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夜暴漲800倍(暴漲千萬倍,單價高達36萬,帶你一文讀懂比特幣)
2021年11月比特幣單價達到歷史最高的6萬9千美元,超過40萬人民幣一枚。從其第一次被購買約0.0025美元的價格,到如今漲幅已經超過千萬倍。有人認為比特幣是一場龐氏騙局,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場技術革命。比特幣到底是什么?一文帶你讀懂比特幣背后的邏輯!
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008 年,中本聰發布了一篇題為 <<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的白皮書,開創了區塊鏈世界的元年。比特幣系統從 2009 年上線到現在,已經平穩運行了 10 多年,沒有出現過重大問題和故障。從上線至今,比特幣的價值已經增長了千萬倍,在國際社會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和認可。
比特幣的本質是一種電子現金系統,具有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點,下面通過對比傳統支付系統與比特幣的支付系統,進一步說明比特幣的相關特性。
比特幣白皮書
傳統支付系統
首先我們所熟悉的支付系統,都是由中心化機構進行記賬的中心化系統,假設李雷想要向韓梅梅轉賬 100 塊錢,那么不管是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還是直接使用銀行卡轉賬,大致的流程如下:
李雷向中心化機構發起轉賬請求,給韓梅梅轉賬 100 元,并輸入密碼。
中心化機構驗證密碼,驗證成功后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將李雷的賬戶余額減少 100 塊錢,將韓梅梅的賬戶余額加上 100 塊錢。
轉賬結束后,李雷和韓梅梅可以在中心化機構的服務器上查看自己的賬戶變動。
上面所說的中心化機構,可能是支付寶公司,騰訊公司,也可能是某一家銀行。中心化機構的存在保證了我們賬戶的安全性,轉賬成功以后李雷就無法賴賬。但是所有前提都是建立在中心化機構可信的前提下。如果中心化機構不可信,那么。。。
比特幣支付系統
比特幣的轉賬就不依賴這樣的一個中心化機構,而是依賴系統中的節點。什么是節點呢,我們可以先把節點理解為一個記賬員,幫比特幣的用戶記錄比特幣的轉移。如果李雷想要給韓梅梅轉賬 100 個比特幣,大致流程如下:
李雷首先會告訴一個離他最近的記賬員小張,我要給韓梅梅轉賬 100 比特幣,并簽名確認。
記賬員小張確認簽名后,會把這個消息告訴他身邊的其他記賬員小趙和小李,然后小趙和小李又會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們身邊所有的記賬員,很快系統里所有的記賬員都收到了這個請求。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記賬員負責把最近收到的轉賬請求打包記錄到賬本上,如果李雷的轉賬請求也被打包進來了,那么賬本上就會修改李雷和韓梅梅的賬戶余額。
負責打包的記賬員修改完賬本后,會把最新的賬本信息同步給身邊的所有記賬員,就像同步轉賬請求那樣,很快系統里所有的記賬員都修改了賬本,把李雷的賬戶上減去了 100 個比特幣,把韓梅梅的賬戶上增加了 100 個比特幣。
當所有的記賬員都修改完自己的賬本后,轉賬就算完成了。由于系統里所有記賬員都記錄著這次轉賬,所以李雷也是無法抵賴的。
通過比特幣的轉賬過程我們可以看出,整個系統中沒有類似銀行的中心化機構,記賬是由所有的記賬員每人持有一份完全一樣的賬本完成的,當李雷完成給韓梅梅的轉賬后,即使沒有中心化機構記賬,李雷也沒有辦法抵賴。
去中心化網絡
去中心化
有人可能會說,比特幣轉賬過程中負責打包的記賬員是中心化的,他負責修改賬本,那豈不是想怎么修改就怎么修改?
首先負責打包的記賬員并不是固定的,是所有記賬員通過競爭來選取的,每一次打包都會重新選取一個記賬員。
負責打包的記賬員對賬本進行修改后,所有其他記賬員都會進行驗證的,如果有問題就不會同意。
在比特幣系統中,所有的記賬員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記賬員,可以隨時加入和退出。 由此可以看出,比特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系統中所有的節點都是平等的,通過公平競爭獲得打包權,任何節點都可以隨時加入或者退出系統。
記賬員競爭打包的方式類似于做一道數學題,誰先解出答案,誰就負責打包。這個數學題具有求解很難,但是驗證很簡單的特點,所以別人可以很容易驗證你的答案對不對。
不可篡改
所謂的不可篡改是指已經被打包了的轉賬記錄,不能夠被修改,即不可以抵賴。李雷只有 100 個比特幣,如果他把這 100 個比特幣轉給了韓梅梅 ,那么就不能夠再轉給其他人了。有人可能會說,我能不能把之前打包的轉賬信息丟掉呢? 下面我們先說一個專有名詞,就是區塊。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之前一直在說將轉賬請求打包,但是中本聰在白皮書中把包稱為區塊,打包就是生產區塊,轉賬請求叫做交易。所以我們前面說的把轉賬請求打包就是生產一個區塊,區塊里面包含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比特幣系統中的關鍵就在于記賬節點,記賬節點越多系統就越安全越穩定。有人可能會說,這些記賬員為什么浪費自己的資源給別人記賬呢,這有什么好處? 為了鼓勵更多的人成為記賬節點,保證系統的安全性,中本聰將比特幣作為記賬的獎勵,誰贏得競爭進行了一次打包,就可以獲得 100 枚比特幣的獎勵。因此人們為了獲取比特幣,爭相成為記賬節點并競爭打包。這也是比特幣唯一的發行方式。 比特幣獎勵每 4 年減半,也就是每次打包獲得的獎勵會從 100 變成 50,然后變成 25,直到最后變成 0。當獎勵變成 0 以后,就不會再有新的比特幣產生,因此根據比特幣系統的設計,比特幣的總量最終會保持在2100 萬恒定,以后永遠不會再增發。
如果打包的獎勵變成 0 了,是不是就不會有人再來成為記賬節點了呢? 其實記賬節點獲得打包權以后,不僅可以獲得區塊鏈系統的比特幣獎勵,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于交易者的手續費。每一次轉賬,交易者都需要支付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手續費,因此當比特幣系統獎勵變為 0 的以后,打包者還有交易手續費這一部分收入。
后記
隨著俄烏戰爭越演越烈,西方國家制裁不斷升級,瑞士也放棄中立國身份,隨意沒收個人財產,這也打破了西方人自己宣揚百年的個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話。讓人不禁聯想中央銀行系統到底是否靠得住,如果將資產存儲在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中,是否會更安全呢。
所以比特幣到底是龐氏騙局,還是技術革命,你覺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