會有人濫發;
無監管,抓到犯罪分子只要他自己不開口交代,政府就沒法打開他的錢包,不過一旦開口就是政府的了。很多國家自己不挖礦,但是政府卻擁有大量比特幣,就是因為打擊犯罪過程中繳獲了不少幣,讓政府成了大量比特幣持有者;
稀缺性,很好理解,數量有限,不多說了。
這玩意從一出現就非常鬧騰,價格一直都跟過山車似的。而且因為它的謎一樣的非主流行事風格,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大量的參與者。然后就產生了“高端玩家”和“業余玩家”。
我還真認識一個高端的。他以前有過萬吧來個比特幣,那時候比特幣還不值錢,他還到處送人,大家都知道他確實有不少。后來比特幣經歷過幾次大起大落,狂漲的時候大家覺得要上五十萬美元,狂跌的時候又覺得泡沫終于破裂了,參與者也都跟著價格的波動各種鬧騰。
他也一樣,經過一系列微操,等比特幣真漲起來的時候,他的幣已經基本都折騰沒了,這也是絕大部分人玩幣的經歷。
不過他突然意識到了手里沒幣了,但是真正的炒幣才開始了,到處宣揚自己通過炒幣已經財務自由,又是賣課又是講座,現在應該是真財務自由了。這倒是有點像2016年有個房地產博主其實一套房都沒,到處教別人買房賺錢,然后自己賺到了錢成功買房。還有一個職場博主,他上班的時候年收入沒超過十萬,開始做職業規劃師,自己不太會上班,但是教別人上班倒是賺到了錢,都挺魔幻。
說到這里,就需要講講這些幣哪來的。
大家應該在電視里見過采礦吧?圈定一塊礦山,各種機械和人在里面勞作,礦工們把礦石一塊一塊的挖出來,有用的留下,沒用的丟掉,這個過程在數字世界里面也每天都在上演著,在這里也有礦種有礦場有礦工有礦石。
先說礦種,可以說不同的數字貨幣就如不同的礦種,就如現實世界挖礦,有的礦山是金礦有的是銀礦有的是銅礦。金子比較稀缺,那就是比特幣;銀子多得多,而且也便宜一些,那就是以太坊。銅多的沒譜,而且價格非常便宜,那就是其他各種非主流幣。
而“挖礦”,本質就是用計算機做一個巨復雜的數學題,如果算出來結果,就可以拿它去兌換貨幣。計算機沒日沒夜的不停地用運行著一個算法在那里算,這一點倒是和現實中的礦山一樣。我前期翻譯過一個比特幣的視頻,對這一塊原理有描述,這里就不多說了。
數字世界里,每個礦種也都是獨立的,有的是挖比特幣有的是挖以太幣有的是挖萊特幣,每一種礦都如同一座座巨大的礦山,無數礦工在里面挖掘。多說一句,現在大家經常聽人說自己在家搞了幾張顯卡挖礦,這些人一般挖的是以太坊,不是比特幣。
大家用計算機挖礦的地方就是礦場,不同礦場的規模區別很大,有的礦場大到占領現實世界中的整片山,為了挖礦要建立起自己的電站,每個月的電費能達到幾百上千萬,變電所的規模可以給一個小縣城使用。而小型的只是個幾平米的小機房,就搭建在一個房頂的鐵皮棚子里,或者抖音上不少宅男家里也有幾塊顯卡組成的微型礦機。
有礦場自然也就有礦工,不過在數字世界挖礦的都是機器,人類都是管理人員,每個人都管理著這些機器挖礦,負責礦場的建設,日常的維護,機器的購買與修理等等日常瑣事。
所謂的礦石就是各種數字貨幣了,也是挖礦的意義所在,挖出來就可以把獲得的貨幣收進自己的數字錢包,可以使用也可以按照匯率兌換現實世界的貨幣。
聽起來和現實的挖礦區別不大吧,其實如果從挖礦上說,區別還真不大。
前面說了數字貨幣,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這些各種虛擬幣沒有管理者,每個人都可以隨意拿著設備來挖。
在數字世界里,要想解出那個復雜的數學題,需要挖的數量非常非常的大,耗費的能源幾乎和挖一座真正的礦山一樣,而且前期投入很大,“挖”這個詞很好的形容了在區塊鏈世界,尋找數字貨幣的工作難度。
