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而出意思是什么(頻頻出圈的NFT到底是個啥?投資者如何甄別風險?專家這么說)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熱,虛擬世界中數字資產如何確權也成為各方關注焦點,而由于不可分割性、不可替代性和獨一無二性,NFT或成為最佳選擇,有可能成為元宇宙的重要資產形態和基礎設施。
而今年以來,NFT也頻頻出圈,從元宇宙、游戲、數字藝術藏品等各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NFT產業鏈估值也水漲船高,海外NFT交易平臺OpenSea估值達到100億美元。
那么,萬物皆可NFT嗎?NFT能撐起數字世界的經濟體系嗎?相關投資如何決策?本期風口調研(觀看直播)邀請多位業內人士一起來聊聊。
全世界關注的NFT到底是什么?
今年以來,NFT頻頻出圈,一些NFT藏品不斷賣出天價,同樣都是加密貨幣,NFT跟FT例如比特幣有何不同?在技術上以及在應用上有何不同?
華安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張天指出,NFT和FT底層技術都是區塊鏈。NFT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產權的證明,比如說房產證,這種概念會比較好理解。
而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浦曉穎則認為,NFT本身就是一種資產,它不需要房產證去證明它是一個真實資產,因為它本身就是防偽的真實資產。
未來游戲領域的應用規模有多大?
業內預計未來NFT的大規模應有極有可能率先出現在游戲領域,游戲內物品如武器、裝備、角色等都可成為 NFT,NFT 可以確保游戲物品的所有權驗證和真實性,現在游戲領域的NFT市場規模是1200萬美元。那么,未來游戲領域的應用規模有多大?在游戲中應用NFT,需要哪些體系或者規則的支撐?
浦曉穎表示,NFT在過去一年從整個交易額來看大概有300億。
張天指出,NFT幾大領域中,游戲目前還是比較小的領域。因為本身游戲市場就只針對一小部分玩家群體。另外,從稀缺性來看,游戲比藝術品要差一些。最后,從技術上看,游戲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2020年全球網絡游戲的收入規模體量是1140億美元,其中虛擬物品交易額400億美元。
如何解決數字資產的版權痛點?
張天表示,NFT解決的主要是數字藝術的三大痛點,第一是版權問題,第二是展示問題,第三是最重要的流通問題。
浦曉穎則認為,NFT未來一定會使數字藝術品的流通性增強。一方面,實物藝術品的版權所有者會發現多了一些變現渠道,可以將藝術品變成數字藝術品再進行出售。另一方面,數字藝術品的產生本身就是一種新的藝術形態。
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拋開近期的一些大漲大跌不看,浦曉穎指出,未來十年,NFT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整體來看雖然波動很大,但長期來看波動是在逐漸變小的。
張天表示,如果拿股票市場來進行一個終極推演,NFT起碼也是五千億美元以上的規模。
投資者應該如何甄別風險?
浦曉穎表示,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點:一,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比較大;二,NFT資產本身的價值如何判斷;三,監管政策尚不明朗,存在一些灰色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