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app是干什么用的(app下載功能背后的邏輯)
本文跟大家探討下app的下載功能,也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功能和場景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目的
下載功能在app中十分常見,比如:騰訊視頻app的視頻緩存到本地、百度網盤的下載、手機軟件更新的下載等等。很多情況下文件下載都是批量的,比如下載電視劇,軟件批量更新。看似簡單的一個功能其背后卻有許多的邏輯需要產品經理去思考。所以今天探討下app的下載功能,也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功能和場景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為了讓闡述更直觀,我們從一個場景開始我們的探討。
用戶場景
星期天的下午,小新躺在沙發上享受愜意的休息時光。他打開了某某app,依次點擊下載A、B、C、D四個文件,打算好好利用剩余的休息時光。
排除下載異常和下載完成兩種情況,正常情況下這四個下載任務的狀態有三種:下載中、等待中、已暫停;且系統限制,只能有一個文件處于“下載中”的狀態,其余文件需要處于“等待中”或“已暫停”。
假設此時A處于“下載中”,B、C和D處于“等待中”,如下圖:
當小新點擊任務A和任務B時,你覺得ABCD四個任務的狀態會怎么變化?不妨停下來思考下,或者我們用一款app來具體研究下,這里就選擇愛奇藝視頻吧。
愛奇藝視頻app邏輯:
當第一次點擊A時,A變為“已暫停”,B變為“下載中”,C、D變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B>C>D>A;
當第二次點擊A時,A變為“下載中”,B、C、D變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變為:A>B>C>D;
當第三次點擊B時,A變為“下載中”,B變為“暫停”,C、D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A>C>D>B;
當第四次點擊B時,A為“下載中”,B、C、D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A>B>C>D。
如下圖:
這種邏輯其實在app中是比較常見。尤其是視頻類軟件中(比如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因為在這一類軟件的使用過程中,大多數用戶高頻出現的使用場景是下載連貫性的任務,且任務與任務之間有很強的優先級排列(比如下載電視連續劇,一般先下載的肯定是靠前的劇集,這也迎合了它邊下邊看的功能,再者倒著看電視劇的人確實很少),所以只要是在下載進程中,先添加的任務總會優先于后添加的任務下載。
這樣設計功能更貼近實際的用戶場景,也讓用戶更容易學習和理解。當然,功能的邏輯也并非一成不變的,如果這里小新打開的是百度網盤app,便會是如下另外一番景象了。
百度網盤app邏輯:
當用戶第一次點擊A時,A變為“已暫停”,B變為“下載中”,C、D變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B>C>D>A;
當第二次點擊A時,A變為“等待中”,B變為“下載中”,C、D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B>C>D>A;
當第三次點擊B時,A為“等待中”,B變為“已暫停”,C變為“下載中”,D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C>D>A>B;
當第四次點擊B時,A、B為“等待中”,C變為“下載中”,D為“等待中”,四者的優先級為:C>D>A>B。
如下圖:
對比上面愛奇藝app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功能背后的邏輯發生了很大改變。因為在百度網盤的用戶使用場景中,大多數情況下,批量下載的內容都是比較獨立的單位,彼此之間并沒有很強的優先級,用戶點擊任務最主要的目的是確定是否下載任務,而非優先下載該任務。
所以開發者認為依據下載任務觸發時間的先后排列優先級,更貼近用戶場景,同時又減少了對“下載中”任務的干擾,減少“下載中”任務的中斷率也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下載效率,而對于該軟件的用戶體驗度而言,下載效率絕對是一個重要指標。
總結
通過上面針對下載功能在不同app中的邏輯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功能背后的邏輯設計其實有很多種,而且我們很難定義哪種邏輯正確與否,但我們可以看出哪種邏輯更貼合當下場景。
我們在設計功能背后的邏輯時,一定要深挖實際的用戶場景,選擇最貼合大概率或高頻場景的邏輯。
還是那句話:沒有最好的功能,只有最合適的功能!
本文由 @追夢人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