既然這樣,小伙伴估計要想了,既然是大家一起挖,但是來挖的人那么多,每個人的力量在整個礦場里面都只會是一點點啊,這樣的話挖到的可能性不就很低了么?如果運氣不好,可能很久都挖不到啊,收入會非常的不穩定,但是每個人的投入都是實實在在的,有沒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放心,但凡跟錢只要沾邊的事情,自然都有人想到了,而且都有解決的辦法。這就是所謂的“礦池”,原理就是把一群分散的大大小小礦工們集合在一起,每次挖礦大家一起上,齊頭并進的開挖,人多力量大,一群人挖到的可能性就比單打獨斗高多了。
等到挖到數字貨幣,大家按照各自的挖礦效率,也就是所謂的“算力”來分配,算力大的自然是多分,少的就少分,就算你運氣不好其實一直都沒有挖到過,但是只要是把你的礦機連到了礦池,你就算加入了組織,組織就承認你為其中一員,組織里面不論是誰挖到了都有你一份,你挖到了也要分給組織里每人一份。
所以有的挖礦的說自己每天挖到0.0001個比特幣,或者0.002的以太幣,都價值幾美元,大家不要以為這些數字貨幣挖出來的時候是碎片,挖的是整塊,但是是整個礦池里面所有參與的礦機挖出來的,然后按勞分配給了大家。
2、礦工的世界
那現實世界中,挖礦的都是什么人,都在哪里,都是如何生活的呢?
我正好認識一些這樣的人,早年跟我是同事,后來經常出差,在飛機上了解了這些東西后,開始著手操作。
我這次聯系了其中一個,讓他跟我說下這玩意到底怎么玩。
前面說過礦場有大有小,我這個小伙伴自己曾經和個朋友建過一個很簡陋的礦場,說是礦場其實就是一座居民樓的樓頂,當時買了一百多塊顯卡,接上了個礦池,電線也是自己接的,每個小時15度電。挖礦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最要緊的一個是降溫一個是除塵,一張張顯卡就是礦工,最怕的就是熱,因為規模小地方夠大,當時盡量距離大一點,樓頂比較高風本身大,散熱的問題還好,但是除塵有點要命,城市里面灰大,時不時吹吹灰。
至于挖礦本身,沒有太多可說的,反正就是天天糾結的很,擔心價格跌了,擔心機子壞了,擔心電壓不穩,在里面看著又沒啥事情做,離開了又怕出問題,甚至做夢夢見被人把東西都偷走了。
由于那些幣的價格一直在波動,所以大家的心態就跟著一起動。幣價高漲的時候,一天能賺好幾千,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在朋友圈刷什么類似“礦工的日常就是躺著賺錢,哦不,偶爾躺累了也站著賺”,有時候幣價狂瀉,挖一天賠一天,又哭爹喊娘說是“打工人的命,創業者的病”。
這里要說個事情,全世界每年數字貨幣挖礦耗費多少電能?這個數字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很多,因為統計的不一定完整,估計是在1200億度到1500億度之間,估計要占到全球發電量的0.5%。
能耗這么大,礦機和電費占了挖礦投入的絕大多數,而電費更是大頭,所以挖礦能不能賺錢,最主要就是礦場的選址,前面說挖礦散熱高耗電大,選址最好是在又冷電費又便宜的地方,一來電費便宜可以省錢,二來天氣冷的話,降溫要花的錢就少多了。如果找到這么一個地方,大量的礦主都會扎堆跑去建立礦場。
世界那么大,各種各樣的地方都有,全世界最大的礦機聚集地就在中國四川,準確地說是在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區,也就是四川去到西藏那里,至于有多集中,說了你可能都不信,全世界的算力中國占了一半,四川的算力占了全國的一半多,差不多是全世界1/3左右。
這么夸張的成績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那地方實在天生地理位置好,川西高原是往西藏去的,西藏是什么地方?全世界最高的高原,不是冷而是非常冷,開個風扇就足夠降溫了。
