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1ndtl"></cite>
<ruby id="1ndtl"></ruby>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dl id="1ndtl"><del id="1ndtl"></del></d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span>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th id="1ndtl"><noframes id="1ndtl"><span id="1ndtl"><video id="1ndtl"><strike id="1ndtl"></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1ndtl"></strike>
<strike id="1ndtl"></strike>
<span id="1ndtl"><dl id="1ndtl"></dl></span>
  1. 首頁
  2. 以太坊安裝教程(以太坊的安裝、啟動與主要操作)

以太坊安裝教程(以太坊的安裝、啟動與主要操作)

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雖然以太坊區塊鏈是一個公有鏈,但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參數來運行自己的私有鏈節點,在自己的私有鏈上,不需要同步公有鏈數據,也一樣可以進行開發和測試,也不需要花錢購買以太幣,更不需要支付以太坊的 gas,節省成本的同時也比較方便。本書后續介紹將使用 Geth 客戶端進行說明。

準備好以上環境之后,開始在 Ubuntu Server 上進行如下操作,從 gitHub 上克隆源代碼到 Home 文件夾。

(1)克隆 Geth 源代碼

(2)安裝 Geth

(3)Build Geth執行:

確認:

(4)目錄復制

至此完成了 Geth 的安裝。

(5)Geth 啟動

其中,networkid 為網絡 id 識別號;datadir 為數據文件目錄;olympic 為測試網絡代號,是測試網絡的一種;console 為控制臺模式啟動。

(6)賬戶生成

接下來,執行 newAccount 來生成一個新的賬戶。其中 testuser1 和 testuser2 可以用其他字符串代替,是具體新建賬戶的賬戶密碼(passphrase)。

執行結果:

"0x3fb4037abc56a2ea9bffa24576f890ed5a342ab"

執行結果:

"0x34df178ae2149bffa2453efd176dd4542a12bef"

也可以接著執行 eth.accounts 對結果進行多一次的確認,在執行結果中查看是否有剛剛創建的兩個賬戶:

如果正常,則應該會顯示剛剛生成的兩個賬戶地址:「0x3fb4037abc56a2ea9bffa24576f890ed5a342ab」

"0x34df178ae2149bffa2453efd176dd4542a12bef"

(7)余額確認

可以通過執行 getBalance 對賬戶第一個賬戶的余額進行確認,eth. accounts[0]可以直接指向第一個賬戶。

如果是新建賬戶,則執行結果應該為 0。

(8)區塊數確認

可以通過執行 blockNumber 對區塊鏈中的區塊數量進行確認。

如果是第一次測試的,則區塊鏈數量應該為 0。

(9)轉賬發起

接下來體驗轉賬的功能,在轉賬之前,由于前面確認的賬戶余額和區塊鏈數量都為 0,所以得想辦法獲取到一些余額,即現在需要「挖礦」以獲取 ether。

可以通過 miner.start( )命令開始進行挖礦,在第一次開始挖礦的時候,由于有一部分初始化處理,因此在挖到第一個區塊之前,需要耗費一些準備工作的時間,需要耐心等待。挖礦開始指令如下:

正常的執行結果應該會返回 true。

如果是第一次開始挖礦,則還會有一部分最初啟動的日志信息。等待一會兒之后,便開始真正挖礦了,在以太坊中,即便沒有交易也是定期產生區塊的,在這種情況下挖到區塊也有相應的獎勵。由于對計算機的 CPU 和內存消耗比較多,故挖差不多一段時間之后達到測試的目標,就可以停止了。執行 miner.stop( )命令:

正常的執行結果應該會返回 true。

再次確認余額:

這里執行結果的數字大小與本身運行開始到停止的時間有關,因此實驗結果可能與本次操作不一樣,但是如果正常,則結果不應該是 0。本次執行的結果是「65,500,000,000,000,000,000」,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數字很大,它的單位不是一個 ether,而是以太坊的最小單位 wei。我們知道 1 個 ether 等于 1018個 wei,所以本次操作共挖獲得了 65.5 個 ether。

有了這些以太幣之后,接下來可以開始嘗試發起一筆轉賬交易。

使用 eth.sendTransaction 發起一筆交易,eth.sendTransaction 一共有三個參數,即 from 為發出的賬戶地址,to 為接收的賬戶地址,value 為發出的數量,注意這里的單位是 wei,如果使用 ether 為單位的話,可以用 web3.towei 進行單位轉化。

在這里,acounts[0]代表「0x3fb4037abc56a2ea9bffa24576f890ed5a3 42ab」,accouts[1]代表」0x34df178ae2149bffa2453efd176dd4542a12bef「。因此,上述操作等同于

執行任意一條,之后輸入 passphrase(創建時指定的密碼)。

輸入正確并按回車之后,屏幕將出現一串 txid。txid 是具體交易的 id 號,只發行 txid 并不代表交易已經被確定,因此,可以復制以下這段 txid,并對交易進行確認操作。

通過 eth.pendingTransactions 可以對為確定的交易進行確認。

執行結果如下,以下交易正在等待被礦工打包:

這個時候該做什么呢?以太坊上面還沒有礦工,剛剛唯一挖礦的礦工的工作已經被停止了,現在需要重新啟動挖礦。重新啟動挖礦指令如下:

正常的執行結果應該會返回 true。

再次啟動 eth.pendingTransactions 指令,我們將發現該筆交易已經不見了,這代表交易已經被確認,即轉賬交易已經被確認。

(10)到賬確認

再次啟動 eth.getBalance 指令,對 accounts[1]的余額進行確認。

如果正常,則執行結果將顯示 1000000000000000000。默認單位為 wei。前面轉的一個 ether 已經成功地從第一個賬戶轉到了第二個賬戶中。

(11)停止 geth

實驗結束后可以停止挖礦,并關閉 geth,geth 停止的方式很簡單,即執行 exit。

正常的執行結果應該會返回 true。

正常的執行結束 geth。

okex以太坊今日行情

#歐易OKEx##數字貨幣##以太坊[超話]#

相關文章
美女网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