冷也就算了,這里水資源又特別的豐富,有多豐富?這里可是黃河長江的共同源頭,水資源豐富就是說能建設水電站,而水電特別是大型水電站,發電的成本低是一方面,能夠提供足夠的電力是主要好處,而且川西的山區分豐水期和枯水期,豐水期水量大的驚人,產生電能特別得多,至于有多么的多,這里算力大到如果從豐水期轉到枯水期,全世界的算力能降低10%以上,小伙伴們可以想象一下。
但是這么多電外送困難,電價也會大幅度降低。所以就有口號說“豐水期回本”,也就是在一個豐水期內就把設備的投入全部賺回來,今后就是純利潤了。
在一個足夠冷的地方,邊上還有足夠便宜足夠大量的電能,這種地方天生就是來挖數字貨幣的啊。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基建狂魔的屬性,外加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正常說川西高原那個地方,海拔那么高,山那么多,環境可以用惡劣來形容。如果是別的國家,基礎設置估計都不完備,不要說在那種偏僻山區建設那么大量的機房和水電站,就是修個合適的路都比較困難。
好在這個問題對于我國來說不是問題,大量物資被送到川西,礦場和水電站也就建起來了。
至于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就是在全世界,專用的數字貨幣挖礦機是中國人最先發明出來的,到現在也是3/4由中國產的,基本上壟斷了專業礦機的市場,每年都要大量的出口。
你問我啥是專用挖礦機?這就要多說兩句了。
最早的時候,挖礦大家都是用的CPU。CPU類似一個大學生,可以搞復雜的運算,比如微積分,但是人少,不能同時并行搞很多運算。顯卡里其實也是個CPU,不過原理不大一樣,相當于塞著一堆小學生,每個人算力都不強,不過人多,可以同時搞很多運算。正好挖礦這種需要人多同時處理一堆簡單運算的功能,就用上顯卡了。
于是有人拿顯卡來挖礦,顯卡這東西設計就非常適合簡單運算,挖礦比起CPU專業得多了,等于就是一大堆挖掘機,所以自從數字貨幣熱度提高,顯卡價格也被炒高,等幣一大漲,顯卡也跟著大漲,這被稱為“礦潮”。而一旦幣價跌了,顯卡價格也跟著跌,這被稱為“礦難”。而顯卡的價格上上下下波動的如同玄學,我認識的小伙伴還真有靠販賣顯卡發了的。
不過雖然顯卡挖礦比CPU快了不少,可是大家依舊想更快,這樣一來真正的專業工具出現了,中文名字太長不說了,英文簡稱ASIC,一般叫“專業礦機”就可以了,這玩意就是專門干挖礦這一件事情的,而且只能挖某一個礦場的。應用方向越窄自然效率越高,比起還能做圖玩游戲的顯卡,效率高了百倍以上,所以一出現就幾乎橫掃市場。
不過專業工具自然也有專業工具的問題,就是只能在特定礦場使用,而且價格非常貴,比起顯卡投入要大得多,而且因為速度太快,相應的對于環境要求也要高,如果要挖,前期的投入比起顯卡高多了。
因為專用,去挖別的礦場就必須重新買設備,而現在各種數字貨幣有很多種,設計生產某個礦場的專用設備是要不少錢的,所以只有幾種數字貨幣有專用的礦機,如果這種幣的熱度不夠高,就好像這個礦場不夠大,設備廠家是不會去設計生產的這個礦場的專業設備。
3、候鳥
那個朋友兩個人帶著錢,先坐飛機,然后改汽車,跋山涉水地來到四川,兩人原本都是普通的城市白領,到了那里就傻了,完全不知道從哪里下手,知道應該蓋廠房接電接網絡然后挖礦,但是陌生的環境如何開始完全沒有頭緒。
好在他們來的時候已經有人早就來建礦場了,連出租車司機和飯店老板也一眼看出他倆是來挖礦的,出租車司機看他們是新來的,還不如自己懂行,親自指點他們到底該怎么開始工作。兩人花了幾天時間算是理了個頭緒,認識了幾個同省的礦主,算是找到了組織,他倆再也不是兩眼一抹黑了,后面的事情就有條不紊的進行下來了。
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兩人沒有自己開礦場,而是跟人合了伙,還接手了一個退出的人的設備,等于是直接就開張了。
那里的電價非常便宜,實際的利潤比兩人預期的最好結果還要好,特別是他倆接手后,比特幣價格還在漲。說比起他們以前小打小鬧,正規礦場就是不一樣。
至于大型礦場是什么樣子,也沒啥新奇的。
礦場總的來看和一個大型機房沒啥區別,只是降溫和通風特別的夸張,因為散熱比普通機房嚴重得多,所以進入機房就看到礦機擺得密密麻麻,這樣一來散熱特別厲害,對于降溫的要求就更高,風扇又大又多,風吹的都有點站不住,即使是川西那樣的地方,因為豐水期是夏天,氣溫沒有冬天那么低,很多不光要風冷還要水冷,即使這樣里面溫度也在35度以上,又吵鬧潮濕悶熱,進去里面只能穿短袖,出來要穿夾克,如果是晚上巡查,外頭要穿大衣,進去脫的只剩短袖。
沿著河流布滿的礦場,綿延數里,最顯眼的就是那些電線,比人胳膊還要粗。
當地人都參與到了挖礦事業,有的開飯店,有的搞了個毛坯房買來酒水弄了個簡易KTV。
不過當地的生活不太方便,交通實在是有些閉塞,因為挖礦是7×24×365的工作,大家都是輪班,輪到的時候在里面外面跑,忙得不可開交,閑下來又無聊的很,老板們還忙這忙那,參與股份的合伙人們就沒啥事情干了,除了看手機玩游戲娛樂少的很。又不能走遠了,就在附近轉轉,當地風景其實好得很,不過待兩三個月就看膩了。
來挖礦的人五花八門什么都有,大多都是原本做電腦相關的工作,有的是賣硬件的,有的是碼農,有的是電力工程師。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因為做著和挖礦多多少少有點關系的工作,口耳相傳的知道這個能掙錢,然后就入行了。
有個異類的是個成都的出租司機,有一天兩個礦主包他的車,車上打電話的時候被他聽了一耳朵“上個月電費花了20萬”。就有心隨口問了兩人從哪來,然后知道了這一行就加入進來了,這人雖然不懂啥數字貨幣,但是運輸方面的專家。
至于為啥要有個運輸專家,是因為秋天后豐水期結束,枯水期的水量會非常的小,無法滿足挖礦的需求而且電價也會貴得多。所以礦主們需要把礦機搬家,把設備搬到內蒙和新疆去,那時候天已經冷了,設備又多又重,搬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把設備一個一個拆下來打包好,再裝上車,這時的場面很是壯觀,連綿不斷的卡車拉著東西魚貫而出,在山路上連成線,等到春天隨著漲水,這些卡車又會回來,如同遷徙的候鳥一樣,又像是游牧部落。
那為啥去新疆內蒙呢?
因為內蒙新疆也是很合適挖礦的地方,緯度高又寒冷,交通比起川西更加便利,難免有人在這里開設機房挖礦了。
而且那地方電力也很足,但是這里不是水電,而是大多數依靠燃煤發電,因為煤炭便宜電價甚至能比水電還低(新疆有的地區甚至最低能到一毛錢一度)。
這就是為啥從挖礦地圖上看,四川新疆內蒙是世界挖礦算力的三個巔峰。
再說說顯卡的事。
每次礦潮礦難,除了挖礦的,最受影響的就是顯卡價格,前面說了專業礦機只能固定挖一種礦。相比起來,顯卡的靈活度就高多了,通過程序就可以調整,恢復原樣照樣還能拿來玩游戲。
這樣一來顯卡挖礦的還是很多,特別是礦潮一來,顯卡價格直接起飛。
問題是,而玩游戲的玩家買顯卡就是純投入,拿來顯卡挖礦的礦主們是拿來掙錢的,一比起來玩家就天然的處于劣勢。
說起顯卡挖礦,首先就是把價格炒得太高了,玩游戲的人買卡甚至要多掏一倍的錢,特別是新款的顯卡根本沒貨,挖礦的囤黃牛也囤,很多玩游戲的人看著眼熱也跑來囤,搞得價格越炒越高,想正經玩個游戲白白多掏錢。
還有就是前面說了挖礦是不停的,這一來顯卡工作起來也不停,這么一來顯卡的使用壽命就會大大降低,據統計挖礦一天比打游戲一個月的損耗還大,這樣一來就有了“礦卡”的問題。
所謂“礦卡”就是挖了一段時間礦的顯卡,這些卡很多看著外面還是嶄新的,其實里面到底啥情況就不好說了,不是說挖過礦的都不好,電子產品玄學性還是蠻強的,不過就和汽車一樣,一輛新的和一輛跑了十萬公里的比不一定哪個先出問題,但是一堆新的肯定比一堆開了十萬的要好,不然為啥新的貴呢?
挖礦用到一定時間,乘著還在保修期內,就把卡換下來收拾收拾賣二手。既然礦卡外表看著沒問題,賬面上使用的時間也不長,價格又比真正的二手卡低一些。賣礦卡的很多都不說實際情況,有的不懂行的游戲玩家就被坑了,可能拿到手還正常,用不了多久就出問題了,到時候找人找不到,找廠家廠家也不管你。
為啥廠家不管呢?還是挖礦挖的,挖礦把卡挖壞了,也拿去找廠家返修,一開始這么干廠家還積極回應,結果各家的返修率大幅增長,售后忙的不可開交。
廠家知道了挖礦確實會導致顯卡提前報銷,直接在顯卡外包裝上加一句“挖礦挖壞了不保修”。這么一來二手市場成了礦卡的唯一出路,弄得二手顯卡市場里,只要是二手的就被當成礦卡,很多玩游戲的人買新卡價格那么高,二手的便宜不敢買,自己的舊卡還賣不上價錢。
游戲玩家表示我有句媽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
不過咱們上文說的都是挖礦團伙,大號玩家。現在市場中有大量的業余愛好者。比如大量網吧已經關停專門挖礦,還有不少人在家里擺著幾張顯卡再放個風扇猛吹。我前幾天專門問了下一個野生礦主,比特幣暴跌之前價格處于歷史高點,一部礦機里有八張3060顯卡每天能賺200到300,他有二十個礦機,投資了一百多萬,他指望將來不挖了再把顯卡賣掉。
他買的時候一張3060在某東上六千多,本來準備半年到一年回本,沒想到這幾年不是暴跌了嘛,正在抱頭痛哭。
這也是為啥我在文章開始就說不要隨便嘗試,除非你已經做好了全部打水漂的準備。
4、尾聲
我以前在想一個問題,會不會是美帝的陰謀,通過比特幣要把美元弄回去,這段時間跟一個行業內的朋友聊了下,他呵呵一笑,說你知道俄羅斯不,我說我竟然不知道啥叫俄羅斯,你給我解釋下唄。
他說俄羅斯政府把挖礦事業當成出口創匯的重要手段來做,挖出來后賣到國際上,然后充實外匯,去敘利亞打仗的車臣雇傭兵工資就是用挖礦的錢付的。為了挖礦,俄羅斯人甚至把礦場建到了北極,燒天然氣發電挖比特幣,零下四十多度,而且那地方灰塵少,成本巨低。此外前蘇聯不是留下了大量的廢棄基地嘛,軍用的民用的,現在都被利用了起來積極挖礦。不僅如此,俄羅斯軍方都在日常挖礦,今后俄國軍方不僅倒賣軍火,還倒賣比特幣,你們怕不怕。
問題是俄羅斯人在挖礦方面看著比較朋克,其實實際挖礦算力只有7%,這7%里還有一部分是中國礦場搬過去的。而中國有65%,也就是全世界絕大部分比特幣都在中國挖出來,賣到國際上,你說是出口創匯還是美元回流?
還有伊朗,說因為數字貨幣挖礦造成電力緊張,弄得居然停電了。
伊朗那里因為能源豐富,特別是天然氣這玩意,不容易存放又沒有管道運輸,只好拿來發電了,這就搞得伊朗的電特別便宜,一度就人民幣一毛錢,甚至在當地如果你自己花錢建立發電站,一度電只要幾分錢。因為美國制裁,伊朗急需外匯,對于挖礦頗為支持,伊朗也是挖礦大戶。
說到這里,另一個小伙伴呵呵一笑,說你那都是歪理邪說,中國的礦工和沿海的加工業一樣,本質都是低端產能,歐美坐莊的才是大佬。
然后他倆就吵起來了。
此外有人開始納悶消耗那么多產能,最后只是為了一些電子數字,值得嗎?
又會有人說這玩意可以換成美元,美元可以換成人民幣,人民幣可以買房,而且你天天上班累死累活就是為了人民幣,你值不值得?
此外還有類似洗錢這類大家說爛了的話題,我就不多說了。反正現在比特幣和中醫轉基因一起成了很多人的友盡話題,大家不要隨便跟周圍的人聊,弄不好親友反目父子成仇。
最奇怪的是,不少人本來并不相信這玩意,直到看到別人賺錢,眼熱的不行,買了一個(也有不少人只有0.01個),然后就徹底成了信徒,天天懟那些懷疑比特幣的人,忘了自己以前一樣討厭這玩意。這可能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吧。
不過現在國家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要治理這玩意,內蒙古已經明確不讓挖了,今后全國不讓挖只是時間問題,家庭作坊可能影響不大,不過大礦場基本沒得跑,一段賽博朋克般的挖礦史可能要高一段落了。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